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完人学之伏羲创八 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基础—整体观诞生的标志


完人学之伏羲创八 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基础—整体观诞生的标志

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未乱

伏羲对于世界的两个基本认识:

1.阴阳二气交感而生成种种无形的气,并进而生成有形的万物。而阴、阳二 气本身又是互相依存的,是对立而统一的整体。

2.万物、万事本身的运动和 变化,是由万物或万事内部的阴阳二气或对立的双方相生相抗、相消相长、交感 生克的结果。 

伏羲所作的八卦,是从他对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认识中抽象 出来的一种系统模型,它体现了宇宙和宇宙间各个层次上的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 体时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德”是指 事物的内在规律,而“情”则为万物的特性及其演变。

如果说伏羲创八 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基础——整体观诞生的标志,那么,以伏羲氏为代表的古代 先哲们的气学实践,以及他们在自身的气学实践中体察到的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的 经验,就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而另一方面,人的生命运动和天人关系也服从 于八卦这个系统模型所揭示的规律,所以气学本身也被纳入了这个框架,从而为 原始气功完成由“术”(方法)而“学”(理论+方法)的飞跃,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原始气学由“术”而“学”,正是我们的祖先所创立的气学能流传数千载至今而不被湮没的根本原因。这体现了中华气功和中华古文明的辩证依存关 系。 

关于伏羲创八卦,还有一则传说,说是“伏羲时,有龙马出孟河,其背有 点,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其中。” 据说伏羲看了这个图而悟出八卦之理。

但从河图的实际情形来看,它显然表达了 五方的意思,与五行学说有关。伏羲是怎样由它悟出了八卦,不得而知。伏羲观 河图而创八卦这一说法的依据,似乎也是《易·系辞》里的一句话:“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洛出书”指的是洛书,也属于五 行模式,只是在龟背上,成了九方布置(包括中央)。由洛书去掉中央一方,倒 有点像八卦。

为此,到底哪个是河图、哪个是洛书,也成了千载悬案,一直争论 不休。对此,我们不想多加评论,只是根据气学的观点指出两点: 

1见河图 或洛书而悟八卦之理的说法,是后人按常规认知模式的推测,如果考虑到气功实 践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那么根据《易·系辞》“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始作八卦这一说法,伏羲氏是无需河图或洛 书即可作八卦的。因为这里的关键是通过气功“内取诸身”,“知内而达外”,而 “通神明之德”,并非肤浅的“象形”(八卦之与洛书)。 

2《易·系辞》所说 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那个“则”,不一定指八卦,也可以指五行学 说。也就是说并不排除伏羲氏也创立了五行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