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15康美債”違約,我們發現了針對下列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

據悉,“15康美債”的兌付再生枝節,持有人一邊倒反對並提出自己的兌付方案後,康美藥業終於放棄了原本的差異化支付計劃。那麼“15康美債”是什麼情況,這類債權不靠譜了嗎?

【“15康美債”是什麼?】

據小馬讀財對“15康美債”的調查,瞭解到三方面的情況:

1、“15康美債”的來龍去脈

該債券發行於2015年3月6日,發行總規模24億元,票面利率為5.33%,期限長達7年,附第5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然而截至目前,康美藥業流動性資金較為緊張,未如期償付未回售部分利息。

2、兌付情況

一開始康美藥業拿到了一份差異化兌付方案,對個人投資者以及持有金額在20萬元以下的機構投資者進行優先兌付,但遭到強烈反對,現在正商討第二套兌付方案。

3、資產保全

投資者中,有很多機構資金,對投資有一定的經驗,建議康美藥業用自己的資產或者實控人的資產進行抵押保全。這跟很多P2P的兌付方案一樣,也是小馬讀財想建議的。

【如何做到資產保全?】

上面提到,資產保全很重要,那怎麼資產保全呢?

資產保全簡單來說就是無抵押轉有抵押。步驟如下:

1、踩雷後,投資產品無法兌付且無後續處理方案;

2、在對方出臺兌付方案的前提下,拿一部分資產作抵押,即所謂的資產保全;

3、當兌付方案無法執行的時候,有資產可處理,不至於血本無歸。

所以,資產保全就是防止二次違約的時候,有一定的資產以防血本無歸。

【是否說明債券類也不靠譜了?】

最近,債券違約頻發,那是否說明債券和P2P一樣不靠譜了呢?對於債券違約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經濟下行,目前這些債券大部分是企業債,企業經營困難的話,容易違約;

2、疫情影響,在經濟下行的基礎上雪上加霜,有些企業債期限比較長,恰好又碰到了疫情。

所以債券也會發生風險,但比PP好多了。

這裡有兩個注意點:

1、有許多人認為債券違約跟自己沒什麼關係,其實投資債券的有證券和信託公司,所以很多理財投資者間接參與了債券投資;

2、儘量不要間接參與債券投資,如果非要投資債券,那就直接投資。

【總結】

最後我們得出結論,在經濟下行和疫情下,企業債也開始大規模違約了,此時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進行資產保全動作,即拿到抵押資產才能相對安全。

以上內容僅代表小馬讀財觀點,並非標準答案,小馬讀財也不提供標準答案,如有質疑歡迎提出,我們歡迎高質量的不同聲音與我們共同探討與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