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如何评价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曹操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然而关于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一直褒贬不一。有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个奸贼,就连京剧里面也是给曹操安排了代表奸诈的一个白脸。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曹操?要客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看他的丰功伟绩,也要看到他做过的一些负面行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曹操的那些功绩:

一,统一中国北方。

要说曹操最大的攻击,莫过于统一北方。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曾经这样评价曹操: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由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到处都出现了哀鸿遍野的情形,一时间也造成了中国人口锐减。这时候曹操白手起家,先后歼灭了多个割据势力,让中国北方出现了和平,也为后来的西晋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如果不是碰到了同样雄才大略的刘备和孙权,或许天下都能在曹操的时代形成统一。

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不仅曹操本人具有丰富的军事才能,他也举贤任能。像张辽,徐晃,典韦,许褚这些身份是寒门弟子或者敌军俘虏的猛将,都被曹操委以重任。在模式方面,曹操也任用了像郭嘉,荀彧,荀攸,贾诩这样的王佐之才。

早在董卓在京师横行霸道的时候,曹操不愿意和他同流合污。于是趁机偷偷逃出洛阳,之后召集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然而各路诸侯心怀鬼胎,只想保存实力,并不想对抗董卓。无奈之下只有曹操和孙坚亲自讨伐动作,可惜最后都败在徐荣的手下。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政治上的态度,以及做事情非常雷厉风行,脚踏实地。后来曹操采用了严明军纪,突袭设伏的方式以少胜多击败了黄巾残兵,把自己的部队发展壮大。

后来曹操击败陶谦,李傕,郭汜,吕布,袁术,刘备。之后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面对自己在北方最大的对手袁绍。一开始曹操军队数量少,并且粮草不济。但是曹操善用计谋,并且善于听取手下的正确意见,最终一次次扬长避短,化险为夷。曹操先是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在官渡又是听从许攸的意见,火烧乌巢。在袁绍病逝之后,曹操逐个击败了袁绍的几个儿子,基本统一北方。

后来,尽管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但是在这前后,曹操收服了刘表,马超,张鲁等剩余诸侯。另外在汉献帝走投无路的时候,各大军阀都无视皇权。这个时候只有曹操出兵解救汉献帝,并且把他迁到许昌,一时间稳定了大汉的朝政。而汉献帝也是在遇到曹操之后,才有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在遇到曹操之前,汉献帝只能靠挖野菜度日,还要躲避其他军阀的追杀。)

二,治理国家。

曹操不仅擅长打天下,而且擅长治理天下。由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粮食比较少,曹操就发明了屯田制度。并且曹操兴修水利,开辟荒野,使北方的经济在战后出现了恢复。东汉末年,由于中国人口锐减,曹操就从匈奴乌桓拉了不少人口进入中原。曹操把他们分成多部,派人加以看管。不仅减少了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威胁,也增加了汉族的劳动力,这也让当时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只可惜,后来西晋建国之后并没有采取像曹操这样的有效做法控制内迁的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三,写了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曹操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造诣很深,他在文学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像《龟虽寿》《观沧海》都表现出了曹操的宏图远志,还有《蒿里行》也反映了当时乱世中的人民的悲惨情形。另外曹操在战争中也很注重对古书的保护,无数的经典书籍因此得到保存。

说完了曹操的丰功伟绩,也该提一提他做过的比较消极的事:

一,屠杀百姓,滥杀无辜。

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后汉书》曹操拿下徐州之后,由于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杀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为了报仇雪恨,下令将徐州百姓斩尽杀绝。曹操为父报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目标转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这成为了曹操抹不掉的黑点。另外曹操在后来争讨吕布,袁绍,袁绍,乌桓的时候,也屠杀了不少百姓和投降的士兵。

二,杀死了不少名士。

特别是在曹操人生的后期,很多名士因为得罪了曹操而惨遭杀身之祸。像边让,许攸,孔融,崔琰,华佗,杨修,即使他们一有些人被杀是因为自己人品不好或者确实犯了死罪,但是这也是曹操抹不掉的黑点。特别是曹操杀死了华佗,一代神医就这样死于非命,并且他亲手写下的青囊书也就此失传。

