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保衛大武漢:決戰時刻》(節選)


“所有醫生都很著急。”鄭霞說,很多定點醫院並沒有相應的搶救條件。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武鋼二院篩查時,一位天津醫療隊的醫生無奈地對她說:“我是一個ICU醫生,我會用呼吸機,但這裡沒有這個設備。”當時,這名醫生有一個病人病情嚴重,卻因未確診而無法轉院,醫生著急地讓鄭霞留了電話,說一旦檢測結果出來立馬聯繫她,“看看能不能趕快幫他轉到有條件的醫院去”。

鄭霞說,平日這些中小規模的醫院不會有很多需要氧療和呼吸機的重症病人,但在應急時期卻不得已收治了很多。由於條件所限,這些病人的病程被拖長,積壓院內,院外則有大量病人收不進來,滯留在家,“所以這些醫院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下午2點半,張繼先主任才吃上午餐(遠征 攝)


會師武漢:搶救重症患者》(節選)

記者 王珊(發自武漢)

我始終記得在雷神山的施工現場時,我的鼻子酸了一下,那時我已經到武漢好幾天,採訪了至少兩家醫院,瞭解到新冠肺炎患者住不進醫院已經是普遍現象。但直到看見人潮湧動的雷神山施工現場,這種集體力量下的忙碌和努力橫在眼前,我才意識到自己之前在醫院所看到、聽到的一切都發生在現實世界裡


我收起的情緒和感知,好像在這裡完成了一種印證。我的內心也生出了一些隱隱擔心,這些施工工人許多沒有戴口罩,有的即使戴了,也是我們常見的布口罩,吃飯也是在一起,會不會有風險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1月24日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遠征 攝)


方艙“圍城”》(節選)

記者 駁靜(發自武漢)

胡曉霜在方艙醫院學會了打字。這話年輕人聽來還覺得不可置信,胡曉霜這些年使微信,都是發語音,有的字一下子想不起來,心裡發毛,一起急,血壓上來了,腦子就發暈。陸久春就替她做決定,不打字了,就打電話,發語音。胡曉霜沒有丈夫音訊,就想給他留言。她花半個小時,發出一條文字,她寫道:“陸久春你好嗎,你一定要堅強,我等你回家。”2月14日,情人節早上,胡曉霜發出第2條微信,比第一條長了一倍。她寫道:“陸久春,你今天怎麼樣。我和曉於、曉月,我們三姐妹在一起,在方艙醫院,我們都平安。小妹夫還在賓館隔離,曉軍在協和醫院治療,已經有好轉。一切請放心

。”

兩條留言語氣平淡,胡曉霜複述它們時淚眼婆娑。消息發出去如石沉大海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艙內有這樣的單人床,也有高低床(黃宇 攝)


醫院與疾控,疫情時刻的角色再定位》(節選)

記者 張從志(發自武漢)

但在此次疫情中,疾控系統從上到下受到了層層質疑。作為一個流行病學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魏晟最難以理解的是,疫情蔓延這麼久,臨床診斷病例才推出來


“仗肯定不是這個打法。臨床診斷的病例應該很早就拿出來了,從一開始制定一個比較寬泛的臨床定義,大量搜尋病人,才能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他認為,在此次疫情當中,喊話指揮的往往是臨床的、病毒學的專家,公共衛生方面的專家聲音卻基本沒有。這並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1月底,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在運送病人(蔡小川 攝)


張利,獨自擔責》(節選)

記者 王海燕(發自武漢)

2月15日把老人送到醫院去那天,武漢的大雪一整天都沒停,轉運查血和拍肺部CT的時候,沒人能空出手來撐傘,碩大的雪片落在老人臉上時,她的眼瞼會微微動一動,但不知道她能不能看見,又能不能理解眼前的一切。那天晚上,所有手續都辦好後,護士突然跟張利說,她必須在醫院24小時陪護,一整天沒吃飯的張利“哇”就哭出來了。

最終,她跟護士商量,每天飯點到醫院給老人收拾吃喝拉撒。護士希望她明白,老人狀態不好,如果出現意外,他們無法負責。張利說,她明白。

後來,她對我說,她知道那天的一切,都是在讓老人受罪,但她必須得做點什麼,否則她無法心安她說這個的時候,我想起,在等待老人肺部CT結果時,張利做過一個危險動作當時,老人躺在陰冷的醫院大廳裡,一直呻吟不止,張利俯下身去,很近很近地靠著母親的臉,說:“

媽媽,別怕,別怕。”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輪椅的腳踏板壞了一個,老人的腳抬不起來,必須有個人提著,才能順利推動輪椅,就是這樣的微小細節,在過去將近9天裡,難倒了平時爽朗利落的張利(黃宇 攝)


“大流行”的全球史》(節選)

文 劉怡

中國從來都不是“大流行”歷史的局外人。就在歐洲爆發“安東尼大瘟疫”之後不久,流行性斑丘傷寒同樣在東漢末年的中國引起了“建安大瘟疫”。而元朝末年爆發於淮河流域、造成全國人口幾近腰斬的大規模鼠疫,顯然與蒙古騎兵傳播到歐洲的“黑死病”屬於同一病種。


進入近代,中國在多次全球性“大流行”中已然成為重要爆發點:無論是1910~1911年造成超過6萬人死亡的東北鼠疫,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亞洲流感”和“香港流感”,乃至進入21世紀後的“非典”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人能獨善其身


武漢會戰:舉國之力,決戰時刻

2019年1月30日,印度拉賈斯坦邦城市阿杰梅爾的小學生在課間戴上口罩,以預防能隨飛沫傳播的甲型H1N1流感。自20世紀初開始,流感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致死人數最多的主要流行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