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看電影算是一種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嗎?

寅春樹


看電影全是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古怪,因為我們大部分時候不會把看電影跟修身養性直接聯繫起來,不過到底看電影算不算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看電影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電影是人類發展長河裡衍生出來的文明產物,他是人們表達個人情感,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寫照。從我們童年就開始接觸電影,接觸電影的時間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接觸身邊朋友的時間,所以對我們的思維方式有著直接的改變,從而影響生活,當然只有積極正能量的電影作品才能提高自身。切勿“誤入魔道”。



第二,看電影能增加我們的知識面,首先這個不是直接的,因為很少有哪個電影沒事上來就科普,但是通過劇情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到一個大面上的知識,由於現在互聯網發達,看完之後會在網上衝浪一番,最後獲得新的知識。



第三,看電影能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影層出不窮,當然也少不了一些燒腦大作,通過觀看這些電影,我們在研究劇情的同時也會不斷的猜測不斷的去思考,當最後結局答案揭曉的時候我們又恍然大悟,然後會整理思路去回憶整部劇,最後得出結論。通過這個過程我們能夠很好的培養自己的思維邏輯性。



第四看電影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愉悅我們的身心。 自從電影進入我們生活的那一刻,它已經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當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聽聽歌看看電影,心情也會得到適當放鬆緩解。從而讓自己身心愉悅。



綜上所述,看電影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短暫的影響,而是伴隨生活必不可少的,已經屬於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看電影是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


大V影視娛樂


這個問題提的好,因為它涉及到文化對人的薰陶和影響這一很大的課題。

電影之所以長盛不衰,日益繁榮,就在於觀眾喜歡,而喜歡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電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的重要方式。

看看我國一代代人不正是在電影及其他文化產品的薰陶下,提高了文化修養,從而使中國文化延綿不斷嗎?

50年代的生人是看著《英雄兒女》、《青春之歌》等老電影成長的一代人,革命前輩的精神通過電影,很形象、很生動地滲透到他們內心,提高了他們使命意識和文化修養,堅定了他們的人生觀,使他們儘管艱難還是堅定地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60後、70後生人,是看著改革開放初期的一系列電影長大的一代人,《牧馬人》、《天雲山傳奇》等電影補充了他們在閱歷上的缺失,增強了他們對人生、對苦難的認識,從而提高了文化修養,成為改革開放的中堅力量,也是今天肩負著撫養老人、培養孩子的堅韌的一代人。

以80後、90後、乃至00後為主體的當代青年,是享受中國電影繁榮的一代人。接受電影的影響很大,更豐富,既有娛樂至上的觀念崇尚,也有正能量文化的理解與包容。隨著主旋律電影的更新與調整,生動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也逐步滲透到他們內心,提升了他們的文化修養,道德認知,人格成熟等人生最主要的素養,從而使他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的骨幹力量。

自然,人在接受電影影響,提高文化修養的同時,也給電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下中國電影的空前繁榮正是在這一要求下形成的。


大樹作筆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謝很高興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提高修養的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有思想,有的人看文藝片,只會感嘆哇~好美的薰衣草~好美的建築群落。有的人看漫威的片子只會感嘆,哎。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也能拍出來這樣的電影。說的可能太泛太抽象,如或知爾沒有思想,那麼看電影很可能陷入“崇洋媚外”或者“妄自菲薄”裡。

言歸正傳怎麼看電影,把自己當成一個電影評論家,要從一部電影的題材來看它選題的原因,看它的故事情節如何敘述,看它情感線索如何穿插,看導演在努力想表達什麼意圖。猜劇情,一猜就透的劇情多數是來掙錢的商業片,你就體會下投資方的眼界格局就好了。猜不透的才能更吸引觀眾。最後看電影想表達什麼思想上的事兒。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大維觀影


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吧。首先要明確幾個目的,才能找到答案。

一、你看電影的目的是什麼?

打發時間、尋找刺激、瞭解歷史或是獲得新認知等~~

二、喜歡電影的類型?

