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蝗蟲大軍來襲,除了派吃貨,古人還想出了哪些妙招?

最近一段時間,小小的蝗蟲突然成為熱點。

報~東非告急!印度告急!巴基斯坦告急!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沙漠蝗蟲,它們成群結隊、遮天蔽日,瘋狂啃咬一切植被,途經之地,滿目瘡痍,目不忍視。面對氾濫成災的蝗蟲,多國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沙漠蝗蟲到底有多少呢?有人說4000億隻,也有人說1000億。不管哪個數據是真的,那都是一場浩劫。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中國網友比較擔心沙漠蝗蟲會不會進入中國。專家認為可能性不大,中國與南亞有山川之險,蝗蟲想要飛躍世界屋脊,來中國光顧,實在是有心無力。而且我國的地理位置、生態條件不適合沙漠蝗蟲生存,它們無法適應這裡的自然環境。

雖然東非、南亞的蝗災很有可能不會蔓延到中國,但蝗蟲這個物種,以及它們造成的災害,可以說深深地鐫刻在中國人的記憶之中。許多年輕網友看到蝗蟲反而很興奮,什麼油炸、爆炒、燒烤……好像派吃貨就可以抵禦蝗災,把蝗蟲吃成瀕危物種。那麼在歷史上,蝗災主要發生在我國的哪些地方呢?古人又想出了好的方法?

蝗災的特點

中國人抗蝗,那真是一部血淚史。為了有效應對這種生物災害,儘量減少損失,古代知識分子潛心研究,撰寫了不少著作,其中徐光啟的《治蝗疏》就是典型代表。他說蝗蟲"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糓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也",蝗災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頻率最高的是在夏秋之交。田裡的農作物剛剛長成,馬上就可以豐收了,沒想到蝗蟲來了,把高粱、小麥一掃而空,農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什麼都沒撈著,還得忍飢挨餓,你說氣人不氣人。

徐光啟還說:"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者也",蝗災的大規模爆發,往往是在旱災之後。"旱蝗"這個字眼,常常出現在史書中,先旱後蝗的意思。《明史·五行志》記載了多次"旱蝗":明代宗"景泰六年,淮安、揚州、鳳陽大旱蝗",明穆宗"隆慶三閏六月,山東旱蝗",明思宗"崇禎十一年六月,兩京、山東、河南大旱蝗"。老百姓真是命苦,莊稼缺水絕收了,又屋漏偏逢連夜雨,飛來了蝗蟲;受災程度、死亡人數又得蹭蹭蹭地往上長。《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四十四年,"河南安陽諸縣大蝗,按臣令民捕鬥蝗者,給以鬥谷。倉谷殆盡,蝗種愈繁,田婦至有對禾號泣,立而縊死者",有農村婦女面對遮天蔽日的蝗蟲,眼睜睜地看到糧食被吃完,卻沒有辦法挽救;以後靠什麼生活呢?絕望之下,她在田野裡自殺了。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吳江縣誌》也記載過一件事情:"南直隸大旱,飛蝗蔽天,官長下令捕之,日益甚。米價驟貴,每石銀四兩,流丐滿道,多枕藉而死,民間以糟糠腐渣為珍味,或屑榆樹皮食之。各處設廠施粥,啖者日以數千萬計"。當地經受蝗災,糧食大幅減產,供不應求,導致物價飛漲;買不起食物的老百姓只能餓死了,平時人們嫌棄的泔水竟成了寶貝,還有吃樹皮草根充飢的。路邊屍體一個接著一個,若不及時處理,還會產生瘟疫。走投無路的百姓為了生存,打家劫舍,佔山為王,又衍生武裝衝突;最揪心的莫過於人吃人,不忍心吃自己的兒子,就易子相食,子女多的,就把男孩留下,吃掉女兒。旱災、蝗災、瘟疫、戰亂,環環相扣,活著真難。

蝗災大規模爆發於夏秋、旱災之際,並不是偶然的,這與蝗蟲的特點息息相關。生活在我們國家的東亞飛蝗,特別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對於溫度、溼度都有明確要求。天氣太冷,水分太多,他們就不能大規模繁殖。夏秋季節,全國普遍都有30多度,氣候溫暖;北方與南方相比,降水量相對更少,能夠滿足蝗蟲對溼度的要求。如果遇上了大旱之年,蝗蟲就高興了。地表植物減少,它們有開闊的空間產卵,倖存下來的植物,體內含水量比較低,蝗蟲特別愛吃;因為是低等生物,它們壽命不長,只能活幾個月,為了生存,產卵的數量往往特別多,一隻雌蟲能產上百個卵。孵化、成長的速度也很快,那麼多蝗蟲誕生了,地表因為旱災缺少植被,它們就要成群結隊的遷徙,不斷獲取食物。《治蝗疏》總結了幾處蝗災高發地:"幽涿以南、長淮以北、青兗以西、梁宋以東諸郡之地",主要在今天的華北平原。其他地方不是沒有,只是沒有華北平原那麼嚴重。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抗蝗妙計

蝗災爆發,老百姓失去了口糧,失去了財產。有的背井離鄉,四處乞討,淪為流民;有的活活餓死,無人安葬,被野獸叼走;對於朝廷來說,蝗災加重了統治危機,增添了社會不安定因素;處理不當,各地饑民會揭竿而起,搶奪糧食。為了有效應對蝗災,古人想出了不少辦法。《舊唐書·姚崇傳》提到過兩種比較典型的,說唐玄宗開元四年,山東蝗災爆發,各級官府都在思考應對之策。汴州刺史倪若水說:""蝗是天災,自宜修德。劉聰時除既不得,為害更深",黃門監盧懷慎說:"蝗是天災,豈可制以人事?外議鹹以為非。又殺蟲太多,有傷和氣。"都怪我們德行不夠,工作沒做好,把老天爺給激怒了,他老人家派了蝗蟲懲罰我們,此時此刻,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端正德行。

