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是最大贏家?

Job3093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很成立,因為這個二戰最大贏家的說法,通常公認的其實應該是美國,可能這個美國人自己都會承認的。美國加入二戰其實是以最小的代價打贏了戰爭,在戰後也是撈得了最多的利益。至於蘇聯,雖說戰後國際地位急劇上升,利益也沒少得,但是蘇聯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慘烈的,這個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


後勤集團


並沒有,二戰中最大的贏家其實是美國,其次才是蘇聯,第三的話,我個人感覺,是咱們,二戰結束之後,沒幾年,咱們越來越好了,真正開始走向了大國之路。


我們看下美國,其實一戰之後,美國就已經展現出成為世界老大的勢頭了,希特勒在二戰之前就對美國非常忌憚了。而那會兒,美國並不是世界第一,那會兒世界第一第二其實是英國和法國,德國是使勁想往上爬。

而二戰結束以後,法國被榨乾了,英國打的一塌糊塗,都面臨戰後重建問題,而且從戰後開始逐步喪失各自的殖民地,走向了衰落,這個衰落指的是從神壇跌落,不再是世界第一第二了。


而美國,正好藉此機會,歐洲一塌糊塗。他原本在歐洲人眼裡就是個土財主,一躍成為了世界經濟第一、軍事第一,那些傳統的強國,英國美國等,都被他完全壓制了,而且都欠他錢。世界老大,這會兒就是美國了,從不入流,成為第一,最大贏家,不是美國麼?而且,美國的勝利,得到的一切好處延續到了現在。

而蘇聯呢,他是打贏了二戰,但是自己損失非常慘重,三成國力,兩成人口,都打光了。而其得到的好處不少,他從東線向柏林進攻,他攻下來的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它的勢力範圍,從白俄羅斯、烏克蘭,一直延伸到了東柏林。


他通過戰爭,以及政治輸出,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紅色陣營,完全可以和西方抗衡。這個時候,蘇聯的已經就是世界老二了,玩了命的準備往老大的位置上爬。蘇聯也是從不入流,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也是個大贏家,但是其成本遠大於美國,兩成人口就那麼沒了啊。

這個時候,歐洲一分為二,西歐歸美國控制,一個龐大的陣營,東歐由蘇聯控制,又是一個龐大的陣營。
而這個收入產出相比,蘇聯雖然大賺特賺了,但是在1991年,蘇聯轟然倒塌,二戰所賺到的一切,基本不剩啥了,而美國所賺到的一切,一直影響著現在。你說,到底誰是最大的贏家呢?


軍武文齋


二戰結束後,前蘇聯領土面積達到了2240萬平方公里,佔了世界總面積差不多1/6之多。相比一戰後,領土增加了60多萬平方公里,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本沙俄就要成為戰勝國,1917年10月發生的“十月革命”導致沙俄政權倒臺,其後發生了四年內戰。實力和領土遭到了削弱,直到1939年蘇聯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才慢慢走上覆蘇和擴張之路。



隨著德國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的精銳部隊雖然在早期被德國軍隊摧毀,但蘇聯及時挖倔了全國的戰爭潛能,在付出沉重的代價擊敗德國後,獲得了戰敗國大量的圖紙、機器、武器等先進的設備,像德國著名的西門子、蔡司、克虜伯等等公司的機器設備全部悉數運回了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成功瓜分吞併別國很多領土,波蘭東部2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成功劃入蘇聯。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羅的海三國被蘇聯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蘇聯,領土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東普魯士1.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使蘇聯很好的控制住了加里寧格勒的核心戰略位置。摩爾多瓦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也收入囊中,還有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5萬平方公里。這樣一來蘇聯領土面積達到了2240萬平方公里。

二戰雖然造成了蘇聯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二戰結束後,蘇聯成功對世界進行了“抄底”!撿回大量戰敗國先進的工業技術和設備,大量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被蘇聯納入麾下。使得俄羅斯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一時間蘇聯發展了許多的軍事“黑科技”,蘇聯的工業發展速度迅速躍至全球第一,石油、拖拉機、收割機等設備生產能力躍居全球第二。

大量的領土加上大量的工業設備、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才被蘇聯所截獲,蘇聯經過二戰的瘋狂掠奪,成功讓自己成為世界兩極的一極。不經意間,蘇聯反倒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贏家,搞得美國不得不對蘇聯展開了舉世聞名的“冷戰”!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以及輻射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蒙古等國勢力範圍,都在蘇聯的領導之下,讓美國看著地圖嚇出一身冷汗!