愛情片、喜劇片、戰爭片、恐怖片、科幻片或者是紀錄片等等~~

有時候想要了解一些事物可以有很多途徑,比如查閱相關書籍、互聯網還有就是一些影視素材。當然在現在這個高度科技化的時代,我們更多是的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新的認知,這種方式相比查閱書籍要來的更快更有趣。

因此看電影也是一種能夠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當然影視題材必須是真實可信的。

推薦看一些 勵志片或者是紀錄片

《聽見天堂》是根據意大利聞名盲眼電影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經歷改編而成。影片除了真實題材,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更融入了70年代意大利動盪的社會狀態,自由意識形態的高漲與社會運動的興起,學生與勞工湧上了街頭抗議所有不合理的政策,就如同米可在盲人學校裡對既有體制的奮力抗爭。

透過《聽見天堂》傳遞著一個共通的理念:不論處在何種狀態中,每個人都有勇敢去追求夢想的權利。 <strong>

《當幸福來敲門》取材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永不妥協》《荒野生存》《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名單》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勵志片

那麼,何為文化修養?

具有較全面的知識體系,在學習中思辯。不斷完善自己的世界觀,這就是我對"文化修養"的理解與追求。

<strong>


柒十三


很高興參與這個問答

看電影是否算是一種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在我看來電影都是濃縮的精華,相對於電視劇,劇情的冗長,電影更像是精簡版的劇集,每一段每一秒,每一幀都是經過幕後無數人的心血製作而成,最終投放在熒屏上,這是電影最顯性的呈現,下面分析下看電影的行為

1 看電影這個行為是屬於現代人娛樂消遣的一種方式,相對於部分年輕人比較熱衷的 KTV

逛街、購物、聊天、看劇 、綜藝等有著安靜 便捷、成本小、效率高等優勢。

2 上面提過電影都是濃縮的精華,裡面有歷史或者科技的展現,有創作者天馬行空的創意,也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其表達的主旨 是由編劇和導演共同輸出的價值觀。所以在你看電影的時候你有可能瞭解到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也有可能瞭解到各個國家的發展史更有可能體會到人世間的人情冷暖,這並不比上面所說的任何消遣方式無聊吧

3 我看過很多的電影主要是歐美電影居多,當然我覺得並沒有覺得自己文化素養提高了多少,只是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多了更多的方向去思考,面對極端事情時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怎麼做出了這麼十惡不赦事情簡直該死 而是去想他這麼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總之對待任何事情更多的是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去看

4 以上就是我對看電影這個行為的理解,歡迎大家討論。


智剪影第


看電影,甚至於看同一部電影,對不同人而言也是具有雙重屬性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它是“娛樂的”甚至“乏味的”,而對一小部分人來說,它又可以是有文化研究性質的,讓人有所體悟的。這個現象產生的因素大致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文化積累,僅僅把某些經典看做娛樂的,一看而過,或者說是甚至乏味的看不進去,其實是因為作為觀眾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比如李滄東的《薄荷糖》,你要是不瞭解韓國近二十年間的動盪變革,你不會理解男主最後站立於火車軌道上大呼的“我要回去”。這樣電影自然看得乏味,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文化歷史積澱。這樣的電影,類似的還有史詩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因為讚譽很高,兩年前的某個夏天我找來看了,看是看了,可也沒覺得也多麼震撼人心,甚至可以說有些無聊,看過也就忘了。其實我很清楚,覺得無聊,不能從中得到審美感受,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缺乏對一戰時英國及阿拉伯及勞倫斯等等這些史實的瞭解。說簡單點,要怪就怪自己沒文化。


東北先生講故事


看電影,甚至於看同一部電影,對不同人而言也是具有雙重屬性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它是“娛樂的”甚至“乏味的”,而對一小部分人來說,它又可以是有文化研究性質的,讓人有所體悟的。這個現象產生的因素大致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文化積累,僅僅把某些經典看做娛樂的,一看而過,或者說是甚至乏味的看不進去,其實是因為作為觀眾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比如李滄東的《薄荷糖》,你要是不瞭解韓國近二十年間的動盪變革,你不會理解男主最後站立於火車軌道上大呼的“我要回去”。這樣電影自然看得乏味,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文化歷史積澱。這樣的電影,類似的還有史詩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因為讚譽很高,兩年前的某個夏天我找來看了,看是看了,可也沒覺得也多麼震撼人心,甚至可以說有些無聊,看過也就忘了。其實我很清楚,覺得無聊,不能從中得到審美感受,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缺乏對一戰時英國及阿拉伯及勞倫斯等等這些史實的瞭解。說簡單點,要怪就怪自己沒文化。