在这最后,我们还要来盘一盘曹操对汉室的态度。早在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以及董卓之乱中,曹操都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群雄逐鹿的时候,也就只有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盘,并且以汉室的名义南征北战。在袁术淮南称帝之后,也是曹操第一时间讨伐袁术。在他的有生之年之内,都没有称帝的打算。可以说在行为上,曹操是做到了一个汉臣的本分。即使他后来称魏王,并且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朝外,但是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在经过桓灵离乱之后,当黄巾起义领袖张角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时候,大汉王朝就已经离末日不远了。

综上所述,如何正确的评价曹操。总体来说,曹操是功大于过。毕竟一个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很难做到不负苍生。曹操犯的这些过错,其他一些伟大的君主也都犯过。总体上讲曹操是功大于过,毕竟没有曹操就没有汉朝最后那几十年的寿命,也就没有后来的西晋一统天下。

参考文献:

《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

《三国志·武帝纪》


小宋侃趣史


问题:如何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曹操这个人不得了啊。从小就被我们挂在嘴边,经常都在说:“说曹操,曹操到。”曹操这个人真的很牛,“宁可天下人负他,不可他负天下人。”这句话简直就是说到我的心窝子里面去了。那么我们如何来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呐!

曹操被人称为“奸雄”,让我很佩服,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像我这样老实巴交的人总是受到那种“奸商”的剥削。所以我佩服曹操,够厉害,几千年前就把咱们现代人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

曹操这个人当了一辈子的丞相,就是没有称帝。我觉得还是有点遗憾,比较一代“奸雄”居然是个老二的角色,有点不符合身份嘛。曹操的一身中有两场命运的转折战役,一场是“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场是“赤壁之战”,惨败,开启了三国鼎立之势。

历史上说曹操此人生性多疑,我觉得很好。像我们这样老实巴交的人总是在给生性多疑的老板做事。让我咋个说嘛,感觉生性多疑的人都发了财,老实巴交的人都在干活。哎····曹操真牛,几千年前就看的那么透彻了,要是他活着当下,绝对是个商业奇才。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是“乱世之奸雄”。领导的思想很突出。曹操的历史功绩非常的显著,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外部势力。做到了一统北方的霸业。在经济生产以及安定社会稳定的秩序上采取了多种政策,兴修水利、扩大屯田、重视手工业、实行“租调制”、奖励农桑、安置流亡人口等一系列的政策。让社会稳定、经济慢慢恢复。所以曹操是一个牛人。以上纯属个人思想,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记得关注点赞哟。


历史扛把子


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最多,有人说他狡猾,说他奸诈;但也有人说他大气,说他英雄。那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就从曹操的三个性格,简单说一个方面吧。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性格是多种多样,有豪爽、坦率、务实、机敏等好的一面,但也有狠毒、冷漠、好猜忌这些不好的一面。而最主要的,是曹操这些性格有时候自己都相互矛盾,所以才导致了曹操争议不断的原因。

于是易中天老师评价说:“曹操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性格,才成就了曹操气势磅礴的大气。因为,有容乃大。”

那曹操具体的性格表现有哪些呢?

第一个:损。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着曹操这样一则故事。说曹操和袁绍在小时候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实在无聊,想找一个新鲜刺激的游戏。于是凑到一起商量,看玩什么。当时曹操鬼点子多,就提议说,那边有人要结婚,要不咱去偷新娘子把?

当时袁绍一听,哎,这个新鲜,可以尝试尝试。于是定下计策,到晚上,两人偷偷的跑进人家家里,袁绍在院外大喊,有贼,快捉贼!!于是院内众人乱作一团,寻找贼人。而曹操则在这个时候,偷偷潜入新娘屋里,抱起新娘就趁乱逃跑。

但没想到,当两人跑进灌木丛,袁绍那笨货被树枝挂住了衣服,死活挣脱不开,眼看后面的家丁就快追上来了,于是袁绍焦急地大喊,快救我,快救我。

可曹操没过去,而是很鸡贼的,指着袁绍大喊:“大家快看,贼人在此!!”袁绍一听,顿时吓的魂儿都没了,一紧张,一使劲,一下子挣脱了树枝,逃离而去。

以上,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我们仔细品一品那背后的逻辑,如果当时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可见曹操当时是多么鸡贼,多么损。

第二个:幽默

我说幽默这个词,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曹操怎么会幽默呢?

