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朝治蝗災

轉眼又要到蝗蟲滿天飛的夏季。

蝗蟲俗稱蚱蜢,為植食性昆蟲,善於飛行和跳躍。大部分蝗蟲不挑食,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小小蝗蟲可是讓人傷透了腦筋。一起來看盛唐時期的幾次蝗蟲災害。

看唐朝治蝗災

一、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大唐的京城長安周圍爆發了一場蝗災。

某日,唐太宗在御花園裡見到不少蝗蟲,便伸手抓住幾隻,朝天禱告:“民以食為天,你們吃了老百姓的莊稼,我今天也要吃了你們!”於是就把那蝗蟲吃了。《資治通鑑》道:“是歲,蝗不為災。”也就是說,這年的蝗災沒有造成太大的災害。

然後就有些馬屁精上書說“皇帝吞蝗之舉感動了上天”,或者說“蝗蟲害怕皇帝的威嚴而逃走”。

唐太宗吞蝗之舉,表明了滅蝗的態度和決心。以房玄齡、杜如晦為首的行政系統高效的減災賑災工作才是真正起到決定作用。

看唐朝治蝗災

二、蝗蟲換小米

唐玄宗開元三年、四年,山東地區連續兩年遭受較大的蝗災,“三年,山東大蝗”、“四年,山東蝗復大起”。老百姓有的在受災的農田旁燒香、禱告,獻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殺蝗蟲。

當時主政的是大唐另一名相姚崇,他建議中央派御史到地方監督各地官員開展捕殺蝗蟲工作,並且把蝗蟲屍體深埋。

姚崇的建議受到很大的阻力。有人認為蝗蟲數目極多,不可能消滅光;甚至有人說:“蝗乃天災,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

姚崇力排眾議,建議派遣使者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員捕殺蝗蟲的政績,並通報各地。在各種積極的措施下,“連歲蝗災,不至大飢。”

姚崇借鑑崔覃,為滅蝗蟲,倡導用蝗蟲換小米的辦法,調動百姓滅蝗的積極性,在全國開展滅蝗運動。

看唐朝治蝗災

從貞觀和開元年間的的蝗災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主流是對蝗災懷有畏懼心理,稱蝗蟲為“惡物”,“焚香膜拜設祭而不敢殺”。所幸當時主明臣賢,開展滅蝗救災的積極舉措。

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條件,也只能取得“蝗不為災”、“不至大飢”之類有限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