一個真實的故事,只記得大概:一個男子在盧浮宮裡正欣賞名作《蒙娜麗莎》,突然就在畫前暈倒。後來前來救治的醫生解釋,這類現象很正常:一般,對這樣具有深厚藝術修養的人來說,對畫作了解愈多,也就愈能全情投入進去,甚至於最終產生暈眩感。而一般遊客,看了也沒多大感覺,只是拍拍照。

電影也類似。

這是文化積澱。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專業知識,單就電影這門學科而言,你得知道電影史和電影理論。你不瞭解電影發展歷史,不知道巴讚的長鏡頭美學與愛森斯坦的蒙太奇之爭,你就不會理解讓·雷諾阿以及《公民凱恩》景深鏡頭的革命意義。

不僅限於電影史,也包括文學史,哲學史,音樂史,繪畫史等等。整個“史”就相當於一個XY的座標系。一個作品,則相當於一個符號,它本身不能單獨產生意義,它的意義只能在這個座標系中才可能產生。只有在與前後左右的作品相比較中才能定出它的地位。

這是結構主義的看法,可能有些極端(可哪一個開創性的理論不極端),但大致來講是不錯的。就電影來說,格里菲斯的電影作品會在愛森斯坦之後產生它之前沒有過的意義。美術史也是這樣,達芬奇的美術作品會隨著拉斐爾的出現展現出拉斐爾未出現時的新的意義。文學史也類似,杜甫的詩會在晉人南渡以後產生出它潛在的並未顯現的新意義,並且其地位也會得到提高。

所以無論你要學習什麼,“史”是很重要的。再說電影理論,除了經典電影理論之外,到了現代,你還需要了解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意識形態批評,精神分析這些現代理論,如此,才能更好的解讀園子溫,李安,阿巴斯,希區柯克他們的作品。

這是作為一門學科的電影其內部的。

還有是其他學科的,比如懂得弗洛伊德(心理學)和拉康(哲學),你才能深刻理解希區柯克和大衛·林奇,才能懂得為什麼2012年希區柯克的《迷魂記》會打敗《公民凱恩》位列英國《視與聽》的排行榜第一。這是文化研究性質的。

有人會有疑問,懂了這麼多,還能單純的欣賞電影嗎?是不是會反而變得沒趣味了。

不會。

在懂得更多之後,反而能更加深刻地、細膩地、多層次地體味到之前未曾察覺到的地方,真正體味到經典的精華所在。在真正理解之後,你所得到的“快感”,只會更加深刻,而不再是從前那種“浮泛”的觀影快感。

至於另一方面,相對於“現實性”的文化知識積累,則需要有某種形而上的“領悟力”。

禪宗自達摩東渡以後一直傳到五祖弘忍,然後產生了分歧,分為南宗北宗,北宗神秀主張漸悟,南宗慧能則主張頓悟,

這裡說得領悟力類似於慧能的頓悟。它不需要你專門學習記誦許多知識,由量變積累到質變。它是直達本心的。

這樣的,像蔡明亮的電影,它不需要你有多高深的專業見解,學科知識積累,它甚至不需要你去“理解”,你只需要去“看”、去“感受”,就對了。蔡明亮說,我的觀眾看電影可以很自由,他看困了想睡為什麼不能睡一會。去年他把他的電影搬進美術館,然後收集樹枝,廢紙在室內佈置起來,整個其實已經是一件裝置藝術,觀眾在其中自由行走,畫幕前有靠枕,人們或者坐在地上,或者躺臥,很自由。

從上面兩點來看,其實看電影大多數時候更接近於一項娛樂。你一沒文化積澱,二沒領悟力,對這樣的藝術電影,當然感到乏味無聊,看不進去了。

甚至可以說,單純地僅僅只是看電影,就是一種娛樂。如果想要真正從中學到些什麼知識,必須看書不可。

拼閱片量,就像拼閱讀量那樣傻。要的是質量,而不單單是數量。有人說我一年能讀1000本書,這樣的人不用看就是欺世盜名之徒。真正的讀書人不會特別在意這個,更不會扛著旗子到處標榜。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要真正地有萬卷書的積澱,不然行了萬里路也只是郵差。類似地,所謂閱片量,你要沒有大量的電影專業方面的閱讀以及記誦,沒有藝術、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等相關學科的積累旁通,那即使看了一萬部片子也只是個影迷,終究成不了電影學者。

