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民间中医和医学院校的中医有什么不同?

妙手易康


赵括为什么打败仗,就因为是纸上谈兵。民间的中草药可以自采自用,学院派他们能做到吗?恐怕识别都是问题。缺少实践经验。临床处理远不如民间中医。


团山子3


我应该有点发言权,余就一土中医,行医几十年了,应该说靠一点薄技,挣了一点点嚼谷吧。余之侄女,是某中医学院高材生,成绩很好的学霸型,很努力,很勤奋,也很喜欢中医,寒暑假跟我行医,感觉她所学与我所知相异很大的,先师耳提面命,辨证施治,手中有药,心中无方。只要对证,什么药都可以用,疗效是唯一真理,她学了很多方子,记得更多,每看一个病人就看那个经方适合,小病,运气好就有点效,大病,难症就无可奈何。感觉经方也需契合病机,亦需临证裁化。


杏林374


民间中医和医学院校的中医有以下三点区别:

1.他们的理论基础不一样!

如今的院校中医是改良之后的中医,具备西医思维的中医,有点不伦不类,就如马和驴杂交出来的骡子!

民间中医是古代中医哲学的传承者,他们真正传承了中华文化!

2他们的诊断方法不一样!

大多数院校的中医不会诊脉,他们依托医院的高科技,诊断和西医一样,靠冷冰冰的仪器,离开了仪器真不会啦!

民间中医大多数在诊所,他们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四诊合参,辩证施治,很温情!

3追求的目标不一样!

院校派的中医在医院评职称,考的是论文,答辩,人际关系!

民间中医则靠的是疗效!他们不评职称,不发论文,只要疗效,没有疗效就没有生存空间!


王亚青


民间中医和学院派中差别在于一个「道」字,学院派中医理论知识都很不错,都是经过国家核检的教材,尤其是孩子们对经方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一般民间中医。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学院派实现技能往往不如民间中医,或者说见效不如民间中医来的快。完成这种原因是学院的老师们本身实战经验就不如民间中医,但也不能否认民间中医的教学水平却远不如学院派。学院派很少教学生四因而民间中医带徒弟往往十分注重四因,因为四因才是药方组成和选药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才完成中医如今的局面,学院派大多在国立中医院坐诊,民间中医往往在小诊所或者在自己家里行医。学院派中医理论知识丰富实战效果不明显或者用药来的慢,民间中医废话不多,三两贴药下肚就能有效,三天后复脉稍作调整很快就能治愈。至于说民间中医和学院派治疗的区别,就在于民间中医凭口碑吃饭,技术来自临症经验实战能力强。学院派诊病程序规范用药保守,有一定的现代诊疗设备支持,中西医技能都有涉及。


空空空空123456


如果属于民间师传,也就是父母传子女,祖辈都是中医。通常是有专长的,否则祖辈早就饿死了。既然是专长,所以不可能学习完备的中医理论。基本都是从实战开始的。一开始打下手,抓药制药。之后开始学习把脉,背诵药方。然后在父辈的指导下摸脉诊断。

如果是民间非师传自学,由于缺乏师父指导和实践经验,比较艰难。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光靠背诵经书药方是没用的。尤其是脉诊基本要靠长期的实践才有所得。

至于科班出身的中医大学生,理论是有了一些,但是中医岂是三年五载就能治病救人的?加上大班授课,老师哪有那么多时间教你。教学是有进度要求的。所以中医大学毕业后根本看不了病。毕业后缺乏老师长期指导,所以难有所成。所以绝大多数中医本科生毕业后只能改行。因为他们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这就比师传制的民间中医弟子差了很多。

如果科班出身的这些大学生能有师父带他,他的进步要比民间师传和自学的快得多。关键是哪些中医院的大夫是否愿意带他们。除非你继续深造考取硕士博士,你的导师就是你的师父。