科沁雜談


首先這個問題提法有問題,蘇聯只能算是個贏家,但絕對不是大贏家,真正的大贏家是美國。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場做為主戰場,消滅的德軍兵力兵器佔到德軍總兵力和總兵器損耗的70%-75%。不過,為了贏取勝利,蘇聯自身付出了巨大代價,蘇聯共動員2700萬人,其中1000萬人犧牲和失蹤,1800萬人次負傷-其中500萬人殘廢退伍。對於蘇聯來說,整個國家軍民2700萬人生命的喪失,1700多座城市和7萬多個村莊夷為平地,31850個企業、98500個集體農莊遭到掠奪和搶劫,相當於蘇聯全部財產的1/4的6790億盧布財產化為烏有。

當然,蘇聯並不是沒有收穫。通過戰爭,它獲得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不過雖然可以和這個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分庭抗禮,實際上兩國之間存在的經濟水平差距反而進一步加大。正是因為清楚自己經濟實力上的差距,所以在經濟上趕上和超過美國一直成為歷屆蘇聯政府一貫追求的目標。當然大家都很清楚,最終那些不切實際的規劃和設想都成為了泡影,無形中也埋下了蘇聯解體的伏筆。

另一方面,為了要與美國爭霸,蘇聯的戰略發展上也是在全球各個地方與美國爭奪勢力範圍,軍工行業成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造成國民經濟發展嚴重失衡。例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機械產品的1/5,冶金工業產品的1/3,化工和能源部門的1/6都用於軍事,70年代國防開支達到1000多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反觀美國,由於戰爭未涉及到本土,所以損失輕微。通過戰爭徹底坐穩了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的交椅,完全取代了昔日的霸主英法。


榮華之武器堂


二戰後美國跟蘇聯都可以稱得上是大贏家。蘇聯在二戰中的犧牲是巨大的,累積傷亡近3000萬人,大片國土留下戰爭的創傷,同時作為戰勝國,他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1.鯨吞了大量的土地,並恢復了戰前損失的部分利益,比如在沙俄時代丟掉的南庫頁島和千葉群島,其橫跨歐亞的版圖也是世界之最。同時蘇聯也掠奪了被佔領國大量的資源跟各種設備,並在中國東北也謀取了相當多利益,通過其政治影響,也做了很多不利於我們國家的事。

2.另外就是向德國索取戰爭賠償,早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上蘇聯便已向盟國首次正式宣佈了自己戰後希望得到的戰爭賠償數量。因為蘇聯對德作戰付出了巨大人員跟財產損失,所以蘇聯經過衡量提出了要求德國支付賠100億美元,不過由於德國戰後經濟無法承受,所以就改為各種物品進行償還。

3.進行積極地革命輸出,通過華沙條約將東歐八國變成了自己的實力範圍,間接控制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通過代理人控制著這些國家的權力,讓其完全聽命於蘇聯,由此拉開了東西方對抗的冷戰序幕。

4.得益於直接佔領德國,所以一些德國科學家也被蘇聯帶回國內,一些發明成果也被加以利用,並與各種資源相結合,使得日後在與美國競爭中的一個時期並不處下風。

從當時來看,美蘇都是大贏家,但是隨著前蘇聯政權在1991年的轟然倒塌,華約組織解散,前各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前蘇聯也就畫上了句號。而美國則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如此。


