02.26 为什么说隔代病毒会变弱?

艾伯史密斯


首先纠正一下问题中的错误:病毒在传播过程中确实会减弱,但这种现象只发生在病毒传播的初期,一旦病毒跨物种传播,病毒的毒性不仅不会减弱,反而有可能会增强。

那为什么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减弱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01 细菌和病毒在多次传代后会出现退化,这是它们的特性

细菌和病毒在多次传代后会出现退化,也就是问题中说的隔代病毒会变弱,这是它们的特性。生物学家认为,病原体在传播过程中毒性会越来越低,使毒性减弱,原因在于: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它必须寄生在宿主身上,所以病毒感染人类的目的,并不是杀死宿主,而是传播繁殖。

也就是说,病毒与宿主的共同进化并使其毒性降低才是常态。但这种说法只适合于那些无法找到新宿主的病毒,对于那些潜伏期长和可以随时找到新宿主的病毒就不成立了。

02 气温升高使得减毒强度减弱

对于这次新冠病毒,一些人乐观地认为,等到天气转暖,病毒自身毒性不断减弱,这场疫情就会不战而胜。科普西奇说:确实看起来表明了,在更炎热的夏季,(这种新冠病毒和其它一些导致普通感冒的人类冠状病毒的)传播有所减少。但他表示,“这可能还不足以让这种新病毒自行消失”。马尔说,科学家还未就导致某些病毒具有季节性的原因达成共识,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南方医科大学瘟病学专家黄仕营指出,中医医药的早期介入对病毒减弱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个人的免疫程度、病毒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也会有影响。所以不能单凭气温升高就判定病毒会减弱。

03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性会降低,但不是无止境的降低

十八世纪,澳大利亚野兔成灾,导致草原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为控制兔子的数量,他们引进了兔子的烈性病毒——兔粘液瘤病毒,这种在欧洲致死率最高、致病性最强的病毒,在澳大利亚短暂传播后竟发生了变异,变异后,毒性较弱的兔粘液瘤病毒成为了主流,野兔的免疫力反而提高。这种病毒虽然没有解决澳洲野兔成灾的问题,但在其后十几年对它的追踪分析,这种病毒并没有消失,中等毒性的兔粘液瘤病毒一直都在传播。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愈后不仅不会有后遗症,甚至会生成保护性的抗体。

04 病毒跨物种传播,毒性会增强

人类的很多病毒,诸如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等,大多是从动物到人类的跨物种传播。病毒一旦跨物种传播,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异。

《病毒学概览》里提到,病毒的进化路径是:其它动物病毒——人兽共患病毒——人专性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根据病毒分析和流行病学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其中蝙蝠就是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天然宿主,蝙蝠的基因组里,有很多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并且表达量远远高于其它哺乳动物,这些DNA修复基因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所以虽然蝙蝠携带很多致命病毒,但因其自身具备很强的免疫力,这些病毒在蝙蝠体内容易被抑制。然而,病毒的某次变异跨物种传到人身上,就引发相应的疫情。所以,不食用野生动物,就不会为病毒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提供条件。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最权威、最有趣的科学的小窝,欢迎点击关注哦~


科学驿站


隔代病毒会变弱这个说法不是很严谨!

对于病毒一代代传播之后,其毒性会逐渐降低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病毒存在的目的就是生存与繁衍,如果因毒性太大而把宿主杀死就达不到传播的意图了。针对现在的新冠肺炎病毒,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新冠肺炎病毒经过几代传播之后毒性就会降低,直到对人体产生不了多大伤害,所以只需等到天气变暖,病毒自身毒性随着时间不断减弱,这场疫情也就轻易取胜了。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可以从人类发现病毒认识病毒的历史寻找答案。

1887年,俄罗斯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Iwanowski)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第一次发现了病毒与细菌关键性区别,这些对病毒的研究极大的刺激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因此,他也被称为“现代病毒学之父”。

但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观测设备的进步,人类在慢慢了解到病毒这种尺度在几十纳米的生物单位是如何繁殖和进化的。经过了70多年对病毒的追踪和研究,人类发现病毒弱化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不绝对。

第一个被拿来做进化研究深和分析的病毒样本是兔黏液瘤病毒,这种病毒最先发现于美国,这是种只在兔子之间传播的病毒,被感染的兔子主要症状就是患上良性肿瘤,致死率并不高,但兔黏液瘤病毒传播到欧洲之后,突然就变成了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烈性病毒。这种变化被澳大利亚人注意到了,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野兔已经成灾,超百亿的野兔让澳政府十分头痛,于是他们非常有创意地决定把这种病毒从欧洲引进过来,准备用“病毒战”来消灭这些泛滥成灾的兔子!