对一般人而言,如果真的想从事中医治病救人,最佳途径还是考大学。师传基本都是在直系亲属之间进行的。这个机会很渺茫。社会上的培训班不是帮助你考试,就是骗钱。


含有无意义的字母


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经说过,现在再重复一次。民间中医,大多数都是各承家技,所学的中医理论有点局限性,不系统,只能在家传的某一专业方面有优势,一招鲜吃遍天,遇到复杂疑难病症,往往不能利用所有中医理论全面考虑、筛选最优方案进行治疗;医学院校毕业的中医,所学理论知识非常全面系统,在临床上接触病人时能够全方位考虑,选择最优方案,尤其是在遇到疑难疾病时思路宽广,往往能够找到病根,药到病除。这就是民间中医与医学院校的中医最大的不同。


玫瑰一号


个人认为,民间中医和医学院校的中医还是有点区别的,医学院校的中医无论是对疾病的诊疗思路还是中药方剂,无论是从中医理论书本上还是药典上都是有有迹可循的,而很多民间中医都是自己老祖宗那传过来的,就像很多中药制剂都是家族秘方,很多书籍上都找不到,但是的确有用。


蜗牛儿爱吃肉


如今老百姓喜欢谈中毉,更喜欢说自己相信中毉,否则就好像跟不上形势似的。

很多人相信中毉,是因为不认可西医(实际应为现代医学)。或是不认可西医的疗效,或是不认可西医的收费。更有甚者,是不认可西医的方式方法。

比如有人说中毉是把人看成人,有病了整体治疗;而西医是把人看成机器,有问题修零件、换部件。

但是这些中毉粉,其实大多数是不相信中毉的。这么说您别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中毉粉言必称“中毉理论”,说没有中毉理论指导,就称不上中毉,也称不上中药。

最讲究中毉理论的是什么人?明明是中毉学院毕业的正规医生,可是绝大多数中毉粉偏偏不相信他们,偏要说只有走街串巷的野郎中才是最懂中毉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那些游方郎中,大多只是会背几十首汤头歌,怀揣百十个偏方,有可能连《灵枢》《素问》都没听过,竟然成了懂中毉理论的代表,可笑不可笑?

这些中毉粉还给这两类中毉分别归类,分别称为“学院派”与“民间派”。他们坚信,最好的中毉一定在民间,要么躲在深山庙观,要么满街乱窜,反正就是不在中毉院。

这些倒也罢了。不管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别扯上中西医结合就行。爱咋治咋治,爱信谁信谁。只要能做到中毉归中就算是尽到了中毉的本分。

把跟中毉无关的那一套都摒弃吧,坚持望闻问切,针灸中药,寒热表里,阴阳虚实。。。千万不要使用跟中毉理论八竿子打不着的点滴、核磁、CT等手段,也千万别抱西医的粗腿。

啥时候中毉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彻底离开了拐棍和靠山。

至于有没有疗效,百姓自会用脚投票。




网友胡


一种是阳派中医,一种是阴派中医。一种是理论派,一种是实践派。所谓阴阳相生相相克,孤阴不生,孤阳不涨。阴派中医常被说成迷信或是偏方,阳派常被说是纸上谈兵。阴派中医不会说什么升降沉浮,虚实表里,补泄阴阳,寒湿热燥,透过自身对于阴阳平衡的感悟来判断一个人的病情,再通过药性来对症开药。就好比一个人饿了就该吃饭,渴了就该喝水。再比如爱上一个人,首先得有爱的感觉,不可能寻找女朋友你在纸上给她出一份答题考卷,她答了一100分,也不看长相和性格你就能立马取她。所以阴派中医有阴派中医的道理,360行行行出状元,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能学中医自救。世界上一部分人在笑另一部分人,实际两部分人都是傻子。一部分人不嘲笑另一不部分人,实际上两部分人都是聪明人。生死各安天命,然则弱肉强食,善恶有报!



小鹿鹿jy


民间中医是实用临床教学,边学边用。如采药,尝药,晒药,切药,碾药,磨药,剁药,钝药,配药,调药,泡药酒,敷药。都是师傅边做边教的。一般都在跟到第三年,才开始带你学专业号脉,点穴位。前两年做些保姆和下人做的杂事。学过的不见得就能独立。还要师傅盯着你每种病处理几个。感觉没有被骂就算过关了。想师傅给你点赞说好话。得在他和朋友喝酒喝多了会提起你。那是真心话。要不就靠自己做个好梦。当面不骂就很幸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