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滿倉和滿倉有啥區別?

語軒化境


很多炒股的股民,都喜歡滿倉,不管錢多錢少,只要不滿倉就難受,這其實不是好事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得更久,並最終能夠獲利,做好倉位管理非常重要,那麼對於滿倉與不滿倉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分為兩個情況結合實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種情況:<strong>滿倉一隻股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清倉買入了晶方科技這隻股票,價格是20元,買了5000股,一共是10萬元,這隻股票一路大漲,最新價已經漲到118元,5000股總市值就是59萬元,浮盈49萬元,大賺特賺了。

如果不滿倉,自然就賺得少一些。但是如果買錯了股票,比如說你買的不是晶方科技,而是在2019年3月份以4.5元買入了海航科技,股票都有“科技”二字,都屬於科技類行業的股票(晶方科技是半導體,海航科技是雲計算),但走勢卻大相徑庭,海航科技最新價格為2.88元,比買入時下跌了37%,如果當初買了10萬,現在虧3.7萬了。

我們再倒回去,假如當時買的晶方科技是5萬,現在賺不了那麼多,但也還能賺24.萬元,另外5萬買其他股,可能賺了,那就更賺一些,假如虧了,就算虧掉一半,那總盈利也還有22萬。

同樣的,如果當時買的海航科技只買了5萬,總的虧損就不會有3.7萬,而只有1.85萬,同期大部分股票都是上漲的,另外5萬就算沒買到晶方科技這樣的牛股,能賺30%即1.5萬,那麼總的盈虧也只是虧掉0.35萬元,損失很小。

很顯然,永遠滿倉一隻股,要麼大賺,要麼大虧,屬於激進型的投資者。而不滿倉一隻股,分散到兩隻、三隻或更多(以自己的資金量來決定)則較為穩健,雖然可能賺不了那麼多,但如果賺了,也會有不錯的收益。而如果虧了,不至於虧太慘。

第二個情況:市值滿倉

剛剛是針對股票的數量,主要是從個股差異的角度來說明滿倉與不滿倉的區別。還有一種情況是總市值是否滿倉,這也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指的滿倉。

有些人炒股就喜歡“一把梭”,只要餘額裡有錢,就一定要全部買光,就算只有300塊了,也要找一隻3元以下的股票買上一手,打完最後一顆子彈。而有些人則喜歡留有餘地,比如說用10萬元來炒股,不管行情好與不好,都要留著2萬元來備用。

那麼這和用8萬元炒股滿倉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還是很大的,核心就是在於,不滿倉可以給自己留有餘地,可以給予修正的機會。我們之所以買入一隻股,就是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或者看好這隻股票的趨勢,認為它會漲,不管是出於基本面還是技術面的原因,總之認為它會漲。

但是股市的走勢往往比較反人性,當我們認為一隻股票會漲時,它反而下跌了,認為它要跌時,它可能又漲了。如果滿倉,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股票下跌,雖然當初買的時候極度看好這隻股票,但下跌之後,我們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股票繼續下跌,虧損擴大,扛不住壓力就會割肉,割肉後股票大漲,結果重新滿倉買其他的股票又虧了。

比如說,如果我們在2019年9月份的時候不幸追高了東山精密這隻股票,買了之後就持續下跌,如果倉位是全倉,那麼可能跌著跌著就割肉了,如果沒有全倉,留有餘地,股票下跌後補倉,成本有效降低,心理壓力就很輕了,我們看好公司的邏輯沒有改變,之後股價漲上去,就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不管自己只投資一隻股,還是投資多隻股,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如果留有餘地,可以對自己手中的股票進行“修正”操作,對於股價波動較大的品種,還可以進行單日迴轉交易,比如說碰上利空,用賬戶裡預留的資金抄底買入,股價回升後T出去,還是保持原來的倉位,但成本也會被降低。

綜上所述,對於股民來說,一直滿倉並不是好事,雖然滿倉可以讓我們的收益最大化,但股市漲跌存在隨機漫步特性,很難精準的預測,滿倉會將自己完全暴露於風險之下,失去修正錯誤的機會,不要滿倉一隻股,可以有效的分散風險,不要滿倉全部市值,則可以給我們帶來靈活性。