這樣你看電影其實就是娛樂,不算學習。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你要看懂昆汀的《pulp fiction》(打個岔,林少華老師,把這個翻譯成《紙漿故事》:),你自己在那面壁思考有什麼用,你以為自己是達摩老祖,能想出個花?最頂用的,就是去知網,鍵入關鍵詞,按相關性排序,把前三頁有引用量的都下載打印裝訂好,然後仔細閱讀。閱讀過後,再進行自己的思考,重要的是,把它寫出來,把你自己的思考成果寫下來。

看一部《鋼的琴》,感覺“誒,好像有點意思,不過有些說不出來”。那正好,去看戴錦華老師的講座——《階級,或因父之名》,專門講這個電影。其中又提到了一篇論文,戴爺主要參考的就是這個,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戴爺很幽默,說,幸好是我的學生。

這樣聽過講座,看過幾篇論文,才算把電影的作為“娛樂”的這樣一個最主要的屬性轉化為“學習”。

我們上面討論的當然還都是“有可能向學習屬性轉化”的藝術電影,爆米花電影顧名思義就不用討論了。

較電影而言——如果要學習知識,追求智慧——讀書,甚至到了現在的21世紀,我覺得依然比看電影重要。我在這頭,智慧在那頭,而讀書是一座橋,而且可以說是幾乎所有介質中,最穩定以及最有可能到達的那一座。

而且最重要的,很多東西電影是拍不出來的。在文字帝國裡,詩是最高的,其次是文章(學術論文又是其中最嚴謹的),再次是戲劇,再次是小說,再次是散文。電影初誕生時,被看做小說和戲劇的附庸(所以到後來提出,電影要“丟掉戲劇的柺棍”)。那電影為什麼不被看做詩和文章的替代或附庸?

小說和戲劇相比較詩、以及能夠“文以載道”的文章而言,是一直不被人看得起的,《漢書·藝文志》小說類序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所謂“稗”,它是低一級的,次一品的。而電影它的作為基礎的劇本,就是小說和戲劇樣式的,其實可以看做是小說和戲劇的另一層媒介的轉換。因此可以說,電影是小說和戲劇的隔世轉化。

它不是能夠“文以載道”的文章,更不是詩。

所以轉化進文字帝國,也註定達不到詩的高度。而能夠予以說理,分析透徹精闢的文章,以及包含人生智慧的諸多文字(如佛經,以及儒道基督),他們所表達論述出的東西,電影永遠也拍不出來。甚至於比起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裡的大段議論,卡夫卡小說裡幾乎不能夠被讀解的寓意,電影終究要差一截。

所以如果真的要追求智慧,還是去讀書。

20世紀電影剛產生的時候,真正的文化精英是不看電影的,閒的時候,胡適喜歡跟朋友們談話,週一到週五上班,週六讀書,周天專門安排半天時間,和傅斯年,蔣廷黻他們聊天,這種方式其實也算是一座橋。錢鍾書則純粹是讀書,閒暇就逗女兒玩,給她肚子上畫圈圈:)。因為那個時候,電影是純粹作為娛樂手段的,它並不會給你帶來知識,也並不被人看做是藝術。

這個情況,隨著電影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影史上眾多傑出影人的不斷湧現而有所改變。21世紀的諸多文化精英開始正式承認電影的重要性。有的甚至直接投入到電影創作之中,比如塔爾科夫斯基,如果沒有電影,老塔其實是個詩人。還有被王小波大力讚頌的那個寫了《情人》的瑪格麗特·杜拉斯,也拍了影史的傑作。

而其他哲人如德勒茲,則分別於1973和1975年寫出了《電影I:運動-影像》和《電影II:時間-影像》。德勒茲研究的其實不是電影,電影只是他進行哲學思考的一種手段。

以及我前幾天看的劉小楓,他寫作《沉重的肉身》,其中對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解析——直讓人擊節讚歎。也就是說,到今天,電影已經作為文化研究的一種土壤,其價值幾乎可以趕上書籍了。

