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广东省疾控中心:14%出院患者出现“复阳”未发现第二代传染病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14%出院患者出现“复阳”未发现第二代传染病例

2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3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冠肺炎疫情情况,重点介绍当前广东疫情形势,以及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后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表示,广东出院患者有14%出现“复阳”现象,但未发现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广东已下发通知,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采样监测。

记者提问:出院病人复查核酸呈阳性,是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吗?这种“复阳”是否具有传染性?

宋铁回应称,新冠肺炎是一个新发传染病,正在不断认识它。肺炎是潜伏性比较长的疾病,有些老年人或者身体差的人肺炎恢复比较差,观察到新冠肺炎也有类似情况。

对于病人出院以后“复阳”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其实广东一直在做相关的监测,近期也下发了通知,加强对出院患者跟踪随访,要求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采样监测,了解排毒情况,检测发现复阳后已采取了严格的隔离观察。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都知道如果是阳性患者的话,那就是传染源,那么在防控方面按照传染类来管理。所以在初期时有部分地市出院患者在监测中发现‘复阳’情况,发现了以后要采取严格集中医学观察,独立进行观察,看患者病情是否发现反复。”

宋铁提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大部分复阳病例是炎症在吸收过程中,还不能说是临床的痊愈,所以存在间歇性排毒现象。“我们也在跟钟南山团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在防控方面去了解目前的应急手段是否能阻止其传播。”

据了解,广州出现了13例复阳的情况,但104名密切接触者全部阴性,没有出现任何感染。“而广东也有了初步的数据,现在出院的病人里面有14%的人有复阳的现象。”宋铁说,对他们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并没有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从微生物特性,如果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之后,会产生抗体。通过实验室监测,发现年轻的轻症患者在两周之内就会产生抗体,即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风险也很低,这种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传播风险越来越低。”宋铁提到,不过有一些老年人,产生的抗体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出现不断排毒的现象,可能会成为传染源。对于目前的“复阳”情况,判断主要还是因为病情以及个人体质的问题引起没有完全吸收。

而在国家的诊疗方案里面,对复阳、出院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广东要求各级医院,只要出院病人出现“复阳”情况,还要继续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观察14天,在14天之内通过检测出现了抗体、PCr核酸检测为阴性,就可以健康走向社会,这个要求也在不断的在基层应用,请大家放心。

新快报讯 记者何生廷 麦婉诗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