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从唐朝以后,一字王是亲王,以国号命名,二字王是郡王,以郡县命名,这个规矩直到清代时被废除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一字王?我们以明朝为例,一字王就亲王,明代亲王是以古国为名的王爵,例如:齐王、秦王、赵王、燕王、魏王、韩王、楚王。

这些王爵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命名的,因为国号只有一个字,所以俗称一字王。

明朝的一字王都是亲王级别,皇帝除了嫡长子继承皇位以外,其他的皇子皆封亲王。例如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爵位就是燕国国王,简称燕王。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至于二字王,在明代二字王都是郡王,亲王的儿子除长子继承亲王爵以外,其他的儿子皆封郡王,是以郡县的名字冠名的。

例如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获封楚王,在他死后,他的嫡长子朱孟烷继承了楚王爵位,其他的庶子、幼子封郡王,这些郡王都是以楚国当地的郡县命名的,像是寿昌郡王、江夏郡王等等。

以江夏郡王为例,一般都是简称为江夏王。由于封号是两个字,所以俗称二字王。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到了清朝,满族人在亲王爵位前面加“和硕”二字,在郡王爵位前面加“多罗”二字。无论亲王还是郡王,封号一律使用美称,不再使用国号和郡县名。

(多尔衮的封号就是和硕睿亲王,用“睿”这个字称赞多尔衮的智慧和眼光)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并且清代郡王和亲王的区别在封号的字数上也体现不出来了,一个字的封号可以是亲王,也可以是郡王,而二字王也可以是亲王。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什么区别?


例如吴三桂最初被清廷封为平西郡王,简称平西王。后来因为生擒永历帝有功,吴三桂被清廷晋封为亲王,但其封号并未改变,还是“平西”两个字,称平西亲王,依旧简称为平西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