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宅家看什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疫情宅家看什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為了愛你,我不斷改變自己

為了自己,我選擇不再愛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以下簡稱《那些年》)是少數幾本被我放在架上的青春類言情小說。或者說,其實它在我眼裡並不是一部言情小說,而是一部成長小說。

這麼多年來,這本書我反反覆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但是似乎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它的獨特價值。《那些年》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講了一段令人唏噓的暗戀故事,不是記錄了一群臺灣少年的青春時光,而是探討了我們愛一個人的底線。

戀愛中,可以花盡種種心機,運用策略打敗對手,但做自己是很重要的。或者,根本是最重要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自從坐到沈佳儀前面,讓老師頭痛的“問題學生”柯景騰就開始慢慢改變。原本喜歡擾亂課堂秩序的柯景騰,僅僅因為沈佳儀“真是幼稚”四個字,就只能鬱悶地乖乖地坐在位置上什麼亂也不搗;原本從來沒有把讀書放在心上的柯景騰,因為想要和沈佳儀留在一個班,開始拼了命地念書;原本做數學題會緊張得冒汗的柯景騰,會因為沈佳儀總是向自己請教數學難題,而成為一個能提供“非參考答案版本”解題過程的數學達人;原本完全不懂五線譜的柯景騰,因為想給沈佳儀一個驚喜,編出了一首又一首愛之歌……

許博淳對柯景騰說:“如果你做了這麼多,卻還是失敗了的話。嘖嘖,你就是我看過的最慘的人了。”是啊,這也是我曾經的想法。年少時的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兩個明明很相愛的人最後走不到一起。為沈佳儀做了那麼多的柯景騰,愛了沈佳儀這麼多年的柯景騰,最終看著沈佳儀嫁給別人的柯景騰,真的,太慘了。

如今,《那些年》在我眼裡終於不再是一部史詩級的悲劇,我想我也終於原諒了這本書的結局。九把刀要告訴我們的不是如何追一個人,如何愛一個人,而是如何在愛一個人的同時做自己。

柯景騰無疑是愛沈佳儀的,很愛很愛。但是柯景騰,他可以為了沈佳儀不搗亂課堂秩序,他可以為了沈佳儀提高成績,他可以為了沈佳儀寫一萬首情歌,但是他不能為了沈佳儀變成另外一個人。

印象中很深刻的一段是,柯景騰一行在佛學營碰到了許多可愛又調皮的小孩子。男生們為了向沈佳儀展現自己“很喜歡小孩子”的一面,都拼命地壓抑不耐煩的情緒,表現得一點都不像自己。但是柯景騰沒有這麼做,他毫不掩飾自己對臭小孩的討厭,當小朋友犯錯誤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地出手教訓加教育。他不會因為沈佳儀在面前就偽裝自己,也不會因為她責備的眼神而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

事實上,多年以後,柯景騰才得知沈佳儀雖然也喜歡小孩子,可是面對那些調皮的小搗蛋,她也會煩。在一群拼命表現自己有耐心有愛心的男孩子面前,一點也不矯揉造作的柯景騰反而讓沈佳儀刮目相看。

如果到最後讓沈佳儀深深愛上的自己,並不是真正的我,那我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柯景騰和沈佳儀的性格其實是彼此矛盾衝突的,一個追求刺激、個性、自由,一個追求安定、平凡、中庸。一直以來柯景騰都因為對沈佳儀的愛而做著單方面的妥協,但是涉及到這種根本性的矛盾時,他終於選擇了放棄。我曾經以為是一場自由格鬥賽引起的爭吵讓他們錯過了彼此,但其實,原來一切早已註定。

柯景騰:為什麼你要否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這是我個性很重要的一部分,你是世界上最瞭解我的人,難道不知道嗎

沈佳儀:重要的東西,竟然就是傷害自己嗎?

有太多的人因為愛,因為深愛,因為更愛,而在對方面前彎下了腰,甚至屈下了膝。變得委曲求全,變得不是自己。但是對方會因為你的改變而愛你嗎?或者,即使對方愛上了“你”,他/她愛的那個“你”還是你嗎?

愛情不是臣服或依附,愛情是並肩而立,相離相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