这件事发生在官渡之战前期,记录在《三国志·荀攸传》里。

荀攸是曹操的一个谋士,地位仅次于荀彧。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的计策,就是荀攸出的。

当时官渡之战前夕,荀攸先是给曹操献计,斩了颜良。然后文丑过来追击,诸将皆恐,欲让曹操退兵,结果荀攸又献计:“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然后重点来了,在曹操听完后,陈寿并没有按照往常记载的那样,太祖听之、善之、从之,而是用了这样一句话——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以贼,大破之。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曹操看着荀攸,心想,嗯,还是你荀攸懂我,真是君子所见略同。然后意味深长的笑了。

换做往常,那曹操都是人狠话不多,逮着就干。可这次居然有了含蓄的笑容。所以我认为,曹操的真实生活里,应该是带有着些许幽默,那种相视而笑,你懂我懂的幽默。

第三个:装

其实曹操在平时,特别喜欢装清高。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我就举其中一个吧。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刚占领兖州之时,曾封东平的毕谌为别驾(别驾:官职)。后来陈宫张邈叛迎吕布,张邈劫走了毕谌的母亲。于是曹操开始借此装起来。

说毕谌啊,你的老母亲被张邈抓走了,你可以去找你母亲,我不会介意的哈。

而那毕谌也会挺会说话。说曹公啊,我毕谌顿首无二心,愿誓死追随曹公。

于是曹操听完后,非常感动,并特意地嘉奖毕谌,据记载说曹操都感动的落泪了。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曹操肯定不是真心的。可能只是曹操正好碰见,然后顺便说些场面话,好让别人看看,我曹操是多么大度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已经把装这件事习以为常了,哪怕是遇到小人物,我也得装上两下。

但是,我不是在贬低曹操!!!你们发现没有,曹操在这件事上其实很快乐,明知道毕谌害怕自己,还故意说一些俏皮话逗他。而且当时曹操新失兖州,就剩仨城了,还有心思弄这个。换做一般人,这会只不定在哪里发愁呢。。。

所以综上所述曹操三个性格,我认为曹操是一个懂得快乐的人,而且是不管遇到多大的事,都能让自己乐在其中的人。

换做现在的俏皮话来说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有事不往心里搁。

本人是从事历史领域爱好者,后期会不断创做关于历史三国题材的文章,如果有觉得写的不错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梦辰文学


历史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一部三国演义本着“扬刘抑曹”的宗旨,让曹操面目全非,而真实的曹公可能鲜为人知了.


1.曹操是东汉未年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时因为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生存艰难。更影响到了军队的供给.,筹集军粮遇到了阻碍,曹操提出屯田制,并兴修水利,也就是曹操有政治家的民生情怀.在公元196年,曹操击败黄巾军,夺取了一批耕牛、耕具与劳力。曹操接受手下的羽林监枣祇的建议:利用这些资源在许昌一带屯田,招募流民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丰收后由国家和农民按比例分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暂缓解与农民的矛盾.实行屯田制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



公元204年,为进军袁绍的重要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操组织人力修建了白沟(卫河)运渠工程.从而开辟了白沟漕运的先河,公元213年,曹操又开通了利漕渠,《水经注·漳水》有记载“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漕河,名曰利漕渠。”.占领邺城之后,曹操在战国引漳十二渠的基础上,修建了天井堰。此堰是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灌溉系统,也惠泽后世,据说部分功能延续至今。成为高瞻远瞩的政治空,邺城的经济在他治下得以长足的发展。


