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里一直回荡着那句传诵了很多年的哲理名句:“这世界,只有你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去适应你。改变不了现状,那就改变自己。”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被这个环境改造成了一模一样的人:装腔作势地追求有名有利的前途未来(我承认我已经在这条路上了),接受训练而非接受教育,听别人的话而非听自己的心,没有判断力也没有创造力。努力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上一所名牌大学(我一直都很困惑,为什么大学要分名牌不名牌,难道知识还分昂贵和廉价?)

《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初次看这部《三傻》的时候,我才刚上大一,如今参加工作后再看,感受就很不一样了。之前吸引我的是主人公的反叛精神,他对死板、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抗,使我这刚刚从题海战术中脱离的“伤兵”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最近几次再看,觉得电影中对教育系统的反叛只是其中一个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而反叛只是导演增加戏剧性的工具。可千万别把这两个东西混淆,反叛比追求卓越要容易的多,谁还没反叛过,难得是后一个,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如果你只看到了“不服”,回去就把教科书给撕了,总想着毫无边际的创新,那就是误会了这部作品。

《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三傻》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座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讲述了三个大学生的成长之路。虽然依旧有印度电影一贯的传统(一言不合就跳舞),但电影中的歌舞很讲究剪辑,让其能完美融入剧情中,同时尽量选择生活化的场景,削弱生硬的舞台感,好看又不失深度。影片采用了一个双线插叙的框架来编写故事,(次)首先是当下的时间:两个好朋友拉加和法罕以及大学时候讨厌的一个学霸查图,因为约定踏上了寻找失散多年的好兄弟兰彻的旅途;(主)接着以第二主人公法罕的视角开始回忆他们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他们所在的帝国工程学院是全印度最著名的学府,非常难考,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北大和清华,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在这里读书。入学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他们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你要想成为人上人,就要在竞争中赢,否则就是Loser。在来之前所有人都是地区性学霸,但来到了这里就又分出了三六九等,拉加和法罕就是学霸里的学渣,他们俩都有各自的困境:法罕根本不喜欢学工科,是自己的父亲非让自己学,而他的梦想是当野外摄影师;拉加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卧床不起,母亲又没收入,还有一个没有嫁妆就嫁不出去的姐姐,一家人从牙缝里攒出钱供他上学,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所以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指望着求神拜佛来逃避。

《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当所学非所愿时,我们的学习效率就会低下,因为我们只觉得所学是一项任务,把它完成就好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而影片的主角兰彻就像一个下凡的耶稣,返照出人间的荒谬,我认为兰彻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一个布道者。法罕的问题是父权与真实自我的冲撞,父亲想让他成为工程师,只是本能觉得这是个很拉风的职业,至于儿子真正有热情的摄影,他则刻意回避,即使法罕几十年如一日带着那个信封,却始终不敢邮寄出去,直到兰彻自作主张,他才知道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父亲那边,兰彻让法罕用真诚的对话去取得理解,虽然简单,但却是最有效的,毕竟没有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从来没有用心交流;拉加的处境则更糟糕,他是家里唯一的希望,这样的重压也压垮了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军奋战,兰彻则用自己的赤诚慢慢改变着他,不顾一切送他的父亲去医院,在他绝望自杀瘫痪时鼓励他决不放弃。

《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改变最剧烈的无疑是绰号“病毒”的校长,影片中多次描述校长边由专人刮胡子、边听歌剧午睡的一幕,配合着两个学生的自杀,而他却无动于衷,这一幕对这个体制的讽刺到达了顶峰。故事最大的高潮也是放在了校长身上,兰彻需要完全颠覆他先前所精心构建起来的价值观,这里编剧设计了一个极为精彩的桥段,用生命诞生的奇迹,让校长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剧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主角固然光芒万丈,但绰号“消音器”的查图自始至终都是那个讨人厌的小丑形象,我个人觉得导演对这个角色所代表的人物过于刻薄了些,我还是比较同情查图。因为他也是有梦想的,学习是他的梦想,好成绩是他的梦想,有车有房是他的梦想,他为了梦想甘愿被学长欺压和讨好老师,最终他获得了成功,有了豪宅美妻,难道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有错么?我们很大概率上,都只是查图这样的普通人。我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想要的只是金钱和地位,也无可厚非。虽然电影里他一直是第二名,但毕业后也是成功人士,比那两傻要强很多,这也符合现实,他告诉我们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不会混的差。

《三傻大闹宝莱坞》:追求卓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最后结尾的那一幕,兰彻在穷乡僻壤建起学校去教小孩工程学。这反璞归真的好处﹐比较之前的学生在名校的读书苦况﹐反映政府不应扭曲少年的天性,将追求卓越这一理念进行升华。

电影中印度的教育方式和我国的情况并无二致,从工业社会开始至今,追求更高的效率成为了我们的社会主流,所有人都在马不停蹄的往前赶。从出生开始,甚至在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承载了父母和社会的期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有胎教,所以我们三岁要上幼儿园,四岁要去英语班,五岁得去绘画班,六岁得去钢琴班……,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喜欢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只能学别人认为有用的东西,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过着别人想象的生活。

仔细回味影片中兰彻所说:“现在把你的人生往回倒一分钟,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激动吗?好奇吗?为你能学到新知识而高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