屬馬姓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導致大量軍人和無辜平民傷亡。與一戰不同的是二戰除了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了爭奪利益矛盾激化爆發的戰爭外,還是一場人類進步力量反對法西斯暴行和亞非拉國家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戰爭。戰爭本身沒有贏家,是一場災難和浩劫。但二戰後的政治格局使得蘇聯獲益頗多,成為二戰最大的贏家。

首先,二戰後蘇聯領土得到了增加。二戰結束後,蘇聯不僅收回了日俄戰爭沙俄割讓給日本的南薩哈林等地區,也收回了一戰割讓給德國的土地,瓜分了德國原來東普魯士的領土。白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等地的被波蘭佔領領土等到恢復,並在蘇波劃界過程中取得了部分領土權益。可以說通過二戰蘇聯獲取了帝俄時代都無法取代的歐洲領土,領土更加接近歐洲中心區域。

其次,二戰後蘇聯增加了陣營。通過解放和支持大量被德日佔領國家和人民,蘇聯幫助東歐和亞洲一些國家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形成了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擺脫了二戰前世界上只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被長期孤立和封鎖的局面,對於提高蘇聯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蘇聯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蘇聯雖然地跨歐亞大陸,但蘇聯的中心區域在歐洲,因此蘇聯很重視歐洲事務,視自己為歐洲國家。但歷史上帝俄和蘇聯一直和歐洲世界格格不入。在二戰中,蘇聯為了英法等歐洲大國對抗德國法西斯在東線作出很大貢獻。在戰後利益分配方面英法在許多方面也被迫做出讓步。在德國和奧地利被盟軍佔領後,英法因二戰大傷元氣,蘇聯則越戰越勇,控制範圍接近法國邊界,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戰後綜合國力長期處於世界前兩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力量。

最後,蘇聯成為稱霸世界的兩極之一。在二戰前,蘇聯的前身帝俄從來都不是歐洲強國,克里米亞戰爭更是一敗塗地。二戰後隨著德國的分裂,英法兩大國戰爭損失慘重,大量殖民地獨立。蘇聯在掌控東歐德情況下,不斷加強對原來西方亞非拉殖民地的援助,形成自身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對抗,開始了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

雖然蘇聯成為二戰的大贏家,但最後卻無法避免解體的命運。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主題,作為愛好和平的人們必須銘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慘痛教訓,熱愛和平,建設美好家園。一個人的簡單想法,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行走在馬班陳範間


在二戰過程中,希特勒進攻英國損失的僅僅是戰鬥機,希特勒之所以進攻英國失敗,主要是因為在大不列顛空戰中作戰失敗,因為英國那個時候已經發明瞭雷達,能夠精準的定位德國的戰鬥機,因此英國才能以少勝多取得了勝利。然後為了掠奪資源才去進攻蘇聯。

德國在二戰中之所以能夠快速取得推進主要原因就是靠著閃電戰,用斯圖卡轟炸機做前鋒,然後用坦克裝甲兵開路。而大多數歐洲國家在那個年代還停留在陣地戰中,希特勒後來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地區,然後又去開展了巴巴羅薩計劃,但是在希特勒實行巴巴羅薩計劃的過程中,蘇聯損失了很多的人。經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可以是雙輸。

在巴巴羅薩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美國這個時候想介入戰爭,因為美國考慮到如果蘇聯徹底失敗了,那麼美國將會面臨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但是美國又害怕蘇聯現在已經頂不住了,無故的支持蘇聯會讓德國把美國視為敵人。所以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派了一個人到蘇聯去觀察斯大林格勒戰役,看看蘇聯人是不是還有鬥志。而這個人報告給羅斯福的是蘇聯人正在每一個角落和德國人作戰,而且表現出了悍不為死的精神。因此這時候美國才決定幫助蘇聯。

美國幫助蘇聯支援英國以後,德國和蘇聯的戰爭變成了一場消耗戰,由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蘇聯廣袤的國土,德國在這種情況下是完全不可能取勝的。而後來發生的諾曼底登陸,則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進行的。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這麼重要又是德國要搶佔高加索油田,如果德國獲得了油田將會如虎添翼。在這緊要的關頭,美國支持了蘇聯,讓整個戰爭變成了一種赤裸裸的消耗戰,當時蘇聯在一個月之內就能生產2000輛坦克,這是德國方面無法接受的事實,況且德國戰線已經拉得非常長,閃電戰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最大的贏家。


