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育兒知識、早教方法、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涵哥和您一路同行...

「涵哥談家教」孩子成長的特級老師、 母親進階的無牆大學 、 家庭幸福的全科顧問!

每個孩子出生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個畫師。

  孩子變成什麼樣,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晚上跟兒子在玩水果切切樂,玩到一半,兒子突然說:“不切了,我要跟爸爸一樣看手機。”然後就跑到桌子上拿我的手機,接著躺在沙發上。

  我嚇了一跳,這個姿勢跟他爸爸一模一樣。他爸爸最喜歡躺在沙發上看手機,想不到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居然被他爸爸這麼潛移默化地影響了。

  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模仿,模仿是孩子很重要的學習方式。

  為了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只是口頭上教育孩子,自己卻不遵守規則,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

  比如,很多父母不看書,卻總是叫孩子不要看電視,去看書,去學習,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或看電視,我經常聽到隔壁房子的媽媽在吼孩子,“你作業寫好了沒,你怎麼又在玩,你小心啊,幾點寫不完,我就要打你......”

  可是,媽媽卻在客廳看電視,這樣的學習氛圍,孩子怎麼可以專心學習和愛上讀書呢?

  表嫂經常說孩子的脾氣不好,每次批評孩子哪裡做得不對,孩子就會大聲否認,並反過來指責別人,從不覺得自己有錯。

  可表嫂從沒察覺到她自已也是這個性格,每次表哥一說她脾氣不好,她總是會反駁說,“你以為你脾氣就很好,是因為你做得不好,我才會這樣的。”然後,兩人就開始大吵,互相指責了。

  孩子每天都耳濡目染父母的對話方式,孩子不會被影響那才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進行再教育,這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都是巨大的損失。”

  可是,很多養育者並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前幾天閒聊,母親說:“小時候欺負你的那個男孩被警察抓走了,是因為吸毒。”

  我想了一會兒,才知道母親說的是誰。

  小時候,我最怕的小男孩就是他了,沒有之一。

  好像是在過年的時候,男孩們都喜歡點一些小爆竹,他也不例外。那次,他看我要回家,故意在我經過的時候,點了一些小爆竹就朝我扔過來,我當時嚇壞了,慌亂地跑回家,差點就被他傷了。

  我媽去找他媽理論,他媽第一句話就是:“會不會看錯人,不是我兒子吧,他不像做這種事的人。”

  她兒子聽後,馬上說:“不是我,是某某某。”

  她媽馬上說:“那你去找他的父母吧。”

  後來,那個小男孩還警告我,威脅我,差一點就要打我。

  我媽說:“他家人仗著有點錢,總是看不起別人,他父親也不是好惹的,一家人都寵著這個男孩,闖什麼禍都替他擺平,以後你再看見他,繞道走,儘量避開他,我們惹不起,但是躲得起,這家人不是個講道理的。”

  有一回,這個男孩在學校扔石頭打傷了一個同學,可他們一家人非但不道歉,還說是那個同學自己不小心才會被他兒子誤打的,他兒子扔石頭是為了打木棉花,他家小孩一點錯也沒有。是那個同學自己走路不注意看路,才會受傷的。

  所以,我聽到他會出事,一點也不意外。他父母這麼不講道理,孩子的品行能好到哪裡去?

  養不教,父之過。

  如果孩子身上出現一些問題,很大部分都能在養育者身上找到原因的。

  教育學者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分享了她引導女兒識字的事:

  她從女兒一週歲前就開始給女兒講故事,到公共場所看到一些牌子上的內容會讀給女兒聽並解釋給女兒聽。

  經過媽媽的引導,女兒養成一種習慣看到字就想讀出來,所以她女兒小學二年級閱讀能力就相當於中學生水平,十週歲小學畢業,已讀完國內外的很多名著,還有其他零散的兒童書籍和各類報刊等等。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尹建莉說過:

  “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生來就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權威,尤其在孩子幼小時更為明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影響深遠。為了孩子,父母要先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才能為孩子做好榜樣。”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那麼父母可以為孩子做哪些事,讓孩子茁壯成長呢?

  首先,父母要做好示範。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日常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你想讓孩子在哪方面有個好習慣,就要在哪方面做好榜樣作用。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說過,她女兒很小的時候看見父母經常拿著書在看,自已就去搶父母的書來看。後來,楊絳先生就為她女兒買了適合她看的書,她女兒也學著父母一樣一邊看書一邊在書上劃。

  父母喜歡看書,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影響,不用大人去灌輸讀書有多好,孩子自然就會去看書的。

  第二,當我們看不慣孩子的行為時,父母先不要去責怪孩子,父母先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當一個孩子出現父母看不慣的問題時,其實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了。

  小時候母親總是埋怨我不幫忙做家務,可是,當我真的幫忙做家務時,母親卻又嫌我做得不好,說我添亂,還不如她一個人做得快。結果,我在她面前就越來越懶得做了。

  第三,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或夢想放在孩子身上。

  父母希望通過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那會讓孩子很反感。

  自己的夢想自己完成,當孩子看到父母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時,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這種精神,這比起父母總是念叨孩子、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孩子要有用多了。

  彼得·巴菲特在《做你自己》一書中談到自己受到父親的影響,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業併為之努力的故事。他的父親是股神巴菲特,但股神卻從沒要求兒子繼承自己的行業,而是鼓勵兒子去探索屬於自己的人生。

  兒子看到父親在尋找激情、活出自己人生軌跡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深受影響,也想去挑戰人生,並從中獲得快樂。而結果也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位兒子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績。

“媽媽,你看我玩手機的樣子和爸爸像嗎?”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為孩子做出更好的榜樣,讓孩子也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