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爸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這句話一直流傳著,這是一種很傳統的觀念,覺得媽媽決定了孩子的身高。

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事實果真如此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怎麼能讓孩子長得更高?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我們用一些真實例子,來推翻“爸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這個說法

我姑姑身高一米五,姑父有一米六,但是我表哥的身高卻超越了父母,長到了一米七

我舅舅身高一米六五,舅媽也是一米五,但是我表姐的身高卻沒有受到影響,身高一米六八

上面說的這兩個例子,都是真實生活中發生的,加上科學上並沒有這種說法,由此可見“爸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是不可信的

或許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著,但那只是個例,不可以一概而論。

我們知道,孩子的身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爸爸媽媽的基因,還包括後天成長的環境、飲食、運動、身體素質等眾多方面。

所以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因為單純的認為這是媽媽造成的。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

據科學研究證明:在影響孩子身高的諸多因素中,在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的基因遺傳佔33%,營養攝入佔31%,運動佔20%,環境佔16%。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共同影響了孩子的身高。下面,我們逐個來分析一下。

1.遺傳因素

說到這個遺傳啊,可能很多人都會聽說過一句話——孩子的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這句話說的是孩子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因遺傳。而這個“基因”,並不僅僅指媽媽的基因,還包括爸爸媽媽及其家族的基因。

一般情況下,如果爸爸媽媽的身高比較高,那孩子長得高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爸爸媽媽都有點矮,那麼孩子很有可能長得也不高。但是,不排除孩子後天成長時其他因素的作用,孩子可能也會逆襲。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2.營養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個別不一樣的情況,比如爸爸媽媽都不是很高,但是孩子卻長得很高。

或者爸爸媽媽都挺高的,但是孩子卻有點矮,這種影響因素就來自孩子的後天成長。

前者可能是在生長髮育期,給孩子補充了足夠的營養,那麼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有所促進。

後者可能是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長期缺乏營養的攝入,因而導致了身材矮小。

3.睡眠質量

科學研究證明,睡眠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有一種生長激素能夠促進孩子長高,而這種激素在孩子熟睡時的分泌量,是孩子在清醒時分泌量的3倍。

所以,如果孩子睡眠質量不好的話,生長激素就會分泌得比較少,孩子就容易長不高。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4.身體素質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這一點,從小就身體不好經常生病的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是很差的,身高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體質差的孩子,沒有足夠強的身體機能去支撐和供應身高發育。

注意以下幾點,幫助孩子長得更高

雖然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因遺傳因素,但是家長們可以在孩子的後天成長中,幫助孩子長得更高。

比如讓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擁有良好的睡眠,多運動增強體質等等。

1.均衡飲食,營養全面

在生活中,家長要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習慣,因為偏食會讓孩子缺少某種營養。均衡的飲食結構,能給孩子全面而充足的營養攝入,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2.擁有優質的睡眠

上面我們說到過,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得最多,尤其是在21點——1點,5點—7點這兩個時間段,分泌最為旺盛。

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孩子沒有在睡覺就容易長不高。

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不僅僅能促進孩子長個子,還能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3.抓住孩子的快速生長期

每個孩子的快速生長期都不一樣,一般情況下,男孩14歲,女孩12歲左右就會進入快速生長期。

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讓孩子多運動,更好的促進身高發育。

4.多運動

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期,新陳代謝很旺盛,多運動能促進身體內的軟骨細胞增殖,進而促進骨頭的生長髮育,

不僅如此,運動過程中還會刺激到生長激素的分泌,更有利於孩子的身高發育。

另一方面孩子在戶外運動時,能多曬曬太陽,有利於維生素D的合成,能讓骨骼更好地生長髮育。

“娘矮矮一窩,爹矮矮一個”這說法不對,這幾點才是決定身高的

孩子的身高,是有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而決定的,不能單純的說是媽媽的原因。

對於老人們這種不科學的傳統思想,媽媽們不用太過計較,讓孩子在健康和快樂中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