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一、千年古橋洛陽橋

洛陽橋,建於北宋皇祐年間,在中國橋樑界有“北趙州,南洛陽”的說法,泉州在申辦“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洛陽橋也作為申遺的歷史史蹟之一列入其中。洛陽橋的造橋三法至今為人所稱頌,即“筏形基礎、浮運架橋、種蠣固基”。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泉州洛陽橋


二、何為種蠣固基

蠣,即為大家當今所熟悉的牡蠣、生蠔,閩南語稱蚵仔,可見當時人們就食用海蠣並懂得如何“種植”。種蠣固基是在橋的基石上養殖牡蠣,使之膠結牢固,以此抵禦海水的沖蝕,這是世界上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中的先例。

海蠣屬於固著型貝類,由於斧足已經退化,一旦紮根了就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當它附著在橋基石的縫隙中時,將殼微微張開,通過過濾海水中的微生物為生。在生長過程中,它的鈣質外殼的形狀會根據附著的環境發生改變,幼體也能附著在其它成體外殼上,層層疊疊生長的牡蠣就把橋基石中的縫隙填滿了,相當於建築中凝固後的水泥砂漿,把所有的石塊都連接在一下,橋基相當於成為一整塊的大石頭。洛陽橋如今仍橫亙海上,歷經千年潮水沖刷而不倒,這與種蠣固基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它,也許就不會出現詩人余光中所寫的“多少人走過洛陽橋,多少船駛出泉州灣”的詩句了。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海蠣


三、護橋使者也能建房子

蠣殼可以燒製成灰,名為“蠣灰”。《天工開物》介紹說,“燔(燒)蠣灰者,執椎與鑿,濡足(涉水)取來,疊煤架火燔成”,蠣灰可以“粘砌成牆、橋樑”,也可以“調和桐油造舟”·····。離洛陽橋一公里遠的潯埔漁村,至今仍有用蚵仔殼加海泥建的“蚵殼厝”,既蠔殼房子。

這種牡蠣是珍珠牡蠣,據專家考證,這種蚵仔產於非洲東海岸。當時,泉州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載滿絲綢、瓷器的商船從泉州港起航,運往全球。返航的時候,如果艙內不載貨就會形成空船,重心不穩則不利於航行,於是船員們就將散落在海邊的蚵仔殼裝在船上壓艙,載回來後就堆放在泉州港海邊。“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對外貿易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作為“海絲文化”的重要遺產,“蚵殼”見證了泉州“海絲文化”的繁榮。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蠣殼房子


四、海蠣的種植

為何是說種海蠣,而不是養殖海蠣,從當地人至今仍可見的養殖方法可以得知,泉州惠安地區自古盛產石頭,當地人以前建的都是用長條形的石頭建房子,而當這些條石插在沿海的灘塗上,海蠣的幼苗附著在石頭上生長,就像在灘塗上列陣的士兵一樣,這是屬於海蠣養殖方法中的“立石養殖”。這片養殖海蠣的灘塗也叫做“蠔石田”,只不過種下去的是石頭,收穫的卻是海蠣。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海蠣種植


五、洛陽橋海蠣特色

每年四五月,灘塗上列陣的蠔石就該貼蠔花了,蠔石上密佈芝麻大小的白點,那是新生的小蠔。洛陽江一年到頭總有蠔可撬,大的叫大蠔,小的叫黃蠔,其實都是一個品種。受潮水的影響,橋下因海水淹沒過蠔石的時間多,能長成大蠔,往出海口方向的蠔石田裡,都是薄殼肚小、蠔肉微黃的黃蠔。這就是袁枚在《隨園食單》海鮮篇中所載的蠣黃,其所寫到“蠣黃生石子上,殼與石子膠粘不分。剝肉作羹,與蚶、蛤相似。一名鬼眼,樂清、奉化兩縣土產,別地所無”。

袁大才子寥寥幾句話就將蠣黃的特性、做法、產地描述清楚,然而我國從南到北皆有海蠣分佈,卻說了只有樂清、奉化兩縣才產蠣黃,我認為蠣黃就和洛陽橋的黃蚵一樣,屬於當地特有的品種!本地黃蚵生長於出海口,鹹淡水交匯,所產的黃蚵也區別於其它地方所產的海蠣,顯得黃且瘦,不是那種所謂的肥美,卻更能顯現出另一種鮮甜滋味。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蠣黃


六、海蠣美食

蚵仔是閩南地區餐桌上常見的食材,比較出名的有海蠣煎、海蠣豆腐羹、浮粿(炸海蠣餅),另外還有曬成的乾製品,既蠔幹(蚵幹),用來煮閩南鹹乾飯、鹹粥或者作為配料添加到粽子裡,其中又以廈門的沃頭蠔幹粥最為出名。

(一) 海蠣煎

閩南人口味偏清淡,但卻好一口甜鮮,當日從蠔田裡運上岸的海蠣現挖,泉州的古早味,海蠣煎一定要用這種黃蚵為最佳原料。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海蠣煎


二) 浮粿(海蠣餅)

浮粿以泉州泉港最為出名,又是地瓜粉和海蠣的另一種組合方式,炸得好得浮粿外皮較薄,一口下去是如薯片般爽脆得聲響,後咬到軟而彈牙的內裡,到最後中間的瘦肉和海蠣會有一點汁水爆出,又是另一種鮮甜滋味。


海蠣,餐桌上美味,更守護洛陽古橋千年

浮粿

作為建橋者的宋代美食家宋襄公,不知道是否也是因為愛吃、懂吃才想出了種蠣固基這個方法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