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五代枭雄 17、后梁代唐: 唐昭宗之死,暗藏的玄机与阴谋

梁王将唐昭宗迁到洛阳,杀了昭宗近臣才觉得安心。但是晋王李克用、李茂贞、王建与赵匡凝等则不安心了,怕朱温拨弄事非讨伐自己。他们便以朱温胁迫唐僖宗迁都为由,组织联军勤王!

朱温一见这诸镇联军勤王,心下也是吃惊。若这关内、河东、淮南、蜀几大势力合攻自己,那自己也不定能取胜。要打破联军就要先打头,把为头的打败,其他势力自然害怕,所以朱温马上组织西征,先打李克用。

五代枭雄 17、后梁代唐: 唐昭宗之死,暗藏的玄机与阴谋

来自网络,涉侵即删

在打李克用前,朱温见这昭宗也恼人,老有兴唐之志,到了洛阳还惹事,就想杀掉昭宗。可杀昭宗让谁来呢?自己下手肯定不好,于身名极不利。于是,在公元904年8月(也就是迁都当年),他派朱友恭,氏叔琮及谢玄晖,趁夜入宮杀了昭宗。杀完昭宗立他嫡次子李柷继位,史称唐哀宗,13岁很好控制。朱温为什么不自已上位呢?主要是他认为这天下,还是有许多人心中有唐,没把这批人杀了干净,自已上位也不安全。

五代枭雄 17、后梁代唐: 唐昭宗之死,暗藏的玄机与阴谋

来自网络,涉侵即删

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不中,对朝中士族及科班出身极为痛恨,极力劝说朱温将这些人杀掉。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戮朝中裴枢等三十多位朝臣士人,并将尸首抛入黄河。至此,唐已基本丧失了文臣的统治基础,武将也早已自强自立了!

却说朱温杀了唐昭宗就是为了放心西征,打败那些勤王的联盟!可是,当朱温杀了昭宗后,那些讨伐朱温的联盟却纹丝未动,害得朱温虚惊一场。不过由此朱温认识到了一点,天下没人敢动大梁了。原本让氏叔琮去杀昭宗,然后再让氏叔琮去面对那些勤王的藩镇,可谓一石二鸟。既然杀得昭宗,他就得无退路地打败那些为昭宗报仇的藩镇。

现在昭宗死了,那些藩镇却哑火。出乎朱温意料之外,既然尔等不为昭宗复仇,那就我来吧!朱温竟然以维护正统,为昭宗诛逆复仇之名,接连逼杀了氏叔琮、朱友恭、谢玄晖。

五代枭雄 17、后梁代唐: 唐昭宗之死,暗藏的玄机与阴谋

来自网络,涉侵即删

为什么会这样?当氏叔琮等杀唐昭宗那晚,朱温一定也是惴惴不安的,若然天下勤王,那大梁身处中原,东南西北尽皆勤王之师,大梁倾刻崩塌,只有这帮自已的老臣与自已出生入死了!可是昭宗死了,天下安静了。事实证明了,这江山是他朱温的了。所以,像氏叔琮这种有勇有谋有威望的将领可以考虑剪除了,不然江山会有动荡。所以朱温反手杀了氏叔琮朱友恭,反正有无这等人无碍大局了,之后又杀谢玄晖!

朱温引此三人杀昭宗,若天下哗然生变,则需此三士定天下!若天下安平,则狡兔尽,可烹走狗了。此计谋也,杀一昭宗何必三位大员,几太监足矣!恰此留三士杀帝之罪。

可能朱温在心里会嘲笑,那自诩的用人大师,天天讨论什么可用不可用怎么用,完全无用。像自已这样,用了再杀多好!功臣多了,蛋糕不好分,杀了多好!

朱温杀了此三士,可能还在思考下一个是谁?可以用了再杀。但这不妨碍朱温对外攻掠的步伐。他可是一个能以态度不好灭朱瑄全家的人,更何况这些宣称勤王,要讨伐自己的人!无论其出手与否,吓着他朱温也是罪该万死的。

但,说真的,这些反朱温实权藩镇联盟怎么都一动不动呢?总有人等其他人先出手,总有人想在后面渔利,结果总是没人先行动。如果藩镇勤王则先打出头鸟,朱温预计是李克用,故尔早准备西征。但现在既然诸藩不敢勤王,那就各个击破,先弱后强!

公元905年8月,朱温派出杨师厚先行攻打荆襄的赵匡凝,后自己亲率大军至。赵匡凝战败,逃往淮南杨行密处。大梁国土又增荆襄一块,为朱温称帝又加一砝码。

也是那一年李克用费尽心力,在云州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结为兄弟,约定共击朱温与刘仁恭。但是,耶律阿保机只顾及攻击刘仁恭以猎取钱财与地盘,甚至有时也掠扰河东!却不与李克用践约攻伐朱温。所以,李克用又下了步废棋!

刘仁恭则更不好受了,三面受敌,北面耶律阿保机时来掠袭,南面又是李克用与朱温。李克用势力比刘仁恭强些,但也单独拿不下刘仁恭的燕地,可是朱温就不一样。公元906年,朱温拿下赵匡凝后,转而北伐刘仁恭。这刘仁恭岂是朱温对手,三下二下,刘仁恭就败的一塌糊涂,他只得死马当活马医,向李克用求助。

李克用怎愿帮他呢?!幸得李克用子李存勖深明大义,一句唇亡齿寒说服其父出兵相助。就这样,两家合力才抵挡住了朱温北上。

可见,此时朱温有多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