2.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是他作为政治家与军事家最为显著的特点。建都许昌后,曹操三次下达求贤公告。一曰《求贤令》,二曰《举士令》,三曰《求逸才令》。在当时,属石破天惊之举。打破了门阀出生的条条框框,旗帜鲜明的声称唯才是举,重才不重德,不管品格如何,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做官,在汉未此举真有倒行逆施的意思.但独一无二的举措为曹魏网罗到了一大批的人才。

礼贤下士也能当楷模,官渡之战时,赤脚迎许攸,不计前嫌收陈琳(在征讨檄文中,陈骂了曹祖宗十八代),甚至反复无常,曾经不共戴天的劲敌张诱(杀了操的儿子与属下大将典韦)也能容留,为已所用,组合三国时代,北魏人才济济,英雄百出这是曹操重视人才密切相关.

3. 曹操是军事家.不仅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而且身体力行,一生南征北战,战绩辉煌。“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尽管了志得意满,不可一世的浮夸成分,但,看一下三国志倒也符合历史。早期的平息李傕、郭汜叛乱,北征乌桓之。而消灭马超和张鲁等诸侯,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中,战功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4,曹操是文学家。众所周知:

“建安风骨”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建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充满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真实反映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而“建安风骨”的始作涌者就是三曹(曹操及他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曹操的诗歌现在很多读者耳熟能详,流传有20多首乐府诗。他的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像《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视角对着底层的百姓体现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观沧海》是在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之后写成,全诗慷慨激昂,表达了自己豪迈心情。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至今日也可为励志之作.他著名的《短歌行》,面对文武群臣和滔滔江水,横槊赋诗,体现了自己求贤若渴和统一中国的坚强决心。曹公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照样不可磨灭.


希望星晨58298869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奠基人。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首伟人的《浪淘沙-北戴河》引用了“东临碣石有遗篇”不正是对曹操的一种肯定和赞美吗

曹操的主要成就有,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开创建安文学,主要作品有:《苦寒行》,《短歌行》《龟虽寿》等。消灭群雄割据,如他自己曾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提倡薄葬。

古往今来,有多少正史和野史对曹操都有不同的描述和评价,有人称他为奸雄,有人称他为文韬武略一代旷世英杰。《三国演义》既然褒蜀汉贬曹魏,那么对曹操的描写就会有失偏颇。正是这部名著影响力较大。从此曹操就一个奸臣的形象登上舞台,曹操也许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位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要有个客观的评价,不能以个人感情作为评价的标准。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展生产,唯才是举。文学上开创建安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墉上闲人


曹操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毛泽东都给予高度评价,说他很了不起很能干。。

1、曹操最伟大的贡献是唯才是举,开辟了平民政治之路。三国之前,平民进入政坛只能是军功,没有其他通道。士族政治把持政坛,曹操能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非常了不起,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统一了北方,让人民免遭困苦。三国是英雄的舞台,至今我们看着很精彩,但这是建立在生灵涂炭基础上的,是乱世。曹操统一了北方,使北方人民不再颠沛流离。

3、曹操和儿子等人建立建安文学流派。父子都很有文学修养,曹操的观沧海,是历史名篇,有文采,有气魄,老骥伏枥这个成语就是在他这首诗歌里。他的文也很出色。

4、曹操的弱点多疑、凶残使他成为人们痛恨的对象。宁让我负人绝不让人负我的形象,千百年来深受痛绝。他还滥杀无辜,好色,一直在民间是奸臣形象。



徒步上路的人文地理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春风剑


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太有名了,绝大部分人还是从小说里了解到这个人的,但是专家学者大多是从史料出发评价一个人物的。


所以,对曹操的评价就存在两种观点的对立——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对立。

大众对于曹操的印象,通常是“乱世只奸雄”,而很多历史学者则更倾向于“治世之能臣”。

说他是奸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篡夺汉朝的江山,逼迫汉献帝退位,狭天子以令诸侯。

其实这种事历史上干过的人太多了,比如周武王消灭商纣,你说算不算篡权?人家纣王又不是退位,主动禅让给你对吧。所以说篡位这种事情很难讲,除了尧舜禹时代,又有哪个朝代不是通过武力方式建立政权的?