古人面對幾萬、幾十萬的蝗蟲到處肆虐,又沒有特別高效的應對辦法,心裡懼怕、無助,在所難免。"天人感應"的理論告訴他們,這是執政者有問題,上天降下災禍予以懲罰。因此,治理蝗蟲最好的辦法是自我反省,請求神靈原諒,於是老百姓就到廟裡焚香跪拜,希望上天高抬貴手,皇帝就停止上朝,要求統治集團內部好好反思。"唐太宗吃蝗蟲"的故事非常有名,貞觀某年蝗災爆發,唐太宗說蝗蟲是上天降下的災禍,朕吃了它,就可以把災禍轉移到朕身上,減輕尋常百姓的痛苦,後代有老百姓聽說此事,感動的淚流滿面,特意為唐太宗修廟。當然,這些措施都沒有效果,隨著災情愈演愈烈,姚崇聽說下面的幹部、百姓都不作為,怒不可遏。他說:"蝗既解飛,夜必赴火,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瘞,除之可盡。"姚相國認為蝗蟲與飛蛾一樣,有趨光性,應該在晚上點燃篝火,吸引蝗蟲,部分燒死,部分活埋。連宰相大人都發話了,下面官員都得執行。僅汴州一地,就殺死蝗蟲十四萬石。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誠然,火燒、活埋的確有效果,但時機也許更重要哦。當蝗蟲漫天飛舞時,人們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段。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蝗蟲不是一生下就這麼"能幹",雌蟲剛剛產卵,每顆卵只有米粒般大小,幾天過後,開始有蒼蠅的體型,並學會跳躍,但生殖器官不成熟,這個階段的蝗蟲稱之為""。再假以時日,長出翅膀,生殖能力也提高了,才是我們熟悉的蝗蟲。所以當它們還是蟲卵或者蝻的時候,剿滅難度相對更低。由於體型小,危害輕,不被人們重視。如果能夠防患於未然,對蝗災的防治當然大有裨益。宋孝宗淳熙年間,朝廷下令:

"諸蝗蟲初生,若飛落,地主鄰人隱蔽不言,耆保不實時申舉撲除者,各杖一百許。人告報當職官,承報不受理,及受理而不即親臨撲除,或撲除未盡而妄申盡淨者,各加二等。諸官司荒田、牧地經飛蝗住落處,令佐應差募人取掘蟲子,而取不盡因致次年生髮者,杖一百。諸蝗蟲生髮飛落及遺子而撲掘不盡,致再生髮者,地主、耆保各杖一百。"

南宋官府來了個責任到人,田主發現蝗蟲的身影、產卵地,要馬上向官府報告,組織有效力量進行剷除;若知情不報,體罰,打一百棍。官員不受理,或者受理了沒有剷除乾淨,罪加一等。蝗蟲在誰的田地,誰就有報告義務。這個制度還是比較合理的,在蝗蟲弱小的時候進行治理,一旦大規模爆發,地主家的莊稼肯定也會遭殃。他按時上報,既維護自身利益,也保障了附近居民的利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明世宗嘉靖八年,山東昌樂發現許多蝗蝻,前面我們說過,蝻再長大,就可以飛來飛去,危害地方。知縣黃軌馬上警覺起來,率領老百姓剿殺,當年昌樂就沒有發生蝗災。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除了確定責任人,當蝗災大規模爆發時,官府還對參與捕殺的老百姓出臺獎勵措施。明孝宗弘治年間,"北直隸畿輔蝗。命民捕蝗,一斗給米倍之",大明王朝有南直隸和北直隸,北直隸、京師附近發生蝗災,只要你抓到一斗蝗蟲,官府就給你相應重量的大米。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聽說殺蝗蟲還有物質獎勵,民眾當然更加賣力了。對於官府來說,這樣做有利於滅蝗,也有利於賑災,本來糧食就被蝗蟲吃完了,不把倉庫裡的食物分發給老百姓,難不成等他們造反嗎?

此外,古人還想出了天敵法、農業法等諸多治蝗手段。天敵法就是蓄養蝗蟲的天敵,比如養雞、養鴨,通過他們捕食蝗蟲,既可以防災,還可以節約飼料,一舉兩得;蝗蟲喜歡在乾旱的地方生存,那就把旱田改為水田,遇到水,蝗蟲馬上束手無策。針對夏秋之際這個敏感的時間點,可以種植成熟期更早的農作物,假如夏天就可以豐收,等蝗蟲爆發了,莊稼已經收割完畢,損失不就小了。

中國的蝗災抗爭史:蝗蟲真的能靠“吃貨”搞定嗎?

徐光啟與利瑪竇

總之,古人辦法很多,效果也有一些,但技術水平不高。如果蝗蟲數量特別多,恐怕也是收效甚微。遇到社會動盪、朝廷腐敗的時候,統治者根本不會在乎老百姓死活,蝗災發生了,放任不管,不組織有效力量撲滅,最後倒黴的還是民眾。網友提出吃蝗蟲,實際上是迫不得已的辦法,糧食都沒了,不吃它又能吃什麼呢?吃一段時間還可以,長期就不現實了。你吃蝗蟲的速度沒有蝗蟲吃植物的速度快,蝗蟲吃完了植物就飛走了,留下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你又該吃什麼呢?

作者高成,一個熱愛歷史的孤寡“老人”,喜歡創新,擅長搞怪。今日頭條ID:麥園居士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