財經宋建文


滿倉和永遠不滿倉操作兩者區別很大。

滿倉操作的人,賭性重,每次都渴望利潤最大化,當然風險也就更大,虧的時候也是最大化虧損。

永遠不滿倉的人,相對偏謹慎,每次都給了自己迴旋餘地,同時因為有餘倉,操作更靈活。

都是投9萬塊,本金只有9萬的是全倉,本金有10萬的是九成倉。

表面看,盈虧金額是一樣的。

但是從風險偏好的角度看,本金10萬的抗風險能力要強些。

賭場上,all in(全倉)後,輸光了就什麼也沒了,而如果還有餘錢的,就還有本金可以加碼。

炒股,allin 對了很爽,但是錯了,就是被動挨打。

有時候,我們會經常看到,有的股票頭一天漲停,然後突然遇到大盤情緒不好,第二天直接跌停開盤,隨後出現巨大買盤翹開了,快速拉昇,甚至上演地天板。

這時候如果是全倉的人,很被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拉昇。

全倉的人由於自己所有本金都在上面,壓力過大,很容易因壓力在開板時或者拉昇中直接割肉了。

而那些有餘倉的,如果還看好股票,此種情況可以做補倉或者T。

很多大資金(遊資)的“自救”,都是如此。

利用資金的優勢翹板,然後點火拉昇,拉昇中做T對倒。從而降低損失,如果跟風足,甚至還可以做出一個地天板出來。

這樣的情況在連板股上,經常出現。


事實上,如果是做趨勢股的,就更不能滿倉。

趨勢股相對於連板股要慢很多,經常會出現黃金坑。

一旦黃金坑出現時,對於滿倉持股的人壓力巨大,即使看好它的趨勢,繼續看好它的“價值”。

但是由於滿倉後,只能被動持有。

而那些分批建倉的,優勢就大很多。


有人可能會說,都只允許投9萬,不可以補倉,盈虧大小一樣,那就是沒區別。

其實還是有區別的,主要在心理層面。

有錢的人炒股心裡優勢更大,尤其是用閒錢炒股的。

股市和賭場,用閒錢參與的,心態會好很多。

而用全部身家壓上的,很容易輸在心裡上,即使技巧高明,

但股市永遠充滿不確定的變數,沒人能提前知道答案。

因此只要這個不確定存在,就多一分風險。

那些有錢人(有餘倉)的人,應對風險的能力要強,最終活下來,贏走錢的概率更大。


很多人看到那些遊資大佬,從小資金做大時,基本上都是全倉進出一隻股。

他們每天曬單,一年翻十倍。

然後小散們去模仿,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頂級高手,即使不能成為一方遊資,

也要練出一身好股功。

股功還沒練出來,大部分人本金在一次又一次的復虧中腰斬了。

欲速則不達,滿倉就是想要最快實現“暴利”,也是用盡了自有本金的最大槓桿。

而始終不滿倉的人,雖然難以快速暴富,但時間久了,積小利成大利。


我有個朋友,他就永遠不滿倉,甚至常年都保持在五成倉以下,大部分時候是三成倉。

在股市裡實現了財務自由。

他在深圳還有房子,然而他每天還去上班。

我十分不解,為何都財務自由了,還去上這樣的班。

原來他的操作經常是隻買一隻股,選擇好穩健的趨勢藍籌,委託掛單操作。

每天早上九點前就掛好單,委託一個低價買,委託一個高價賣,能成交就成交,不能成交無所謂。

如此經年類月,15年下來,幾乎每個月都盈利,從而賺上千萬。

他說他習慣了這樣操作,如果盯著盤,反而容易受波動影響。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這也許就是他的致勝法寶吧。

不必去羨慕別人,也不必懷疑自己。

如果滿倉更適合你,也沒什麼不可以。

條條大道都通羅馬,希望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星星股經


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倉位就是您買了以後能忘記它,睡得著的倉位。

所以說,最舒服的倉位是什麼!其實是千人千解的,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不過一般來說。

首先,如果是期貨的話,差別很大,期貨組合要留有一定的保證金,預防價格波動帶來的補繳保證金或者強制平倉的情況。

如果是現貨的話,其實留點現金還是好的。

比方說筆者管基金的時候,一般要留百分之五以上的現金,為的是萬一碰到贖回,又不想賣股票,就可以先拿現金頭寸應對贖回。

那麼是不是說,對沒有贖回情況,也不是期貨組合的散戶,就不用留現金,要麼滿倉進,要麼滿倉出了呢?

