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大家好!

誰也沒想到,2020年的開局會如此灰暗。眾所周知,爆發於湖北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英文名叫COVID-19,是“非典”SARS冠狀病毒的姊妹病毒,目前病毒仍然在肆虐,危害大家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距離武漢900多公里的岑溪,所幸至今仍未出現確診病例,不過也是如臨大敵,相關防控周密而細緻。

在“宅家”的日子裡,網上刷屏偶然看到一位美女學霸,高二學生、辯論社社長、全美經濟學挑戰賽初賽中國賽區個人銀獎……關鍵是她的老家是岑溪。因為最近她在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而被電視臺採訪。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視頻中的女主角黎揚揚,而是她的老爸、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黎醫生——廣西岑溪人黎緯明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黎緯明醫生和女兒(視頻截圖)

【01】

46歲的黎緯明,目前的職務是武漢市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來得突然,雖然我們在逆風而行,在工作非常艱苦的情況下,有各種困難要克服、也有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挑戰要面對,還有很多委屈要承受,但我想說,作為醫生黨員,衝到醫療戰線的最前沿,就是我的使命,我無怨無悔!”這是黎緯明日前在一篇自述《經風雨能擔當》裡的開頭語。

自1月22日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黎緯明一直在武漢協和醫院A4留觀室承擔診療工作,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除了中午吃飯的半個小時,從早上八點忙到了晚上六點多”。這也許就是武漢之前醫護人員短缺的一個縮影吧。

黎醫生究竟在忙什麼呢?從他女兒黎揚揚所寫的文章可以得知幾分。

“這兩天他(爸爸)去協助管理一個隔離病房,四十多個病人,十餘人確診。有五個上了呼吸機,有一個孕婦馬上要生了,腹痛難忍,有一個腦外傷顱內血腫要手術,都因為肺炎放隔離病房這裡...昨天開始轉移病人,他的防護服在車上破了兩次,各種忙亂。他說,真像參加了一場戰役。”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是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類似黎緯明這樣依然在一線奮戰的岑溪籍醫生或護士。

抗“疫”人人有責,人人行動,無論是在一線,還是居家隔離,在全民抗“疫”中,我們也可以貢獻一份“岑溪人”力量。

【02】

黎緯明,廣西岑溪人,1974年12月出生。爺爺是原岑溪中醫院首任院長、岑溪政協副主席黎柱修,父親是岑溪中醫院的著名醫生黎民錦,可謂是出生、成長在一個醫生世家。巧合的是,他的妻子,同樣是一名醫生。

16歲的時候,黎緯明就讀於岑溪中學,是1990級學生當中的佼佼者。高考畢業後,黎緯明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走上與爺爺、父親一樣懸壺濟世的道路。

2000年,正風華正茂的黎緯明在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從醫之路從武漢開啟。3年後,黎緯明的家裡迎來一個新生命——他的女兒黎揚揚。

家庭美滿幸福,黎緯明在事業上也是碩果累累。

作為註冊醫師,黎緯明參與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P)計劃,參與湖北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診治。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作為負責人,黎緯明擔任科技部新藥創制重大專項1項、“973”計劃子課題負責人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創新團隊1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項。

所以,發表論文、出書就不用多說了,黎緯明不僅申請有國家發明專利1項,還是學術期刊編委或特聘審稿專家,從國家、省、市級科研獎勵基本拿個遍。他對

內科系統疑難雜症如(發熱待查、淋巴結腫大、出血原因待查等)的診斷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出血性疾病、造血幹細胞移植有獨到的研究,是行業權威專家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黎緯明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這對於當時年僅35歲的黎醫生來說,無疑是對其專業及學術莫大的肯定。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03】

忙,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是,就有很不少人能夠從所謂的忙裡“偷出”閒工夫,做出令人矚目的成就,所謂比你聰明的人還更勤奮。醫生黎緯明就是這樣的典型。他不僅在醫學上取得了豐碩成果,而且還能在自己業餘愛好上作出大文章。

黎緯明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打羽毛球。看到他飛躍起來扣球的照片,讓人看到多少有點像羽毛球名將李宗偉的影子。

黎緯明的羽毛球打得有多好,可以用“醫生領域打羽毛球最厲害的,業餘打羽毛球醫術很厲害的”來形容。事實上,黎緯明並不是體育特長生,也不是自小就喜歡羽毛球的,而是在1995年才開始參加羽毛球運動。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據說,在大學的時候,黎緯明就非常喜歡打羽毛球,1998年就打遍同濟醫科大學“無敵手”。然而這樣的成就並沒有滿足他的要求,“畢竟只是一所學院,能有多少打得好的?”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黎緯明萌生了挑戰全國高手的想法。

“我還達不到專業選手的要求,但在一些基本動作上,會盡可能地向他們靠近。特別是要儘可能地發揮出擊球瞬間的爆發力。”或許正是這樣的自我要求,讓黎緯明的球技一步步地提高,先後擔任李寧公司、勝利公司業餘形象代言人。

當然,黎緯明打羽毛球的成績也是相當優秀的:全國東西南北中業餘羽毛球比賽鄭州分站賽青年組男單冠軍、尤尼克斯王者之志杭州站男雙、宜昌站混雙冠軍……冠軍拿到手都軟。據說對於很多業餘賽事,工作纏身的黎緯明只能是“抽空”去拿冠軍。

在黎緯明的其他愛好中,照相算是一項吧。在2010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黎緯明7歲女兒黎揚揚所在的武漢外國語學校小一(4)班,舉行一次“奉獻·感恩·珍惜”活動,他擔任活動“攝影師”——負責給愛心演講者和活動合影照相。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實際上,除了運動、照相之外,黎緯明還是個網絡達人,懂得運用互聯網。

一個是他及其團隊主持開發的國內第一款慢粒規範化管理軟件——慢粒管家APP,該軟件在2018年9月22日第9個國際慢粒日正式發佈,是國內10多萬慢粒患者的福音。

另一個是他還開通個人微信公眾號“ 和黎醫生一起認識慢粒”,科普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開設這個公眾號的一個目的,是黎緯明希望藉此“提高大家對慢粒的認識,以使更多患者得到規範化的管理,達到最佳療效”。去年11月底,其微信平臺粉絲突破3000人,獲得眾多網友的讚譽。對了,前面所說的她的學霸女兒所寫的文章,就是在這個公眾號上首發的。

可喜可賀的是,在業餘也能把專業“玩”得如此精彩,黎緯明還從臨床實踐出發,結合自身從事慢粒診治十餘年的經驗,編著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內容全面的慢粒相關患者教育手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60問:和黎醫生一起認識慢粒》。該著作成功入選湖北70年優秀科普作品,而黎緯明教授也榮獲湖北70年優秀科普工作者稱號。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岑溪人黎緯明:在武漢疫情一線的“勇士”

此時此刻,老鄉黎緯明應該還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忙碌著。但願疫情早日結束,再見黎醫生在羽毛球場上飛躍“劈殺”。當然,有需要對慢粒有更多瞭解的,可以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哦,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的專業與熱情。

資料來源:綜合“ 和黎醫生一起認識慢粒”、本地頭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