但是,作為這一切的基礎,在對電影進行專業解析之前,必然要進行相關的數十本書籍的專業積累,以及其他更多“無關”書籍的積累(就劉小楓而言,這樣的“無關”則是文學、美學、哲學、神學以及倫理學的深厚積澱)。這樣,你才能完成對電影的“文化研究”,否則就只是在花費兩個小時進行一場娛樂,在沒有充足知識儲備及專業積累的前提下,看電影,哪怕是經典,也是娛樂。

所以最近感到猶豫,並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應不應該把太多時間放在閱片上),人的一生太過短暫,尤其對於立志讀書,追求智慧的人而言。有時極端一點會想,必須要具備充足的文化積澱,不然看電影就是浪費時間,看了也白看,也忘掉——這種反思起來,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的功利主義,可人生是有大限的,人生是有一件主要的事要乾的。

但另外一點,電影與單純遊戲不同的是,作為不理解的當下是娛樂,但它有向學習方向轉化的潛在,某些東西會留存下來,日後隨著知識的增多,某天再回想起,這個時候,電影作為娛樂的屬性就開始向學習屬性轉化。所以重要的,是去完成這個“轉化”的過程。而對諸多學科經典的閱讀才是完成這一項轉化的重要條件。

當然如果單純把電影當作純娛樂,那當然也沒什麼問題。這篇文字不作為正式的“文章”,只是散碎的一些個人性質的思考。


影視界G


在我看來,看電影是一種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

文化修養是一個人的名片,他雖然不能放在口袋裡,卻能展現在臉龐上,流淌在語言間,表現在行動中,一顰一笑無不透露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人生境界。

電影的發明,生命的長度至少延長了3倍。

那些個性鮮明的人,那些扣人心絃的故事 那些激情澎湃的時代,都濃縮在短短的數小時裡,帶給我們超越現實的豐富感受。

《小偷家族》偷來的親情也動人,“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摔跤吧!爸爸》鼓勵女性為命運抗爭,“戰鬥之前,你需要戰勝自己的恐懼”。

《 無問西東》記錄了歲月變遷,更記錄了不變的真實,“這個時代, 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電影是什麼——用120分鐘走過別人的一生

我喜歡用120分鐘去經歷一次別人的一生。在幀幀影像中,尋找一點自己的影子。影評裡頗有感觸的背後,其實是自己。我們走過別人的人生。踏過別人世界的千山萬水,拂過鬢角的髮絲,在萬千輾轉中領悟自己。這便是電影的意義吧。

戲如人生,人生太短,我們無法去完完全全的感受世間的美好與醜陋,簡單來說便是出家人說的“紅塵”二字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有疑問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謝謝


逝憶先生


看電影是一種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當你有意識的進行時,它可以幫你更快速的提高文化修養。

文化修養,簡單理解為學識。我們常常聽到類似的話:“這個人學歷高,文化水平高”,在我們的思維裡,會默認這種表述,因為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那麼這裡的“文化修養”,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學識。

提高文化修養,是為了提高思辨能力及感知世界的能力。我的爺爺奶奶在大學以前會常常說,“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考上大學後,他們又會說,“可以可以,考上大學了,有出息了”。在他們的理解下,考上大學,有一個高的學歷(文化修養),就不要像他們那樣在農田裡幹活,能在城市裡工作,活得更體面。其實本質是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個行為背後的主體是人,我相信只要你有這個意願,看電影是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的。一部劇本能被拍成電影,相信都會有其價值性。電影中的人物、情景或者一句話都有可能打動我們的感知,使我們思考以前未關注過的事物。電影想表達主題內容,也能很好的將我們帶入思考中。觀影后,寫影評,看影評都是一個很好的提高行為。

歡迎評論交流


Boy先生


看電影算是一種提高文化修養的行為嗎?這要看你喜歡看的是什麼樣的影片,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你喜歡看那些低俗搞笑的爛片,或者是那些令人作嘔的“神劇”的話,這類毫無“營養的東西怎能助你提高文化修養?只會讓你的素質、品味越來越低下。

如果你喜歡看的是經典的藝術片之類的話,說明你本身就是一個有一定文化修養,有較高品味的人。這類影片能夠讓你瞭解許多普世的價值觀;能夠藝術地展示故事情節;能夠真實地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所以你在觀賞這類影片的過程中,不但能得到高級的美的享受,並且你的文化修養水平、藝術品味等都能不斷得到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