江淮聖手


第2次世界大戰的核心戰場就是蘇德戰場,蘇聯在某種程度上戰勝了德國,但不可以說是成為了最大贏家,因為戰爭是一種雙輸的活動,兩個國家開展一場戰爭是沒有贏家的,雖然蘇聯在某種程度上是勝利者,但是蘇聯犧牲了2000多萬人口,導致國內經濟凋敝。而且這場戰爭是在蘇聯的國土上進行的,因此說蘇聯在經過二戰之後,地盤上有所擴大,在實力上有所減小。英國經過第2次世界大戰徹底淪為一個三流國家。因此第2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是沒有贏家的。

第2次世界大戰讓美國成了最大的贏家,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沒有在美國發生,也沒有摧毀美國的生產力,反而大大刺激了美國的生產力。美國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記錄轉折點之後加入的,也就是這時候德國已經奠定了失敗的格局,美國在加入無非就是分享利益,通過第2次世界大戰,美國成功的介入了歐洲,把歐洲作為自己的橋頭堡對抗蘇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消耗,在實力上已經遠遠不及美國。

同時美國還推出了馬歇爾計劃,也就是對歐洲的援助計劃,讓歐洲恢復經濟發展,從而對抗社會主義陣營。不僅如此,美國還扶持日本,幫助日本發展經濟,日本在短時間內又迅速恢復了國力,可以說美國從兩個方向上對蘇聯形成擠壓態勢。確保了美洲地區的絕對安全。

最近有烏克蘭的前領導人說,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前,斯大林和希特勒會面過,雙方決定成立一個同盟,目的是為了共同對抗美國,但是最後計劃卻沒有成功,雖然俄羅斯方面否認這個說法,不過也並非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在蘇德戰爭前期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如果蘇聯和德國相互聯合,那麼肯定對美國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蘇德最後開戰,兩個國家並沒有誰贏誰輸,德國也在美國的扶持之下迅速建立了一個國家,而且還統一了東西德。因此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算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得利的就是美國。


四十五度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不太能成立,若說蘇聯是除了美國之外二戰的最大贏家,倒還可以分析一下。


一.再次成為歐洲憲兵

自從19世紀後半期,特別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後,原本在歐洲威風八面的沙俄就漸漸走下風,直到一戰中徹底崩潰,列寧時期的蘇俄為了忍辱偷生不得不放棄原沙俄許多的勢力範圍,為了避免與日本再次衝突甚至主動讓東邊成立一個遠東共和國來避免接壤。

然而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東邊暴打日本暫且不說,被解放的歐洲國家紛紛成為了保護國,勢力範圍直接推進到中歐易北河,戰略防線大大擴展,遠遠超過了沙俄巔峰時期,歐洲國家重新回想起了被戰鬥民族支配的恐懼。

二.實現了東線利益

沙俄時期一直想在遠東有一個不凍港口,但直到解體都沒實現,而蘇聯通過二戰,徹底排除了日本在遠東的威脅力量,還佔領了北方四島。

與此同時,斯大林通過雅爾塔秘密協定,迫使蔣介石接受了蒙古的獨立,建立了緩衝國(名義上是公投獨立云云),以及確保了蘇聯在大連和旅順的權益(名義上是國際港云云,當然,新中國成立後拿了回來),東線的戰略狀況也是大大改善,可以說是戰鬥民族歷史上最為優勢的時期。

三.造就了當時最強大的軍隊

二戰時期慘烈的戰爭,讓蘇聯培養出了一支可怕的工業化軍隊,海陸空全都厲害,西方國家看到鋼鐵洪流都瑟瑟發抖。同時,在反攻德國的過程中,蘇聯也跟美國一樣,搶下了不少頂尖的德國科研人員,這使得蘇聯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導彈和核武器軍事領域的科技更為快速地上升,比如在60年代就趕上了美國,70年代甚至壓過美國。

