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一场疫情,链接了许多的人物和故事。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群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各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默默坚守在一线。

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可是对群众是忙前忙后,有求必应;他们放弃了家庭温馨,克服了自身的困难;他们不惧风险,迎风而立……

就是这样全意付出,一点点为全市人民构筑起了防疫堡垒,换来你我的平安。

1、孟繁英:

把守市区出入口“第一道防线”

“你好!测下体温,后座还有人吗?开下车窗。”“小朋友把头挪过来一点……”2月15日早晨,在市中兴大街与东华路出入口检筛点,指挥、拦截、测温、引导、登记……各项工作忙而有序。正在值班的是该点位负责人孟繁英。她是市城管局桥东区绿化管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从1月30日起,她就蹲守在市区出入口疫情检筛点,把守市区出入口“第一道防线”。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中兴大街是市区主要街道,往东通向南和,又紧临京港澳高速中兴口,过往车辆行人较多,值守的工作人员格外辛苦。“中、晚餐都在简易棚里吃盒饭,有时遇到车多,等忙完时饭都已经凉了。”工作人员郝占中介绍说。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其实,作为女同志,孟繁英不一定非要到“前线”去。她有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但疫情发生后,孟繁英却主动站了出来:“我是干部,又是党员,没有理由不跟大家一起上!”就这样,孟繁英全身心投入到市区出入口疫情检筛的工作中来。

2、王立鹏:

私家车变身疫情防控车

“有人需要隔离?稍等,我我来当驾驶员!”“车不够,那就用我的私家车!”2月1日上午,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打电话,嗓子都已经嘶哑。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王立鹏是隆尧县东良镇的一名干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担任东良镇突发事件处理组组长。“我觉得,突发事件处理,就是哪里需要我,我就要第一时间冲上去!”王立鹏说。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这天中午,东良镇需要护送20余名重点人员送往县统一隔离观察点进行集中隔离。救护车只有一辆,车辆不够怎么办?专职驾驶员哪里找?王立鹏站了出来。“我开私家车送大家去,只要严格消杀并做好防护工作,一定没问题!” 就这样,王立鹏和他的同事一起,分两组连续奋战16小时,顺利护送20余名重点人员到县定点隔离,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半才结束工作。

3、赵小铃:

把村口帐篷当成第二个“家”

2月10日晚上8点多,临城县东镇镇中羊泉西村村口的卫生服务站帐篷内,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铃正在“享用”晚餐:一碗泡面,几个软面包,桌上的对讲机里还不时传来其他巡逻队员的对话声。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从大年初二村里设立疫情防控卫生服务站以来,村口的帐篷就成了赵小铃的第二个“家”。人员排查、建立台账、群众测温、卫生消毒……一天下来,赵小铃要在帐篷里工作近12个小时。

环顾帐篷四周,一桌一凳,还有木板床和棉被。“我们每个点位都安排了六人,轮值做好疫情防控宣教工作。”在赵小铃心中,这不仅是一顶帐篷,也是村干部们的责任和担当。

“一顶帐篷就是一份保障,疫情一日不除,我们一日不撤。”赵小铃表示,面对疫情,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才能稳定人心,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4、刘现良:

轻伤不下火线战“疫”情

“现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身体已无大碍,特请求返岗参战!”2月9日晚,巨鹿小吕寨镇一级主任科员刘现良写下了这份请战书。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而就在这天上午,刘现良在巡察各卡口时,意外发生交通事故,他第一时间被同事送往巨鹿县医院进行治疗。经综合检查,医生诊断他为轻微脑震荡,左肩膀和左大腿有淤青,并建议休息观察。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刘现良(左二)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村口查控

“既然检查结果没啥事,那我就继续工作吧。我是一个包村干部,也是一个有着21年党龄的党员,防疫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拖后腿。”从医院出来,刘现良就向镇领导汇报了检查结果,并要求返岗继续工作。

5、石晓江:

包村干部帮村民“线上卖菜”

“大家都来看下,绿油油的芹菜特新鲜,好吃不贵……”这两天,桥东区豫让桥办事处副主任兼北小吕包村干部石晓江建立的卖菜群“火”了。他将菜农的售菜信息、联系方式等做成表格上传到微信群里,并让微信群成员分享到朋友圈中,为卖菜群众架起了一个网络供销平台。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左二为主人公

原来,疫情发生后,北小吕村7个大棚的2000多公斤芹菜相继成熟。村庄实施管控后,如何既不出村又能将蔬菜销往市场?这成了群众的心头大事。“疫情防控是大事,群众的生计也是大事。”思来想去,石晓江决定帮村民“线上卖菜”。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右二为主人公

