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采取网络发布会的形式举行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治疗确诊病例,四川中医药参与率达93.2%

截至2月24日24时,全省共计确诊病例529例,中医药参与治疗493例,中医药参与率93.2%,中西医结合治愈出院270例,症状改善21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正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于1月21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医药预防建议处方,免费发放预防“大锅汤”,同时在全省乡镇社区、相关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全面推广使用,为预防和“早治疗”提供指南。

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和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四川中医团队累计收治230例,其中重型或危重型达158例,经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的138例,其中,已出院或达到出院标准的98例。“固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治疗方‘清肺排毒汤’为‘新冠1号’ 中药制剂,结合四川特点,又推出‘新冠2号、3号’,在全省定点医院推广并临时纳入医保支付,同时调拨到甘孜、武汉等地,及时救治患者。”杨正春说。

我省还推进中药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产能,“三个一批”重点企业新绿色药业装配应急中药流动车,将一线紧缺的中药配方颗粒直接送达湖北救治一线,推进川产中药在湖北广泛使用。

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已累计派出55家中医医院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308名骨干支援武汉

,由四川省中医院牵头,整合省内中医药精锐力量,统一管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2个危重症病区,其他中医医院分别编入各组,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因红十字会医院中医药供应能力有限,紧急安排四川新绿药装配应急中药房,将川产优质药材直接送达武汉一线救治患者。

应对疫情,中医药在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省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谢春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主要在防与治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预防方面,谢春光表示,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要固护好人体正气,就可以避免外来邪气的侵袭,例如新冠肺炎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据谢春光介绍,据在成都市开展的2万2千多例社区居民中医药防控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显示,通过在健康人群中给予中药预防,可以提高人群的抗病能力。“据2周随访数据显示,服用中药预防的人群尚未发生有1例感冒。”谢春光说,这充分显示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虽然目前人类对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尚有不足,但从中医药与疾病几千年的斗争历史来看,可以明确的是,新冠肺炎病毒属于中医“疫毒”邪气。”谢春光表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首先是基于对疾病病因病机的正确认识,把握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再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通过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才能取得目前不错的疗效。

在治疗方面,

谢春光表示,中医药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和“三因制宜”进一步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扶正”就是提高人体抵抗新冠肺炎病毒免疫力,“祛邪”就是通过自身正气和中药的辅助将体内病毒赶出体外;“三因制宜”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遣方用药,针对不同地域、气候和人体特点用药。偏阳虚体质可以稍稍加些温阳的药物,偏阴虚体质必须加一些滋阴的药物。

“中医药不是慢郎中,也可以治疗急症、重症。”谢春光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让人们对于战胜疫情更加有信心,极大地鼓舞了患者和医务工作者。

不同人群服用相同方剂,效果如何?

专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微调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省中医药局发布了统一的预防处方,各地都在根据这个处方熬制大锅汤进行预防。不同人群服用相同的预防方剂,效果究竟如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杨思进表示,预防处方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微调,释放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预后中的作用。

杨思进表示,中医治未病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便是中医‘扶助正气’的治未病理念。”对于广大人群的预防而言,“扶正”是共性,因此使用统一的预防处方是可行的。同时,根据人群结构、地域环境、气候特点等的不同,各地在实际使用中,也会对预防处方进行微调。但无论是“共性”还是“个性”,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中始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川南泸州为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省中医药局颁布的《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为指导,根据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多数兼有正气不足的表现,在针对体弱人群的预防处方基础上加减,研制出扶正辟邪汤剂,不仅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对于流感、普通感冒后容易出现的恶寒,发热,咽痛,咳嗽,自汗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受到了群众欢迎。”杨思进说。

中药与化学药均是

安全、有效、便捷的抗疫利器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1+1>2……四川第八场战疫发布会有这些要点!

中药制剂是否也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如何保证安全、有效、科学用药,切实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研究院赵军宁表示,中药与化学药均要求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三大基本药品属性,是安全、有效、便捷的抗疫利器。

中医药如何进入临床应用?对此,赵军宁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制剂可以分别按照新药、医院制剂及临方制剂等分类的技术要求,通过审批或者备案进入临床应用。

“中药与化学药均要求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三大基本药品属性,并没有实质性不同。”据赵军宁介绍,“新冠1号、2号、3号”医院制剂均是由四川省科研技术实力较强的三甲中医医疗机构研发,并严格按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以及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四川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和技术评审,经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按应急防控用药特别审批程序,取得了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获准在我省200余家定点医院临床使用。

“中药制剂为我们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的抗疫利器。”赵军宁表示,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范围内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和试点省份临床观察均显示出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规范、科学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可以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使患者受益而风险较小。”赵军宁说。

