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發,對各行各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牽動14億人民的心,在這次戰役中,中醫藥發揮了治療疫情的優勢。

一、中醫藥優勢顯現,疫情相關中藥材需求量增多

二千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描述了瘟疫的特徵,“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從醫聖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到明清溫病四大家,中醫對急性傳染病的研究非常早,認識也很到位,在當時世界醫學史上處於領先地位。

2003年SARS防治,中醫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當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特效藥。但在防疫過程中,中醫藥治療確診與疑似病例,充分發揮了優勢作用。

據多方調查,抗流感類中藥材年後需求速增,且增長速度加快,貨源處於剛性需求階段,對社會庫存有明顯消化。

二、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戻”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涉及到超藥典劑量,應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1. 醫學觀察期

臨床表現 1:乏力伴胃腸不適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臨床表現 2:乏力伴發熱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

2.1 清肺排毒湯

適用範圍:適用於輕型、普逼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

基礎方劑:麻黃 9g、炙甘草 6g、杏仁 9g、生石膏 15~30g(先煎)、桂枝9g、澤瀉9g、豬苓9g、白朮9g、茯苓 15g、柴胡 16g、黃苓 6g、姜半夏 9g、生薑9g、紫菀 9g、冬花 9g、射干9g、細辛6g、山藥 12g、積實6g、陳皮6g、藿香9g。

服法: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兩次(飯後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

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癒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

處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函(2020)22號)。

2.2 輕型

(1)寒溼鬱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乏力,周身痠痛,咳嗽,略痰,胸緊憋氣,納呆,噁心,嘔吐,大便粘膩不爽。舌質淡胖齒痕或淡紅,苔白厚腐膩或白膩,脈濡或滑。

推薦處方:生麻黃 6g、生石膏 15g、杏仁 9g、羌活 15g、葶藶子 15g、貫眾 9g、地龍 15g、徐長卿 15g、藿香 15g、佩蘭9g、蒼朮 15g、雲苓 45g、生白朮 30g、焦三仙各 9g、厚朴 15g、焦檳榔 9g、煨草果 9g、生薑 15g。

服法:每日1劑,水煎600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飯前服用。

(2)溼熱蘊肺證

臨床表現:低熱或不發熱,微惡寒,乏力,頭身困重,肌肉痠痛,乾咳痰少,咽痛,口乾不欲多飲,或伴有胸悶腕痞,無汗或汗出不暢,或見嘔惡納呆,便溏或大便粘滯不爽。舌淡紅,苔白厚膩或薄黃,脈滑數或濡。

推薦處方:檳榔 10g、蘋果 10g、厚朴 10g、知母 10g、黃苓 10g、柴胡 10g、赤芍10g、連翹 15g、青蒿 10g(後下)、蒼朮10g、大青葉10g、生甘草 5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3 普通型

(1)溼毒鬱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憋悶氣促,腹脹,便秘不暢。舌質暗紅,舌體胖,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弦滑。

推薦處方:生麻黃6g、苦杏仁15g、生石膏30g、生薏苡仁30g、茅蒼朮 10g、廣藿香 15g、青蒿草 12g、虎杖 20g、馬鞭草30g、幹蘆根 30g、葶藶子 15g、化橘紅 15g、生甘草 10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寒溼阻肺證

臨床表現:低熱,身熱不揚,或未熱,乾咳,少痰,倦怠乏力,胸悶,腕痞,或嘔惡,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或白膩,脈濡。

推薦處方:蒼朮 15g、陳皮 10g、厚朴 10g、藿香 10g、草果 6g、生麻黃 6g、羌活 10g、生薑 10g、檳榔 10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4 重型

(1)疫毒閉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面紅,咳嗽,痰黃粘少,或痰中帶血,喘憋氣促,疲乏倦怠,口乾苦粘,噁心不食,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推薦處方:生麻黃 6g、杏仁9g、生石膏 15g、甘草 3g、藿香 10g (後下)、厚朴 10g、蒼朮 15g、草果 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黃 5g(後下)、生黃芪10g、葶藶子 10g、赤芍 10g。

服法:每日1~2劑,水煎服,每次100m1~200m1,一日2~4次,口服或鼻飼。

(2)氣營兩燔證

臨床表現:大熱煩渴,喘憋氣促,譫語神昏,視物錯瞀,或發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絳少苔或無苔,脈沉細數,或浮大而數。