也不是的。

假設您滿倉了五個股票,突然又發現一個新的好機會,那麼剩下的五個股票怎麼賣呢?賣哪個呢?這個時候如果留一點現金 實際上是個自己留了一點餘地。



鄭宇光


你好,

首先呢不知道你這個十萬是投資到哪個領域,很多投資市場是有區別的。

首先講一下股市:如果你是長線投資而且投資的時候比較專一,只投一兩隻股票!那麼永遠不滿倉呢意思就是股價回調然後加倉,比如你有十萬,先買九萬,然後剩下額一萬可以加倉,當然風險也比較大,對應收益也比較大。但是你有九萬買了九萬就沒辦法加倉了在好的行情額時候。

第二在國內期貨市場的時候漲跌幅有限制,同時也是保證金交易,保證金就是你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有買賣的權利,打個比方就是這個手機需要10000塊錢,但是你交了1000保證金呢就可以擁有使用權,在行情波動的時候可以買賣來賺取中間差價,並且保證金會退還。這個時候呢倉位就要控制,假如你有10萬,買了9萬,那麼剩下來的一萬可以來承受波動帶來的風險。但是你只有九萬全部買了,那麼稍微波動就會爆倉,所以是有區別的。

有補充在下方留言。


老楊說影


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道理和炒股永遠不滿倉是一樣的。總資產10萬元,加倉到9萬元,和總資產9萬元直接滿倉存在很多細節不同,最終結果也大不同。表面上,市值是一樣的,但是之後的操作和投資者心態都會受到影響。

1、收益不同

如果是相同的資產,在實際操作中,不滿倉和滿倉會呈現不同的收益。事實上,大多數股民就是一直滿倉操作,生怕自己在股市中賺得少了,尤其是資金量少的投資者非常喜歡滿倉操作,但是可以告訴大家沒有人能夠賺完行情最後一塊錢。雖然滿倉理論上會收益多一些,但是虧損的時候也同樣多,賺錢少與不滿倉無關。

2、心態不同

滿倉操作其實心態會比較緊繃,在持股的過程中一直憂心忡忡,市場上的消息和行情都會影響到投資者的決策,很多時候會朝著錯誤的方向操作,背離自己最初的策略,最後導致虧損幾率提升。而永遠不滿倉,也會被行情影響,但是影響的程度沒有那麼大。如果說一筆操作是分多次買入,那麼會在風險來臨的時候更加清醒,虧損也不會影響到自己後面的操作,心態會好很多。

3、策略不同

滿倉操作就只有一種方式,就是等。這種方式與賭博無異,賭對方向就賺到,堵錯了就滿盤皆輸。這種時候作為投資者沒有其它辦法來改變局面,也就是賺錢的時候會比別人開心多一點,但是虧損時候佔到多數。而永遠不滿倉策略會很靈活,虧損了可以及時斬倉,小虧出局;如果覺得持有的股票後市會有不錯的表現,還能運用剩餘的資金進行補倉,扭虧為盈會變得更輕鬆。

……

總之,不建議投資者每次買股票都滿倉,也不建議購買多隻股票最後滿倉,因為這兩種方式一般的投資者都無法把握好,最後虧損的比比皆是。不滿倉也許會賺得少一些,但是沒有人能夠在行情啟動的一瞬間買入和行情結束的一瞬間賣出,炒股能賺錢就已經跑贏大多數的股民,何必追求行情最後一塊錢呢?


