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石油商丹尼尔或可被拯救?神父伊莱罪不可赦?或许谁都无法救赎。@沐之雨

《血色将至》是由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执导,改编自美国作家Upton Sinclair的小说《石油》,由丹尼尔·戴-刘易斯、凯文·J·奥康纳主演的剧情片,影片在2008年上映。影片上映后引起了影视界巨大的轰动,获得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导演等8项奥斯卡奖项,还有其他特别有分量的奖项和提名。不仅在英国《卫报》21世纪100部最佳电影名单中还荣登榜首,还被影迷们称之为史诗级电影,可见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的震撼之大。

影片讲述了一个石油大亨在石油开采兴盛时期,传奇的个人奋斗故事。1989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钻井工人丹尼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个信息,说位于美国西部一个荒僻的农场上,可能有大量石油。他带着儿子H·W来到了那个荒芜之地,并以打猎鹧鸪为由住了下来。

对于财富趋之若鹜的丹尼尔来说,这也许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当确定这片土地下是有石油的,他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收购周边的所有土地,并招兵买马,煽动小镇的居民支持他的开采行动。因超人的商业天赋和巧簧如舌的口才,丹尼尔快速地从石油开采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虽然他和儿子H·W、假冒的同父异母兄弟、神父伊莱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但冷硬狡诈的他如愿成为了一代石油大亨。影片最后,坐在富丽堂皇的房子里,除了钱,他只剩下孤独和仇恨。

《血色将至》将一个石油大亨的贪婪、冷酷对财富的不尽追求展现的淋漓尽致,但这反应的绝对不是一个人物的史诗,它也反应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西部开发史的缩影,更是个人、实体、国家迅速崛起又迅速瓦解的灵魂蜕变史的缩影。

影片主要以丹尼尔对石油的开采为发展主线,隐约刺耳的配乐下,情节紧凑不拖拉,当然导演还埋下了利益熏心的神父伊莱为辅线,两条线相互缠绕着慢慢展开。看似简单的剧情下,却被导演暗藏了许多玄机。因此,我将在本文从“丹尼尔的迷失、伊莱的灭亡、音乐是最大亮点、中景的拍摄手法及现实意义”四个方面来解读这部电影能够获得这么多奥斯卡奖项的原因,以及它的魅力所在。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01、丹尼尔:“优雅体面”的资本家代表,披露被财富迷失本心后撕裂的人性

影片中导演塑造了一个野心勃勃、道德沦丧、阴郁自私、狡猾无情的石头开采商人丹尼尔,和儿子相依为命的他虽然也渴望着温暖和亲情,但是看透了人性的善恶后,他的身心已经变得丑陋不堪。而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导演精心设计了三个冲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波动和人性的堕落与丑陋。

①丹尼尔和儿子H·W之间的羁绊

丹尼尔抱着儿子在火车上的画面是少有的温馨场面,但儿子也不过是他用来博取投资人的信服的招牌。当儿子因为意外爆炸中双耳失聪后,他意识到儿子再也无利用价值,便把他给抛弃了。但后来为了挽回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尊严,他把儿子再次接了回来。

如果说儿子失聪使他失去了与儿子的联结和对爱的托付,那么29年后儿子的离开,则是斩断了他对外界的最后联系。儿子想要离开创办自己的公司,自私、强制的他愤怒地道出了实情,说儿子是沙漠里捡来的,只不过是自己获得财富的垫脚石。总是如此,扭曲的他也唤不回儿子。

丹尼尔是一个初看起来老实的家族商人,但内心特别有想法、一直计划着如何利用石油发家致富。而他对待养子的方式却暗藏着他的残酷冷血、自私自利的真实一面,阴暗得令人脊背发凉。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②丹尼尔和假冒的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冲突

当自称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来投靠他,内心的孤独他对这个弟弟深信不疑,并视如己出。他说是弟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气息,并称自己再也无法面对这些尔虞我诈的人生了,他很高兴弟弟能来帮他分担。其实从他对弟弟的深夜倾诉也看得出来,他内心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望,特别是当儿子失聪后,他失去了倾诉的对象。

当知道被骗以后,不允许有任何欺骗的他愤怒至极,毫不手软地杀了这个冒牌者并把他埋到地下的石油中。他厌恶被欺骗,但是讽刺的是他自己却是一个玩弄手段的商业骗子。

其实这个假冒弟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为了糊口饭吃的贫困者。他尽心尽力地帮助丹尼尔做事,甚至在儿子想放火烧房子时还救了丹尼尔一命。按理来说,只要让他走就行了,但是残酷的丹尼尔却毫不留情地杀了他,以发泄自己的愤怒。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③丹尼尔与神父伊莱的纠缠