但这场“病毒战”的结果是澳政府没有预料到的,这种烈性病毒虽然致病性强,致死率也非常高,开始的效果还算令人满意,超过一半的兔子被病毒消灭了,但病毒的“猛攻”只持续了不长时间,随之兔子的大量死亡,病毒也发生了变异,而变异后的结果就是,毒性没那么厉害的慢慢取代了烈性毒性而成为了传播的主流,并且随着病毒的传播,更多野兔的后代出现了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提升的现象。这就不得不让人类去思考,病毒与宿主之间的这种变化到底会意味着什么?

在通过兔黏液瘤病毒在澳洲野兔间传播进化医学观察与研究后,病毒学家得出了病毒进化的基本规律:即在进化的道路上,病毒与宿主是保持共同进化的(co-evolution)。

病毒的目的并不是消灭宿主,而是尽可能的与宿主共存,这样才能通过不断的传染以完成更多的裂变。

但经过对兔粘液瘤病毒的十几年跟踪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这种病毒的毒性减弱,野兔的免疫力也增强了,但病毒并没有消失,毒性中等的毒株一直都有传播,毒性并没有持续减弱,但也没有能力去大规模的去消灭野兔。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基因分离技术逐渐成熟,人类对病毒进化的研究有了更多微观层面的证据,对于病毒在传播中会逐渐弱化致死率,在随后的进化中更倾向于与人类共存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需要要注意的是,病毒在传播中毒性下降这种现象往往只出现在病毒爆发的初期,与宿主共同进化和使自身进化成中等毒性的病毒才是常态。

在金奇主编的《医学分子病毒学》第一章就提到了病毒弱化的问题:

1、病毒在跨物种传播时一般会产生新的病毒;
2、跨种后,新病毒变异速度很快,但毒力过强的病毒会因宿主死亡而死亡,所以很多病毒在变异后,其中中等毒力的病毒会占据主流。

这就意味着,病毒在传播中的毒性虽然会降低,但不是无止境的降低,因为病毒也是有底线的!例如,在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发现,其毒性虽然降低,但降低幅度并不大,所以埃博拉病毒依然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最危险的病毒之一。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牛津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报告声称,通过对艾滋病十年的跟踪研究,他们观测到,艾滋病病毒在与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演化,病毒正在逐渐适应人体的免疫能力,其致病性和传染性均有所减弱,变得更加“温和”。其临床表现为,现在的艾滋病病毒与10年前的病毒相比,在机体中的扩散能力下降了10%。

其实,对于病毒,我们更要小心的是病毒的随机性和跨物种变异,美国著名病毒学家——苏珊·费希尔-霍克(Susan Fisher-Hoch)在《第四级病毒》中写道:

“在病毒的世界里,人类才是入侵者。人类的活动侵犯了它们藏伏之地,迫使它们暴露了出来。人类并不适合于这些病毒的寄生,人类不能供养病毒长期生存。相反,对于病毒,人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宿主,人死了,病毒也就与之俱亡。”

所以,病毒也像所有微生物一样,必须在进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稳定性与选择性,但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病毒传播也带有相当高的随机性。如果我们认为病毒的传播一定会不断弱化,忽视病毒在宿主群落传播中发生突然变异,毒性走向异常增强的可能,也是十分危险的。

对于病毒,产生变异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遭遇了全新的宿主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致死率较高的病毒都是从动物到人类的跨物种传播,毕竟,要想成为主流的传染病毒,必须让自己能够不断变异和保持中等毒性。像前些年爆发过的禽流感、猪瘟等病毒,最开始爆发时致死率非常高,但很快其毒性就变弱了,但通过跟踪发现,毒性较弱的病毒也只占很少一部分,毒性中等,相对温和的禽流感导致的小规模疫情才是主流,时不时的在世界各地爆发一下。

从病毒的角度看,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目标,毒性大了就会导致宿主快速死亡而无法传播到下一个宿主,但毒性小了又无法穿透宿主的免疫系统,也就不能从宿主那里获取能量和物质导致自身无法繁殖,所以病毒必须在使宿主死亡和自身死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在我们看来就是在致死率和传播率之间保持平衡,这也是为什么病毒的毒性无法一直弱化,大部分病毒的变异都是向中等毒性进化的原因。

病毒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早以和地球上的生物和谐生存,只要我们不随便侵害野生动物,不去打扰病毒的“根据地”,病毒也不会对人类展开大规模杀伤,毕竟,病毒传染也是为了找个宿主好好活着,可不是想就为了弄死宿主而一起玩完。


