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民僱深耕犁將土地深耕還田,第二年小麥卻減產3成,哪做錯了?

新大風歌


土肥水種密保工管八字憲法是農業豐收的科學總結。土地整理是很重要一環,過去講究精耕細作,三犁九耙,而當今使用旋耕多年深度不夠,腐熟層淺,突然深耕把生土翻上再加上沒有農家粗肥養地,水澆不及時管理不到位自然會造成減產。


野人愚夫


深耕犁地,小麥卻減產了3成,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奇怪。這是最易出現的現象,從事多年的農民都有這個體驗。

為什麼深耕了土地未增產反而減產了呢?一般說來深耕土地,使土壤的肥沃土層增加,是有利於作物生長的,農業方面的技術人員和專家也提倡深耕深翻土地有利於增產,為什麼題目所說倒減產了,問題並不是十分複雜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說明近年來整地方式多為旋耕機耕地,至少三年內沒有進行過深耕或深翻。偶爾深耕一次,這樣問題就出現了。旋耕機耕地,耕層較淺,一般耕深約在15~20釐米左右,達25釐米時極少。加上機手如不細心,往往更淺。因為作物常年在這樣深度的耕作層種植生長,每年施入化肥農肥等,已形成了這層肥沃層,因而小麥基本年年穩產。

突然改變耕地方法,深耕達25釐米以上,把一直未耕過的深層不肥沃的生土,耕翻起來了,如果還按往年的施肥量管理,土壤肥料含量相對就顯得稀疏了,因土層厚了。小麥根系範圍所吸收的營養相對淡薄了,必然減產。唯有,偶爾深耕一次,必須加大施肥量,才能彌補這種不協調,連年或隔二年深耕一次,就不會出現減產現象了,而且土壤肥沃層加厚,肥料跟上,會肯定高產的。

二、現在多數是秸稈還田,秸稈還田,總說是不錯的方法,但它有一定的利弊關係,秸稈還田於土壤中,它的發酵腐熟需一定的時間、溫度、或藉助於化肥中的某些元素如氮元素,來完成它的腐熟分化過程,繼爾發揮它的肥效作用。這也是農民朋友的一個困擾,說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力,怎麼感覺不出來呢,秸稈還田反而不增產呢?因為它腐熟有個過程,往往當季莊稼感覺不到它的優點,但是,下茬作物總有用得上的時候,連年秸稈還田,它就會持續發揮作用了。

所以,深耕後,出現不增產或略減產都是很正常的事。唯有偶爾深耕一次的土地,為保證高產,當季必須加大肥料施入量,如果能做到隔1~2年深耕一次,耕深也不要求過深,一般在25釐米以上即可。也不需年年增加施肥量,第一次深耕加施即可。這樣整個耕作肥沃層已培養好了,更利於作物吸收成長,必然高產。個人觀點,望友交流!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農民深耕地後沒增加產量,反而下降了?我曾經種過二十多年的丘陵地,因為產量低,年年的糧食產只是維持在中等水平而效益低下。

後來痛定思痛,僱傭挖掘機深挖,挖的時候是臘月很冷的季節,買了好幾車養雞大棚裡的雞糞,因為農村的養雞大棚比較簡單,小雞苗剛進棚要鋪墊許多麥杆和軟草,所以買的雞糞裡有許多草,按照每畝五噸左右雞糞撒在地裡,然後用挖掘機深挖六十釐米左右,把雞糞翻進地裡面。

第二年春天,我在挖過的地裡播了春花生,隨播種機補使了一百斤左右的複合肥,小苗長出來之後很肥胖,蟲害還減少了,只是比沒有深挖的地晚熟十天左右。

收花生的時候,花生的葉片幾乎沒有掉,只是有點黃,一鎬頭下去,把花生提起來看看又數數個數,每株平均也得四.五十個雙果,畝產一級大粒花生米達到七百多斤,總產達八百多斤,深挖之後一畝地的產量甚至是沒挖之前的兩倍,花生米的優質率達近百分之九十。