丹尼尔和伊莱的第一次冲突是在钻井仪式上,伊莱曾要求丹尼尔让自己给钻井仪式致辞,但是丹尼尔看出他的虚伪,因此并不让他如愿。答应给伊莱修建教堂的费用,丹尼尔也一直拖着不给。当伊莱找上门理论,却遭到丹尼尔一顿毒打。

可是剧情发展到一个最精彩的部分,竟然是丹尼尔为了得到修建输油管道的权限,违背着自己的内心去接受宗教的洗礼,接受了伊莱屈辱的报复性抽打。不过用尊严换来了生命般的输油管道,他觉得很值得。

影片最后,伊莱因公司破产不得不前来讨要金钱,丹尼尔狠狠地嘲讽折磨了被利益熏心的伊莱。最后用保龄球砸死了他,丹尼尔似乎弥补了尊严的缺失,却砸碎了自己仅存的那点人性。

丹尼尔撕开了曾经的温文尔雅,嚣张到不给任何人留下余地。他已经没必要再装,因为他拥有了藐视一切的资本。终于成为一代石油大亨的他,身体里也开始丧失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善良、爱、信仰、亲情等。导演把一个残酷无情、狡猾自私、锱铢必较的商人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场关于灵魂堕落与人性扭曲的拷问。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02、伊莱:象征着信仰和纯洁的宗教逐步走向灭亡的意义所在

在当时的美国,神父代表着上帝的光辉和名义盛行一时。可最后,神父伊莱却逐渐走向了灭亡的命运。看似可有可无的角色,却是一条暗线,丰富了影片的主题内涵。

作为一名传教士,伊莱并不是纯洁善良的,相反,一开始他就是利用传教活动来欺骗着村民获取利益。他对村民表演着趋魔的把戏,虔诚的表演瞒过所有人,却瞒不过丹尼尔,因为丹尼尔看得出他们是同一类人。

因此丹尼尔也表现出对伊莱的厌恶和抵触,就像是快速膨胀的财富对迷信的宗教的湮没一般。

伊莱对丹尼尔开的条件是五千美元,说是为了盖更好的教堂,其实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钻井仪式前夕,伊莱主动找丹尼尔让他来祷告,他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上,不过遭到了丹尼尔的拒绝。

在被丹尼尔暴打之后,伊莱回到家中竟然把拳头伸向了自己的老父亲,他内心邪恶的念头开始暴露。他利用村民对自己的信任,游说老人班迪去找丹尼尔,让丹尼尔去教堂赎罪来换取输油管道的打通。伊莱也借此机会对丹尼尔进行报复,让丹尼尔在众多村民面前跪下并接受侮辱,这也为伊莱最后被丹尼尔打死作了铺垫。

如果说代表着财富的资本家是那种善于玩弄手段的商业骗子,那么代表着神圣的宗教的伊莱更像是某种阴谋家,虚伪,欺骗、利己。这也是影片呈现的对迷信的宗教的批判和抗议,代表着宗教的伊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灭亡。导演在质疑着整个宗教体系,也是进一步揭示了美国的信仰正逐步从宗教转向了财富。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03、密集强烈的音乐成为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刺激渲染着情绪,承载着影片的对外表达

对于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来说,《血色将至》里的台词似乎少得可怜,人物的对话简短精悍,有时候导演甚至用一个固定的中景镜头就把所有的语言都过滤掉了。而为了让影片给观众呈现一个丰富的镜头语言,导演利用一种强烈的且具有刺激性的音乐弥补了这个缺口。

影片的打开方式就是一段拉锯般的音乐由小到大突兀地冲刺着观众的耳膜,让观影者内心“咯噔”一下被吓到了。接着出现了一片广袤荒芜之地,钻井工人在深邃的井里作业,时不时地传来拉锯般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似乎是从地狱发出的死亡之声,令人惴惴不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场大火,当瓦斯从地底下喷涌上来,那段像是自远古时代而来,夹杂着非洲鼓、竹板、摇铃、原始的吟唱声等这些特殊另类的声音开始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由弱至强地袭来。当大火越烧越旺时,配乐声已经嘈杂成一片,加上令人不安的电子音,令人狂躁不已。仿佛地狱之火一步一步紧逼,加上震撼的配乐,具有一种末日审判般的史诗景观。