推薦處方:生石膏 30~60g(先煎)、知母 30g、生地 30~60g、水牛角 30g(先煎)、赤芍30g、玄參30g、連翹15g、丹皮 15g、黃連6g、竹葉12g、葶藶子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劑,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後下諸藥,每次 100ml~200m1,每日2~4次,口服或鼻飼。

推薦中成藥:喜炎平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藥物根據個體情況可選擇一種,也可根據臨床症狀聯合使用兩種。中藥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聯合使用。

2.5 危重型(內閉外脫證)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動輒氣喘或需要機械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推薦處方:人參 15g、黑順片10g(先煎)、山茱萸 15g,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官牛黃丸。

推薦中成藥:血必淨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藥物根據個體情況可選擇一種,也可根據臨床症狀聯合使用兩種。中藥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聯合使用。

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藥注射劑推薦用法

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逃照藥品說明書從小劑量開始、逐步辨證調整的原則,推薦用法如下:

病毒感染或合併輕度細菌感染: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1加喜炎平注射液 100mg bid,或0.9% 氯化鈉注射液 250 ml 加熱毒寧注射液 20 ml,或 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l 加痰熱清注射液40ml bid。

高熱伴意識障礙: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1 加醒腦靜注射液 20ml bid。

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或/和多臟器功能衰竭;0.9%氧化鈉注射液 250ml 加血必淨注射液 100ml bid。

免疫抑制: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1 加參麥注射液 100m1bid.

休克: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l 加參附註射液100ml bid。

2.6 恢復期

(1) 肺脾氣虛證

臨床表現: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滿,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

推薦處方:法半夏 9g、陳皮 10g、黨參 15g、炙黃茂 30g、炒白朮 10g、獲苓 15g、藿香 10g、砂仁 6g (後下)、甘草 6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 氣陰兩虛證

臨床表現:乏力,氣短,口乾,口渴,心悸,汗多,納差,低熱或不熱,乾咳少痰。舌幹少津,脈細或虛無力。

推薦處方:南北沙參各 10g、麥冬 15g、西洋參 6g,五味子6g、生石膏 15g、淡竹葉 10g、桑葉 10g、蘆根 15g、丹參 15g、生甘草 6g。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三、部分相關中藥材品種行情對比表

我們知道,中藥材行情變化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當品種實際需求得到拉動或某些品種短期人氣的聚集都會影響價格的波動,以下是年後疫情相關部分品種行情排行表。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在四大中藥材專業市場未開市的情況下,僅有部分品種產地產生交易,通過以上表格顯示,廣藿香、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蒼朮、連翹,行情上揚明顯,其它品種未有行情波動。

四、“新冠”肆虐,多數貨源處於無交易狀態

按照往年慣例,正月初十後市場將逐步進入開業狀態,受“新冠”肆虐影響,四大中藥材市場均發佈了延遲開市的公告。

同時對違反通知要求,擅自開門經營、進行交易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一經發現,要立即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沒收和嚴厲處罰。

藥商積極響應政策,不計個人眼前得失,不給國家添亂,減少人群聚集,多數貨源處於無交易狀態,隨著復工復產方案實施,各地物流配貨將逐漸恢復正常,以供需為準的中藥材行情,將會真實的展現。

五、部分中藥材行情解析

5.1)備受關注的金銀花

金銀花,產區行情一直在160-180元之間,疫情爆發後1月22日,產區整體行情上揚20元,但受年底影響,貨源實際交易量不大。

年後的金銀花在藥商敏感嗅覺下,產區交易量放大,特級貨喊價在300元,隨著防控力度加嚴,貨源流通量縮小,價格略有回落。近期少數物流開始營業,商家只要有商貿流通企業復業營業證明即可正常營業,金銀花行情處於平穩狀態,現山東產區一級白花價格在260元;河北綠花一級飲片貨在280元,二級貨在260元;白花一級貨在240元。

金銀花從2017年價格開始一路上揚,到2018年價格暴漲至280元,高價刺激生產,全國均有分佈,但形成規模與交易的有三大產區:山東平邑;河北鉅鹿;河南封丘。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按目前產區貨源存量及2020年預計產能計算,待金銀花產新時期行情會有回落空間。冠狀性新型肺炎疫情的爆發改變了金銀花行情走向,目前行情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防控影響,村村封路,農戶手中貨源流通不出,導致市場與產區可流通貨源量不豐,加上強勁的需求拉動,產生的行情。

