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个菩萨皇帝四次出家,逼迫朝廷重金赎他,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传统意义上的南北朝,是从东晋十六国开始到隋朝王朝。其中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组成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形成了北五朝。这一阶段政权更迭频繁,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夺权大戏和后宫争斗。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分裂时期,但也是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入汉民族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起始于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到公元589年隋破陈擒获陈后主(就是“隔江犹唱后庭花”里形容的后主陈叔宝)结束。

一个菩萨皇帝四次出家,逼迫朝廷重金赎他,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尤其这个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废齐自立为王后,共经历了四位帝王,国祚五十六年,他一人就就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可以说梁朝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也是被他亲手给毁灭了。“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算是梁武帝萧衍真实的写照了。”

萧衍本出生古都南京,原来就是南齐皇族,自公元502年,逼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后,终于登上了皇权宝座,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

一个菩萨皇帝四次出家,逼迫朝廷重金赎他,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梁武帝登上帝位之初,总是勤于国事、亲历亲为,生活简朴,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后来他迷上了佛教,到处建庙修寺尊崇佛教,自己不但带头开始吃素,不沾荤腥,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菩萨皇帝,”估计不许僧人吃肉喝酒就是从梁武帝的规定开始的。

梁武帝时刻以“菩萨皇帝”自诩,并宣布佛教为国教,全国建有寺庙近三千座,光建康就有寺庙五百多座,僧尼竞达十万之众。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所描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当时佛教兴盛的真实描写。

一个菩萨皇帝四次出家,逼迫朝廷重金赎他,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后来的梁武帝岁数越大越发的昏聩,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下,整个国家信佛吃素成了风尚,导致大量的人口流向佛教寺院,寺院拥有大量的钱财和庙产,致使好多田地因没有劳力耕种而荒芜。

更可悲和可气的是,这个梁武帝只要一不高兴,就出家为僧,以示自己不贪恋红尘和权利,前后共出家四次!大家想一下,一个皇帝动不动就使着小性子出家当和尚,那国家大事谁来做主,谁敢做主?

无奈之下的大臣贵族们,只得每次都花费国家巨额资金到寺院里赎出皇帝回宫理政。就这样,国家物力、财力被逐渐消耗殆尽,终于引起了百姓和大臣们的不满。

一个菩萨皇帝四次出家,逼迫朝廷重金赎他,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公元548年,侯景以反对梁和东魏议和为由,在寿阳起兵造反了。侯景接受奇谋,直接甩开了淮南,轻装直奔皇城建康,在内应的引导下顺利的攻破了皇宫。

叛军进宫后,将梁武帝囚禁在台城净居殿,断绝了一切饮食供给。可怜的梁武帝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在自己的宫殿里,临死前仍在盘坐念经,就这样也没让号称“菩萨皇帝”的梁武帝萧衍逃脱这最悲惨的命运。

可叹!中国佛教兴盛于梁武帝手里,作为一代帝王自己还身体力行吃斋念佛,却忘了信仰也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呀!这真是应了他在死前的一句话:“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