有人说,看完这部影片后像着了魔一样,耳边一直回响着那些吱吱作响不愿停下来的音乐,像是在审视着什么。也许这就是该影片最大的亮点所在,音乐跟随着人物的内心情感不断呐喊着。

音乐语言是影片向外表达情感的工具和载体,这里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更是成功地升华了主题。那种极具穿透力的持续不断的音乐,刺痛着观影者的神经,那种黑暗中带给人的恐惧与压抑在音乐中不断加持,迎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04、电影一气呵成的中景拍摄技巧及电影背后的现实意义

①一气呵成的中景拍摄方式是影片的精华所在

说到《血色将至》就不得不说说它的拍摄技巧,一气呵成的中景拍摄方式让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可看性。中景其实是长镜头拍摄的一种,一般与人物平行,不用切换,没有蒙太奇的拍摄,只有一个镜头从头到尾,记录了某个情节的发生。最近上映的《1917》就是把这种长镜头运用得很精妙的电影,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中景拍摄方式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观影感受,容易形成强烈的带入感,专注着角色的一举一动,接下来会发什么,会不会有危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事件好像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特别是在电影院观看时,大屏幕的呈现下,中景的拍摄让观众有3D的错觉。

特别是在钻油井的情节,时不时地就发生了意外。狭窄的空间一旦发生高空坠物,可想而知是什么后果。而影片每次都是利用一气呵成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不留神就将工人遇害过程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直接傻眼,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丹尼尔质疑并杀了假冒弟弟那场戏,中景长镜头固定,每个动作都连贯自然、一气呵成。观众仿佛就在丹尼尔的身后,目睹了全过程,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虽然中景拍摄呈现的剧情太过真实,让观众感受到有些变扭甚至不舒服,但是却让观众真实感受到影片所要传达的主旨,体会到了石油交易底下的残酷,贪婪,与愚昧。这就是拍摄方式对影片内涵的呈现,加上暗黑色调和光影明暗的加持,这也让罗伯特·艾斯威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奖项,我认为这是实至名归的。也正是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中景镜头,导演成功地向观众完美呈现了一部不一样的影片。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②金钱可以铺设一条通往富人的黄金大道,但贪婪却是人类的梦魇

在影片的最后,丹尼尔坐拥巨额资产,在辉煌又空洞的豪宅里借助打碎家具来作乐,除了金钱,他也只剩下孤独和寂寞。而虚伪、贪婪的传教士伊莱也因为过分追求金钱,被丧心病狂的丹尼尔活活打死。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描述了人物是怎么样利用卑劣的手段来达到拥有巨额财富的目的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泯灭了自己的良知和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最后沦为只会为金钱服役的奴隶。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人也为获取更多财富而丧失了自己的初心?得到了很多的财富却认为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多,贪心地认为如果再拥有更多自己就会更加地幸福。殊不知,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内心奢求得太多了,才会与所有的美好失之交臂。

三毛说过,世界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但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深以为然!就像骑自行车的羡慕开宝马的,开宝马的羡慕开劳斯莱斯的,而开劳斯莱斯的羡慕开直升机的。正是“利”和“益”的驱使,人才越来越不会满足。有的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所谓的精致生活,才二三十岁,灵魂就已经死了。人一旦变得贪婪和过度看重财富,那金钱将是摧毁人性的梦魇。

我们当然知道,金钱能够让我们过上极致舒适的生活,但是人类天性中最美的部分,并不是靠财富、奢侈品支撑起来的。生命中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感受和享受的东西,比如朋友、亲情、信任、亲密关系等等美好的事物。

《血色将至》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给了我们一记沉闷的警钟。我们更加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曾在世界历史的某个角落里悄悄地发生过。虽然影片批判的是1989年世纪之交的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残酷和罪恶,但是在今天看来,我看到了影片对人性和灵魂更多的拷问和探讨。

《血色将至》:上映即获8项奥斯卡最佳奖项的史诗级电影的魅力

总结一下:

《血色将至》挑战了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也挑战了观众的承受能力。它赤裸裸地展现了人性中的罪与恶,是对是错,影片虽没有直接揭晓,答案却不言而喻。主人公从一个贫穷的钻井工人摇身变成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似乎应该高兴才对。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他失去的除了金钱之外的所有东西。

导演利用浑然天成的叙事拍摄方式,加上尖锐的配乐和演员的精湛演绎,把人物内心深处强烈压抑的贪念和扭曲的人性演绎得惟妙惟肖,让观众获得震撼心灵的观影感受,这也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