第二,曹操为人自私,疑心极重,常常觉得别人会害自己,所以常常把人家的好意当成歹心。比如他与陈宫逃亡路上,叔父一家本来准备款待他,却被他当成要杀他,于是讲人家全家灭族,明知杀错了人,也将错就错。最后还要为自己辩解,拽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其实一个被朝廷通缉的人在逃亡之中,做出这样的事很正常,自古帝王又有谁不担心别人害自己?如果读史书就会发现,比这严重的多了去了。比如李世民杀死自己两个哥哥。


第三,曹操从小就奸诈狡猾,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这点其实也站不住脚。奸诈狡猾这个形容其实很难区分,你说诸葛亮用计谋算不算奸诈?同样是使手段,怎么到了曹操这里就成了奸诈?

说他是治世能臣,理由也很多。比如曹操为结束三国分裂完成全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诛董卓、讨袁绍、灭刘表,这些都有利于统一的大局。

再加上曹操统治期间实行了一些列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工程,奖励农耕和桑植,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安置流亡的百姓。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实行“租调制”等。


另外,曹操也是一个非常有文学天赋的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三曹”之一,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歌气势宏大辞藻优雅,用典恰当,表达自己宏大的志向和宽阔的胸襟、不凡的气度。


鲁迅先生就曾说,“曹操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爷”。赞扬他在改进文章表达和形式上所做的突出贡献。


符号帝国


曹操真的是那么奸诈凶残吗?

早年读三国,最喜诸葛亮,那种神机妙算,非常符合我这个“重文轻武”之人的口味!总认为诸葛亮的本领,来自于读万卷书,似乎因经济因素,他未曾走万里路!再加上宋朝第三个皇帝赵恒的忽悠,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跟真的一样,让人热血沸腾。所以我常常自诩“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对书中的诸葛亮更是顶礼膜拜!

或许经历的事多了,渐渐不再那么盲目书本所言!比如再读三国,我不知不觉背叛了诸葛亮,竟然跑到曹操阵营里来了!这在三国故事里,好像也不丢人!贾诩曾是董卓幕僚,荀彧、郭嘉、许攸初期效力袁绍,后均改投曹操,并且建功立业!大可打着孔子“良禽择木而栖”旗号,反倒显示出极高的情商智商!



喜欢曹操,并不像喜欢诸葛亮那样轻松,历史给曹操留下太多的黑污,真实的曹操不是那么容易看清楚!其实我读书,并非学术研究,而是本着学以致用!许多高大上的道理,对于我这样的小民,好像落实到具体生活工作上,似乎太不容易!真正想从书本上学点“改善生活”的道道,还真的需要拨云见日,费番功夫!

我不信,像曹操那样“志在千里”的英雄人物,三十四岁已当上军分区司令时,还会口不遮言说出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种极端思维的话语!不要说在三国群狼时代,就是在今天任一小众圈子,你说句“宁我欠别人钱,不叫别人欠我钱”,估计话没说完,身边一个亲近的人都没了,生意早就没得做了!心直口快,无论政治人物,还是商业人士,都是走不远的!

事实上的曹操,却在做着“宁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明知刘备贼心不改,但是他还是信任刘备,让他带兵去徐州一去不复返,婉拒谋士杀刘备的建议,以防绝了义士投奔许昌的道路!孙权抓住关羽,两言不合就斩了关羽父子的头颅,令多少看客心痛不已!而曹操抓住关羽,以客相待,好酒好烟好茶供着,最后还送盘缠给关羽投奔敌营,抱着“宁可关羽负我”的神态,望穿秋水地目送关某远去!在用人方面,曹操更是愿意冒着“宁可他人负我”的风险,广招天下精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刘备四十岁前都是兼任参谋长,不敢信任谋士,直到穷途末路,才起用诸葛亮;孙权更是狭隘,只用江东人才,不肯放心他乡人才士!

