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移风易俗倡新风 齐心齐力战“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门源县珠固乡从疫情防控的每个细节着手,从推动文明新风的点滴做起,移风易俗工作紧跟步伐,发挥“四会”自治作用,通过村大喇叭、流动音响、微信群、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全方位“喊话”,倡导推行缓办或推迟宴席、简办丧事,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

“四会”巧打疫情防控宣传组合拳

“乡亲们,病毒传播途径很多,尤其是现在交通便利,人员流动大,大家们真的不能大意,尽量不要出门就在家里待着,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这段时间是特殊时期,大家不能聚集,人员聚集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婚嫁喜庆的事最近不要办,白事要简办……”,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珠固乡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村级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婚事缓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新风,将移风易俗作为阻击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举措,群众积极响应,纷纷主动为疫情防控“让路”。

截止目前,全乡各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充分发挥作用上门宣传700余户,群发信息300余条,及时将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预防措施等宣传落到实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引导,15场婚宴、5场满月、寿宴延缓举办,对3场丧事进行了简办,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喜事延办、白事简办倡导乡村新风尚

“这场婚礼我们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也期待了好久,但是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不容轻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不能心存侥幸。乡上、村里的工作人员也多次宣传,我们必须对家人负责,对亲朋好友负责,不给社会添乱,疫情过去了我们再举行婚礼”。初麻院村的乔生杰和未婚妻说。面对疫情防控,乔生杰主动取消了原定于正月二十二的婚礼,他还说着:“这次疫情形势这么严峻,我知道亲戚聚集会带来风险,我们作为年轻人,更应该带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聚集不聚餐,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找上个小挖掘机挖坟,现在这个疫情防控形势这么严峻,乡上、村里的天天宣传叫我们不要串门,不聚集,庄员们打坟人员聚集的多,就花点钱用机子挖,这样就能减少人员聚众,我也给亲戚们都电话通知了不要来吊唁,你们几个准备好个就成”玉龙滩村张生云面对父亲的离世这样和家人商量着,家里人也完全赞同他的做法,马上联系了村干部帮他办理了相关手续,只有几个直系亲属参加,张生云父亲的遗体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下葬了,丧事完全遵照执行了白事简办的要求,为疫情防控“让路”。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凝聚社会正能量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省“孝亲敬老之星”、门源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珠固乡东旭村民吴公保尚,主动请缨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从防疫知识的宣传到劝返点的值守他毫不退缩,为疫情防控工作添加了一份力量,履行了一名道德模范勇挑重担的的带头示范作用。“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关注新闻,虽然不能给疫区(武汉)帮上什么忙,但我该做点我应该做的事情,请帮我把这1000元钱捐给疫区,钱不多,希望能多买几个口罩”面对每天从疫区传来救援物资紧缺,一线工作人员装备不够等消息,他诚恳地对村支部书记说。

“村口劝返点的煤、帐篷我去拉,需要干这种活的全部我来干,油费啥的都不用管”一副朴实的脸上写满了真诚和踏实的他旦春是珠固乡“善行义举榜”上榜的“身边好人”,平日里他的孝老爱亲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号召,劝返点上忙碌的身影向每一个人传递着“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的正能量。

“3000元钱真的力量太小了,可是如果我们大家都把钱凑起来,那力量就大了,我也想为疫区的群众出一份力,希望能帮到他们”珠固寺村五星级文明户何抓西才郎向疫区伸出援手,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这些善举还自在继续。

疾风知草劲,烈火炼真金,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普通的“凡人”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这场战“疫”中,众志成城抗疫情,胜利就在不远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