四.國際聲望大大提高

二戰前西方對蘇聯的態度並不比納粹好到哪裡去,這不僅是因為歷史上俄羅斯就跟歐洲格格不入,也因為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西方國家覺得根本沒共同話題,然而通過二戰的浴血奮戰,誰也不敢輕易得罪蘇聯了,加上國際共產主義的光環,蘇聯有一種超乎尋常國家的世界性威望。


總之,通過二戰,蘇聯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了全球性博弈者,與美國分庭抗禮,不過代價也是巨大的,被納粹蹂躪過的地區成了不毛之地,經濟損失無數,而兩千萬男性死於戰爭,七八十年了也沒緩過來,而且斯大林為了攫取許多利益背地裡搞了一些陰招,相當程度上損害了共產主義的名聲,也在日後被人利用翻案。

此外,究竟是走國際主義還是民族主義,蘇聯似乎一直左右搖擺,所以戰後在東歐成立的那些社會主義國家,始終沒法同心同德,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蘇聯的公信力是不穩固的。


正說三國


在人類歷史上的戰爭中,幾乎都沒有真正的贏家!就拿兩次世界大戰來說吧,無不是其中一方被消耗殆盡,沒有辦法將戰爭遊戲持續下天之後,才得以角出輸贏的!

在一戰中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固然是被拖垮的,但是英法等協約國也為此而負出了慘重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代價!

而在殘酷二戰中,蘇聯是否可以被算做贏家呢?應該說,蘇聯既是二戰成果既得利益者,同時也是二戰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那麼蘇聯在二戰中付出了幾千萬人傷亡,大量財富化為烏有,無數城市和鄉村化為焦土和廢墟的慘重代價後,又得到了什麼呢?或許它得到了以下這些成果!

首先:蘇聯在二戰中的突出貢獻,改變了英法美等國對蘇聯的極端仇視態度,使其認識到了蘇聯的威力!雙方在整場戰爭中因為能夠互相協助,才得以完成了從東、西兩線對德國的反攻!而蘇軍也在戰爭中得到煅煉,成長為一支令西方膽寒的部隊,使得西方不得不有限度的轉變對蘇聯的態度。

其次:在二戰後期,蘇軍不僅收復了本土,而且還攻入了東歐,配合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等國得到解放,並聯合南斯拉夫等國,一道組成了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從而使蘇聯擺脫了,在歐洲被孤立的困局!

第三:蘇聯的實力雖然在二戰中遭受了重大折損,各種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遭受了嚴重消耗,但是在戰爭的刺激下,蘇聯卻完善了其工業佈局,在遼闊的西伯利亞湧現出一批新興工礦企業,間接帶動了當地的發展,為戰後蘇聯的迅速復興,增添了強有力的後勁。

第四:在殘酷的二戰中,德國和日本兩個法西斯國家被打垮了,意大利、英國和法國遭受了嚴重削弱。歐洲形勢開始向有利於蘇聯的方向轉變了,而且蘇聯軍事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也促使蘇聯一躍成為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也因此才有了制衡美國的實力與資格……

如果說蘇聯在二戰中贏得了什麼?或許就是以上這些吧!其實如果能夠以客觀公平的心態,看待二戰後的國際局面,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二戰贏家,不是蘇聯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國。

因為:01、美國本土遠離戰場,所以幾乎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美國的綜合實力在戰爭的刺激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增長。

02、美國利用了英國被戰爭削弱的機會,開始超越英國成為名正言順的世界第一強國。

03、美國在二戰中向同盟國提供了大量裝備物資以及貸款,其中既有無償的援助,也有需要償還的部分。美國資本藉助於此,開始了大量流入歐洲。

04、美國利用戰後歐洲各國的困難,藉助於實施“馬歇爾計劃”,通過向歐洲各國提供貸款的方式,將歐洲綁上了美國的戰車。

05、在二戰結束前美國第一個擁有了原子彈,並憑藉其核龔斷的地位,建立起面向整個世界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