商界書生


永遠不滿倉和滿倉操作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可能是目前99%的散戶投資者都想知道結果的問題!因為在當前的散戶投資者當中80%以上的散戶投資者,每次交易均出現滿倉進行投資。

當然很多散戶投資者終其一生,也永遠不知道滿倉和不滿倉投資股票的區別,簡單的來講,項羽每次初中基本都是進行全軍出動,而劉邦每次出征基本都是留有迴旋餘地,當然他們的最終結果我們每一個人人盡皆知。

滿倉交易

滿倉交易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恰恰是散戶投資者忘記了風險,滿倉交易並沒有實現利益最大化反而是將風險放大,因為在散戶投資者當中70%的人是虧損的,也就是說你滿倉交易虧損的風險高達70%。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散戶投資者本金較小,他們為了短時間內獲得暴利,才進行了滿倉的交易。

剛剛我們就講過了滿倉交易的結果,就是最終我們可以看到西楚霸王項羽的結果,如果你讀到這裡,還沒有深切的體會到滿倉交易帶來的風險,那麼你還是選擇退出交易更為合適。

永不滿倉

永不滿倉不單單是社長所說,也是華爾街幾百年了所有投資大師投資一生,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個經驗是經歷過幾百年歷史的驗證從沒有發生過改變,但散戶投資者永遠做不到。

在我國有句俗話講的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也就表達了永不滿倉的好處,主要是由於我們買入一隻股票沒有100%的確定上漲,不滿倉就是給自己留有後路。

如果你買入一隻股票之後,它未來下跌你還有補倉的機會,如果你進行滿倉交易只能用時間換取空間白白浪費了時間所產生的財富,也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財富。

俗話說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浪費時間等於圖財害命,所以說你就知道不滿倉交易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好處。

綜合來看: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超過5年以上的投資者基本上都不會進行滿倉交易,只有初入股市的投資小白才會進行滿倉交易,而滿倉交易恰恰不能帶來利益最大化,而是讓風險最大化。

不滿倉交易也是一個投資者成熟的表現,也是你在股票市場當中投資能夠獲利的基礎。


社長財經


永遠不滿倉相當於永遠有後手,就算遇到極端行情也保留住了希望的種子,相當於比別人多了一次機會。滿倉則不然,雖然在盈利時比不滿倉者要多賺一分,但虧損的時候也會多虧,賺的時候100萬和90萬你可能沒有多大的感覺,但虧的時候100萬和90萬的感覺就不同了,因為極端行情後都有自救行情,這時手裡有多一份本金,就會多挽回一份損失。

舉個例子,同樣100萬本金,A全倉操作100萬,B9成倉操作90萬,如果兩者買同樣的股票,上漲翻倍時,A的資金量到了200萬,B的資金量只能到180萬,兩者相差了20萬。但反過來,如果虧損一半時,A虧到50萬,B虧到45萬,但B手裡還有10萬元的預備資金,所以,這時B手裡就有了55萬的資金,如果反彈行情來了,B交易者更容易回本。

從上面的例子的可以看出,不滿倉或許盈利會少點,但遇到極端行情應對更自如,在極端行情下會為自己增加翻盤的機會,會讓自己在交易生涯中活的更長。

永遠不滿倉和滿倉兩類交易者都是極端操作者

倉位管理是一門科學,倉位管理能讓你做到大賺小虧,收益曲線穩定向上,倉位的大小要根據大環境來設計,大環境好就是大倉位,滿倉也不為過,倉位不好時,就要小倉位,甚至空倉,這才是合理的倉位管理。大環境不好時,滿倉自然不對,但9成倉一樣是錯誤的,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總結:永遠不滿倉相對於滿倉來說,盈利時可能會少點,但會給自己留下希望的種子,遇到極端行情下更容易度過,在交易市場中生存的時間更長。但是,倉位管理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倉位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大環境的變化,及時的調整倉位,這樣才能做到大賺小虧,讓收益曲線平穩向上。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滿倉與否的區別要視資金量大小,資金性質和投資者的風格等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滿倉即一把梭,將賬戶可用資金用完,反之就是不滿倉。