赵军宁表示,四川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川产道地药材质优量大。目前,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在进行的一个应急项目,对推荐的已上市中成药,尤其是来源于川产道地药材的川产中成药进行客观筛选评价,阐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一线急需中成药应用和优化临床方案提供药理和安全性数据支撑。

四川率先推出“新冠1、2、3号”制剂,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我省在新冠1号基础上,结合四川特点,又推出新冠2、3号中药制剂,在全省定点医院推广并临时纳入医保支付,同时调拨甘孜、武汉等等救治患者。系列制剂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推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杨思进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据杨思进介绍,1月21日我省就成立了中医专家组,组织中医专家到定点医院临床一线参与医疗救治,中西医联合会诊,也收集到较为丰富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及早组织名中医,包括曾参与过“非典”“甲流”防治专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辨证施治,在全国较早地论证形成新冠肺炎四川中医药治疗指南。各地充分运用指南参与病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加强临床科研相结合,不断优化中医药治疗方案,及时形成了可推广、疗效确切的治疗处方。集结科研院所力量较快地进行工艺完善、质量标准研究,后经省中医药局、省药品监管局快速审批推出系列制剂。

“这次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称之为“瘟疫”,四川医家对瘟疫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深刻的认识。”杨思进举例,1956年秋,北京爆发乙脑疫情,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住满了患者,当时卫生部点将四川名中医蒲辅周任专家组组长,他采用通阳利湿,芳香化浊法,疫情迅速得到遏制。

“本次‘新冠1号’是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联合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处方,新冠2、3号处方,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多家医院,组织多位国家、省级名中医在多年治疗流感反复临证、加强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次疫情特点而成。”杨思进透露,制剂大部分中药是川产道地药材,质量好、疗效就好,研制中药制剂的时间也就大大缩短。

四川战“疫” 中,

“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那么应该如何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省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谢春光谈了自己的观点。

“此次疫情在四川这样的一个人口大省能取得这样不错的防疫成绩跟中西医紧密结合有很大关系。”谢春光说,1月21日四川首个新冠肺炎患者病例确诊,省中医院专家组第二天就与华西的专家一道去了成都市公卫临床医疗中心会诊病人,当天就给患者用上了中药。“正是因为有了中西医结合,四川才取得了累计确诊527例患者有276例治愈的好成绩(数据截至2月24日晚10点30分)。”谢春光说。

谢春光认为,中西医虽然各有所长,但在这次疫情战斗中不分彼此都纷纷亮出绝活,“例如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上降低病死率是关键,通过氧疗或呼吸机治疗改善低氧血症、维护脏器至关重要。”谢春光说,西医可以通过开发疫苗或抗病毒特效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而中医通过中药、针灸和气功导引也有助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生理机能,促进患者康复以及降低肺炎患者的重症化率和死亡率,这两者之间完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救治率。

“坚持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坚持科学诊治,以临床疗效为导向,让患者尽早得到有效治疗,控制住病情,早日康复。”谢春光举了一个例子,省中医院在对普通型和重症患者的治疗上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样都不少,但同时给予中药辨证施治,其一周临床痊愈率达21.43%,好转率达57.14%,这其中有近1/5都是重症患者,有个别典型病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3天后就可以达到痊愈出院的标准。“

通过以上我们这些积极实践,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1+1完全可以取得>2的效果,让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获益。”谢春光还透露,现有的数据还显示中医药对新冠疫情的预防和出院患者的康复上也非常有效,这些治疗经验和技术手段完全可以与当前成熟的西医方案一起,共同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案。

截止目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联合发布了6版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在历版方案中始终体现的是中西结合诊治。“这也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新冠肺炎疫情临床防治中是非常有效的。”谢春光说,17年前的SARS疫情也有大量翔实的数据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提高SAR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降低死亡率非常有效。

谢春光最后总结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无数临床实践所证明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医药卫生政策,以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为代表,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应用和发展,现代中医人更是要把我们的医疗卫生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好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新冠1、2、3号”制剂已用于临床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新冠1、2、3号”制剂使用情况如何?目前是否已将“新冠1、2、3号”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何?对于这些网友关注的问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杨思进作了回答。

“‘新冠1、2、3号’自2020年2月12日取得省药监局批文后,便迅速开始在省内各大新型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使用。”杨思进介绍,截止2020年2月24日,已在甘孜州人民医院、道孚县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等医院广泛使用。其中,“新冠1号”共计使用2100余瓶,目前正在加速生产1000余瓶,确保各大医院能及时投入使用。

“‘新冠1、2、3号’在临床上均已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杨思进透露,截止2020年2月24日,“新冠1号”共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51例,服用“新冠1号”后,有30例治愈出院,36例症状消失,59例症状改善,11例症状平稳,有效率达90%以上。“新冠2、3号”对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绝大部分患者服用后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