那麼,後期影響金銀花行情變化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金銀花距離產新還有三個月(新貨壓力)

2、庫存量。(據瞭解,目前產區農戶手中還有部分貨源待售)

3、物流正常流通後,貨源流通量與需求量的變化。

4、需求量的不定性(疫情時間長短對金銀花的需求量)的影響。

5.2)沉寂中爆發的連翹

連翹,年前價格在需求的拉動下上調2元,年後行情從42元漲至55-58元,對於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連翹,在疫情或流感中成為大家敏感的品種。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連翹大幅行情波動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連翹遇“倒春寒”,二是連翹遇“流感、疫情”。

連翹2019年貨源產出量不大,較正常年景減少(連翹連續減產三年),但受需求不旺影響,行情一直在低迷中運行。

疫情來襲,貨源走暢價升,商家關注力度增加,產區及市場庫存量得到一定消化,當然也有道路封閉,貨源流通受阻因素助力。

對於連翹後市,暫時不能定論,因為不確定因素仍在,主要原因有兩點。

1、今年是否有“倒春寒”尚不能確定。

2、後期需求量不確定(疫情對連翹的需求量)

5.3)行情多變的瓜蔞

2019年瓜蔞行情以先落後揚在疲軟又走堅的形式呈現。目前河北產統絲多喊價在15-16元之間,選絲喊價在19元上下,因市場閉市,道路受阻,貨源流通量一直不大。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2019年瓜蔞產新時期行情反彈,主要原因是:多商認為今年產區瓜蔞雖有減產,但幅度不會太大,行情沒有提前爆發性。待產新時期,山西大產區產量減少,商家趕赴產地收購鮮瓜蔞,從而產新搶購的局面。(產新是經營商備貨的時期,一旦錯過鮮瓜蔞購買期,就不能充足備有一年的銷售貨源)鮮瓜蔞也隨之抬高,幹品成本增加。

產新結束,貨源進入正常消化狀態,行情有所疲軟,年前統絲價格在13元,隨著疫情的爆發,需求的拉動,商家惜售心理的存在,行情再次走堅。

瓜蔞行情起起伏伏,進一步說明了中藥材行情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未來影響瓜蔞行情因素有哪些?

1、需求量增減。

2、加工戶加工成品的產出量。

3、商家持貨心理因素。

4、貨源流通狀況。

5.4)高價運行的黃芩

黃芩,新貨幹度多在8-9成幹,陳貨庫存薄弱,產區貨源總體交易量不大,陳貨價格多在23-25元之間,整體行情較年前上揚4元。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黃芩高價行情已經維持三年的時間,主要原因是黃芩生產尚未大面積恢復。 2019年山西,陝西產區鮮貨產出量與2018年基本持平,各產區陳貨庫存處於極為薄弱狀態,大貨難求,且市場基本處於無大貨可供狀態。

在此背景下,疫情的爆發,進一步拉昇黃芩的需求,行情上揚已成為持貨者的一種共識,隨著各地物流開放,供求更為明確,真實行情才能體現。

5.5)意料中的意外——綿馬貫眾

綿馬貫眾,為純野生品種,近幾年庫存不豐,在疫情強勁需求拉動下,行情上揚明顯,目前產區多喊價在20-25元之間。

2020遇“疫”影響了哪些中藥材品種

綿馬貫眾,非典期間其價位曾突破40多元,後來因採挖產量嚴重過剩,價格跌落低谷到2-4元之間,隨著庫存消化,近幾年行情一直在8-12元之間震盪。

2019年產新前貫眾行情上揚,說明陳貨庫存近幾年已經得到消化,因貫眾對各種流感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次冠狀肺炎疫情有強勁的需求拉動,它已經具備了上漲潛力,這也算意料之中的意外。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然貫眾目前具有很多有利因素,但也要警惕歷史的重演。

1、貫眾品類較多,堤防偽品或習用品對綿馬貫眾的衝擊。

2、高價刺激產量,待6月份產新,或許又是綿馬貫眾轉折點

在這次新型冠狀肺炎戰役中,中醫藥發揮了治療疫情的優勢,相關中藥材品種需求量比正常年景增多。目前行情是在當前背景下產生的,並不代表未來的價格,隨著復工復產政策的推進,各地物流的正常運行,新一輪行情將逐漸浮出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