對於中小散戶而言,資金就那三瓜兩棗,即使一個漲停一個跌停,其虧損也沒幾個錢。但是對於上千萬、上億的機構資金而言,其虧損和盈利就不是小數目,當然不能滿倉。

中小散戶資金都是自有資金,不存在期限,贖回,受限制較少,而機構資金顯然有很多規定,限制,不可能賭博式投機,同時永遠要應對資金投入方的潛在撤資退出問題。

中小散戶來市場就是投機,不屬於投資,就投機而言,滿倉與否並不重要,不滿倉不過是多給自己幾次投機的機會,結局反正是被市場淘汰。而機構資金而言,他們也有投機,但大多數時間還是屬於投資範疇。

十萬資金用九萬,剩下一萬可以靈活機動,可以在明顯機會出現時加倉,而九萬使用九萬,當股票下跌你只能乾瞪眼,沒有任何不就措施。換言之,不滿倉給自己留有退路,滿倉就是背水一戰,賭博性質更濃厚。

總之,是否滿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定義好不好,對不對。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股市投資的原則,使用巴菲特的投資法則就是:

“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滿倉操作有違這條法則。先分析滿倉帶來的壞處:

黑天鵝無法預計

市場本身無法精準預測,擇時無非是什麼時候賺錢概率高。舉個例子,如果去比大小賭博,99%的概率贏,理論上應該可以賺很多錢,重複多次後100元可以無限制賺錢。但是,如果每次都是滿倉操作,100次裡總有一次輸光,就算是99%的贏率,最後也是輸光走人。這就是滿倉的最差的結果。

本身市場也是一樣,只要被套住一次就能把以前所有的盈利都消耗乾淨,甚至還要把本金虧進去。明顯有悖於風險控制和本金第一的原則。

滿倉後機會減半

在滿倉後,如果看好或發現更有機會的股票,因為沒錢了,只能看著,沒法購買。本來可以買賣的機會,現在只能賣。尤其在A股市場裡,經常出現暴雷、停牌等事情。自己有一次滿倉後被停牌了1年半,不僅牛市被關沒了,而且復牌後幾個跌停。時間上和選擇上機會等於0。

沒有100%的機會

在投資的市場裡,根本沒有100%的機會。如果真的有100%的機會,槓桿、抵押房子等衝進去,知道的人都能發財。市場裡發財的人很少,主要是機會並不多。有個60%概率的機會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滿倉相當於押100%的機會,對長期投資不合適。

所以,滿不滿倉同多少資金投入無關,關鍵是投資策略和理念。


棟選理財


投資股市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倉位,如果永遠不滿倉的話,那麼把最大倉位留在股市就行,剩下的資金還不如投一些理財。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資金利用率

資金是我們的成本,如果放在那裡不產生收益就是浪費資源,比如投資者有10萬塊錢,最大開倉只有9萬,那1萬塊錢永遠是不用的,那麼投資者就可以使用9萬塊錢參與市場。

心理控制

很多投資者在投資股市的時候都會滿倉,即使原先不打算開的倉位,最終在下跌過程當中也會選擇補倉,或者是上漲過程當中追漲。

甚至有一部分投資者滿倉被套牢之後,仍然會選擇從銀行轉賬重新加倉,所以倉位控制對投資心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普投資者如何控制倉位呢?我們主要看兩個方向:

1.我們可以根據市場環境進行倉位控制,比如上證指數短期看多五日線突破十日線,股價站上五日線之後,這裡就適合做一些短線操作,倉位可以適當調高一點。

2.反之,如果股價跌破十日線,則短期看空倉位也要適當調低一點。

3.另外如果當行情特別好,成交量不斷放大,指數不斷上漲的時候則可以加倉,尤其是回踩支撐之後的上漲。

4.反之,當大盤出現明顯轉弱信號,即使出現虧損也要果斷減倉或清倉。

綜合來說,做任何投資對於倉位的控制都至關重要,這也是決定投資收益和安全性的關鍵,如果永遠不滿倉的話,可以嘗試把多餘資金用作其他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