清明的星空


敢回答这问题的都是专家,我不懂医学与生物工程学,我试着用另外的角度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1,从哲学的角度,“至刚易折,上善若水”。说的是太过刚猛的东西,就容易折断破碎。比如钻石最硬,却也非常的脆,锤子一磕就会碎掉,反而是非常“柔软”的水却能一直保持长存。说到病毒,我们会发现,凡是对生物毒性最大的病毒,比如霍乱,天花和这次的冠状病毒,都属于比较猛烈的一类,冥冥之中病毒好像知道自己过于猛烈霸道,宿主很快会死自己也呆不了几天,那么存活下来唯一的方式就是尽快的传染更多的个体,加大传染性扩大传染范围。比照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这样的病毒往往能比较容易的研发出新药来对付,而毒性较小容易和宿主共生的病毒,比如HIV、乙肝病毒等等,却非常的难以攻克。简单的说就是只有更适应环境,不猛烈,细水长流的东西才更存活的更长久。

2,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宇宙万物无时无刻处于熵增的过程:从有序到无序,从兴盛到衰减,最终到完全的衰亡(热寂)。任何没有生命的原子都无法逃脱这个规律,何况是有“生命”活力的病毒。生命的本质就是有序的结合体,并一直处于熵增的过程,为了延缓熵增,我们就必须不断进食(减熵),为了更久远的存在下去,人类便衍生出“繁殖”这一个功能,从历史角度看,个体存在的时间(寿命)越长,基因的传递就越稳定,比如乌龟单个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所以能再地球上存在两亿多年之久。而这次的病毒,个体存活的时间非常短,几小时到几天,这样就使得自己的基因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更难以保证遗传繁衍下去还是和母体具有相同的特性,从而一代不如一代。

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并非专业的看法,就一搬砖的别喷我哈!

我个人有一点意见,为啥控制病毒非得找直接杀死病毒的药物呢?能不能换个角度,从基因繁衍的角度,要是能找到一种改变病毒寿命的方法,缩短它的存活时间,让它进入人体后,没法适应人体环境,来不及繁殖下去就消亡了,是不是也是一个途径?


知无所道


这问的相当难,病毒的繁殖,是一个从RNA到RNA的过程,其特点么,遗传信息少,合成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呢,问题来了,在这个复制过程中,RNA聚合酶的高保真性能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需要大量的序列比对,看看兼并碱基的位置和数量情况。故,潜在答案就是聚合酶的高保真性。(本答案算是抛砖引玉,同行或者科班的业内人士,也来聊聊)


三生石100957676


我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里我只能说一说我自己的观点。(纯粹自己观点)

1.进化本身没有目的,进化只是表现。

进化的本质是那些能够产生更多的后代能够更好的复制自己的个体能够让自己在种群中的比例增加的表现。所以说生物进化的方向不是什么毒性增强,不是什么变大变强,而是能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环境,复制自己。

2.对于病毒来说,摧毁宿主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除非他可以通过尸体传播)

所以病毒的进化方向偏向于共生,而非一直增加自己的毒性。那些更加能够传染的病毒能够更好的复制自己,那些毒性更弱的病毒也可以一直在宿主身体里复制自己。最后相比那些毒性强、传染能力弱的病毒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复制自己的机会与自己的后代。并且最终在自然选择中占据上风完成进化。

所以隔代病毒变弱的原因在于发生了进化。


0柠0檬0


我不懂,但我以为的就是隔代病毒是原始病毒利用最新被传染的宿主细胞制作出来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那么如此大批量的复制分裂我认为不可能绝对100%完美复制,大批量出错是必然的,而且向外传染的过程中需要被宿主体液包裹并且大部分还要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洗一遍,如此剩下来能向外二次传染的病毒对比原始病毒必有所差异。


万年章鱼大丸子


一般回答这个问题的都是医学大家,我作为不是圈内人回答这个问题,世间万物的无外部作用的情况下,没有永恒的任意物品及病毒。这也是没有永动机的原因。小白随口说。


少君先生


宇宙间物质发展总体墒要增加,那么能量当然要逐步降低,传染病这东西传一个人危害一般就要降一点,只不过人和人体质不同,而且数量少也观察不出来,但大量统计了可以得出结果


明朗星月谈财经


霍元甲的徒弟没有霍元甲厉害。


楼下的黑客


病毒也在生命的一种 其根本目的不是搞死宿主 而是病毒本身的生存与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