2月10日下午,石晓江建立了微信群。买家和卖家在群里可以直接交流。从11日开始,一兜兜写着买家姓名的芹菜,陆续送到了周边5个村庄的村口。在石晓江的帮助下,仅用一上午时间,他们就送出了近200公斤蔬菜。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就是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做群众的贴心人。”石晓江说,他还将继续当好群众难事的帮办员。

6、邢明君:

驻村第一书记跑腿当“代购”

“一盒降压药、三盒胰岛素、五斤鸡蛋、两袋盐……”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2月7日上午,国网邢台威县供电公司驻太平庄第一书记邢明君就收到村民的代购信息,他的“代购清单”写满了5、6页纸。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开后,太平庄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宅”在家,不出门,不聚集。

大家都不出门,那生活用品怎么购买?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咱们集中采购,再分头给大家送过去,咋样?”邢明君的提议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响应。邢明君带头当起村民的临时“代购员”, 帮忙代买生活物资,为大家排忧解难。

“现在我们每天上午接单,中午出去采购。”邢明君介绍,每天,他和村“两委”干部都会接到村民的电话或者收到村民帮忙代购生活物品的微信。大家随身带着本和笔,接到消息后,便写在上面,买来相关物品后再送到村民手中。

7、贾超:

“我想给孩子树立个榜样”

2月1日12时许,市开发区火炬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贾超安排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吃上午饭,回到临时工作点扒了两口饭,又开始了工作。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贾超负责火炬街道办事处新冠肺炎隔离点总协调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他直接把私家车当作临时工作点,办公、吃饭、休息,一车搞定。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目前,隔离点人员情绪很稳定,办事处给每位隔离人员送去了书籍,在每个房门都贴有温馨提示和工作人员联系电话,他们有任何需要,我们都尽力满足。”贾超说,办事处工作人员、村居委会干部、医务人员、退伍老兵、村居党员和他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大家都有信心把工作干好。

贾超的大儿子9岁,小儿子不到2岁,都住在姥姥家。“孩子们知道爸爸在做什么。我想给孩子们树立个榜样,希望他们长大也能担起责任,不怕困难。”贾超说。

8、张子峰:

“有疫情,我冲锋!

他是全镇第一个跨入隔离点大门的。他的名字叫张子峰,临西县临西镇民政所所长。“疫情就是命令,党员理应冲锋。”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刚进入隔离点的两天,不少隔离人员出现紧张情绪。如何安抚大家?张子峰带头想办法——说服长辈,站在儿子的立场;说服同辈,站在兄弟的立场;说服晚辈,站在叔叔大爷的立场……

“四楼有老人需要降压药,能否帮忙买些药品?”“三楼小孩想吃点水果,可不可以帮忙买一些?”……“收到,一会儿给您送上去。”为了能及时满足隔离人员的需求,张子峰建立了微信群,只要大家有需求,他总是第一个回复,把食品、用品及时送到每位隔离人员手中。

除此以外,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清点物资……他总是带头冲在最前面。

“我所在的隔离区已经有15个人安全回家了。”尽管辛苦,但张子峰说他很欣慰。

9、尼康:

“做群众的定心丸”

2月16日清晨,尼康走出简易板房,拿起消毒喷雾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尼康是任县政府办公室驻任城镇南章固社区的第一书记,这个春节他没有回家,留在社区里。用他的话说:“疫情当前,我得留在大家身边,跟大伙儿一块战斗。”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得知村口执勤点力量薄弱,他带头执勤,对来往行人和车辆进行检车、消毒、登记、测温……渴了,喝瓶矿泉水,饿了,就啃口方便面。

发放预防指南、帮助隔离群众购买生活用品、一天两遍的消杀防疫……不仅如此,他还开着私家车一遍遍绕村检查,发放倡议书和疫情防控须知,及时制止人员聚集。

大家劝他休息一下,他却总是说“再等一会儿”。“基层干部就是战‘疫’尖兵。”尼康说,基层干部关键时期就要冲在前面、守护在群众身边,做群众的定心丸。

10、张巧芳:

将思念化为抗“疫”动力

“您今天怎么样?家里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有事儿就打电话啊!”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张巧芳就给社区居家隔离的居民打电话,询问他们身体情况,并主动拿药、送快递等,忙得不亦乐乎。

感动邢台100个凡人“疫”事:他们的付出,换来你我的平安


张巧芳是葛泉社区居委会工会主席,本打算过年在家陪孩子和老人,但疫情发生后,张巧芳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入户排查、登记整理台账、观测重点人员体温……把一天的工作都做完,往往已经到了深夜。

“说不惦记家人那是假的,但是对家人的思念,就是我工作的力量。”张巧芳说:“大家都贡献一份力量,让疫情早点解除,每个家庭就都能团聚了,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