我覺得題主說深耕之後減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肥沒跟上,深耕把上面的肥沃土地翻下面去了,當年土肥化肥施少了影響了產量,第二個是種子不是高產優質品種,或者是管理不到位。


狐步獨狼


我們家是個家庭農場,有兩輛大拖拉機,到農忙播種時,老公和兒子一人一輛,有耕有播,如果忙得過來,也給別人幹些,對如何才能耕好地不陌生。

大拖拉機耕地,造成小麥減產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耕的太深了。

如果地耕得太深,就把陽土全翻到下面去,陰土

翻到上邊來了,沒經氧化的陰土,鹹度大,沒營養,不好出苗,也不發苗,莊稼自然就長不好了。

大犁耕地,一般要掌握在18至25公分,不能過淺也不能過深,如果是鹼地,一定不能超過20公分。



李文霞4968


多年未深耕,剛剛深耕上來的是死土 ,透氣性,涵養量差,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多施農家肥、綠肥,經常反覆淺層翻土,等等。


破紅塵D一生一世


“深耕淺種,薄地裡上糞”這是我們農民人經過多年的農田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句農諺俗語。就是對土地在耕種前進行適當的深耕,但在播種的時候要淺種,並且對不肥沃的土地要加大農家肥的施用用量,糧食才能穩產高產。

深耕還田確實能提高產量,但要選對季節和時間,我們這裡一般在冬小麥收割後,如果對原地塊不準備繼續種夏季農作物,而留著秋後繼續播種冬小麥的話,就可進行伏耕,可以多接納雨水,特別是雨季後期的雨水,能增多土壤蓄水量;還可延長土壤風化過程,增強微生物活動,加快有機質分解,提高有效養分的含量。翻到土壤的麥茬,當年大都可腐爛,能增加培肥地力。

伏耕後不要立即耙耱,讓它多曬一曬,加速風化,多接納些雨水,待深秋耕後再耙耱鎮壓。

如果在小麥播種之前想深耕,深度不要超過30釐米,過深了會把肥沃的熟土翻到下面,不含營養的生土會留在地表層,當然會造成來年小麥減產。

如果已經對土地進行深耕了,營養成分差的土壤,沒有疏鬆熟化的生土壤已經翻到上面了,要麼就再淺耕一遍,然後進行播種,或加大農家肥和化肥的施用量,同時淺種,能提高出苗率,小麥返青後,及時加強春季管理,就能穩產。

<strong>


用戶自知自愛WWW


土地耕種是要講究技朮的,如洛陽孟津這裡般麥收了,即播種玉谷,玉谷收後稭杆還田種冬小麥,稭杆還田有好處這些稽杆,可以提高地肥力,但是要注意一個問題,冬天一定澆一次封凍水,或春節後澆一次返青水,最少澆一次大水漫灌,才能地下面坐實實,不澆大水天下雨,或:雪,不解決問題,麥根紮在稭杆那層,或種時士塊不實,容易造成麥苗空死,造成減產。

必須冬季一次大水!!!


中陽寺河山


熟土層翻到了下面,生土層到了上面,休閒一年的土地或開荒的地才可能深翻吧。


楊夾裡


題主講的是小麥,我今日說玉米。

  • 玉米若耙地播種的,經過夏天多雨刮風季節,很容易歪,也就是倒伏,易減產或嚴重減產。鐵茬地(不耙的)就好的多,地過宣,經雨水浸泡,莊稼站不住而歪倒。
  • 小麥也如此,本人有大機械,種麥時一般不用,只用免耕機或小型播種機,出苗勻,齊,還不易倒伏。
  • 大機械耙耕都深,播種也深,苗出的參差不齊,甚至有斷壟現象。

欣賞3O\n


由於深耕把熟土翻到了下層,生土長莊稼不如熟土,所以肯定要減產。我的家鄉岐山縣,人們取土時先挖個槽子,把熟土翻在兩邊,把下邊生土拉走後再將熟土回填,這樣才不會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