说曹操“好人妻”,其实更为谬误!刘备立刘瑁的妻子吴氏为皇后,没人说事;关羽先爱貂蝉,后爱杜氏,无人非议;孙权纳陆尚妻子徐氏为妃,于世无碍;偏偏曹操纳张济遗孀邹氏、秦宜禄妻子杜氏,却广为世人诟病!要知道邹氏与杜氏当时都是二十多岁的绝代美人,四十岁的曹操如果做到坐怀不乱,大概又有人说他身体不行!难道让曹操只娶少女似乎才符合帝王将相的尺度,就像现在流行的“老少配”,其实那样的曹操,才是小人得志的贼脸!



说曹操为报父仇,几番徐州屠城!未必可信!曹操说白了,属于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士,为了提升名声,可为极尽心血!他爸为了提高他的社会身份,花了一亿元买了个“太尉”官职,就是为介绍曹操时,能言“太尉之子”!曹操为了吸引天下志士追随,更是宁失钱财,不损名声与声誉,甚至可以说做到忍常人不能忍!张绣杀了曹操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再度归降,曹操从大局考虑,仍然不计前嫌!他老爸被杀,报仇可以理解,要说屠城,似乎不符合曹操的思想战略与名声经营!毕竟争霸天下,才是家族最大利益!曹操也正是靠容人与大度,甚至爱民,体恤百姓,才令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死心塌地跟他打天下!在这之前,曹操打仗基本上靠借兵操作,根本无力染指江山,唯独收下这批敢打敢拼的三十万青州黄巾军,一跃而成争夺天下的第一集团行列!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太有道理了!如果尽是按书上所言,把曹操当成奸雄来理解,实在是大误特误!假使有人将曹操的成功理解为奸诈凶残,加以揣摩效仿,那真是一条道走到黑,至死都不明白错在哪里!或许换个角度看待曹操,你会发现,曹操的身上,却是有许多值得寒门学习的“发达秘籍”!学以致用,关键是不要迷信书本,更不要随着作者的思路转,将自己完全交给书本,会失去独立思考德能力。

反正我认为,曹操不黑也不奸!


云子落


三国故事圆了一部分读者的明君梦、智者梦、侠客梦,也向另一部分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心机、算计、权术、谋略。浪漫且实用。

然而三国故事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当我们厌倦了好得不像人的好人和坏得不是人的坏人,曹操世家这一经典反派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于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思维牢笼开始崩塌,脸谱化、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也变得丰满了起来。

由于曹操的事迹知名度极高,本期将以略写事迹,详细探讨问题的方式为您讲述三国最强世家——曹操世家!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是一代军事大家,对中国军事思想作出重大贡献;曹操谋求集权,礼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等诸多经济主张,以及力除社会陋习、以先王之道为教和文学主张,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乱世之枭雄!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当世英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说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说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虽然说我并不是很喜欢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欢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和曹操一样,有着私心也很有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曹操的气魄和曹操的坚持。

如果说我们也可以和曹操一样,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勇敢的表现自我,如果说我们也可以和曹操一样始终如一的坚持,哪怕与世界为敌也要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或许我们早已摆脱了现在的环境,虽然没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

63岁,皇家医学院院长吉本串联了一小撮汉室忠臣在许都作乱,试图劫持献帝投奔关羽,曹操的秘书长王必在平乱后伤重而死。64岁,曹操的爱将、连襟夏侯渊在定军山被刘备军斩杀。汉中失守,刘备称汉中王。关羽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宛城守将叛变响应关羽。同时邺城有一位超级演说家魏讽煽动了一大堆官二代准备发动政变。65岁,关羽在曹操孙权两军的联合绞杀之下败走麦城,孙权居心叵测地将关羽首级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见招拆招,将关羽以诸侯之礼安葬在洛阳。

葬礼之后,曹操在洛阳一病不起,当时曹丕身在邺城,曹操却派人去长安急召近年来在军事上表现抢眼的曹彰,由于曹彰未至曹操就已去世,其动机成为千古之谜。曹操临终前发表了题目为“分香卖履”的著名遗言,一句军国大计都不涉及,只是唠唠叨叨地安排着小妾们以后的日子到底该咋过。在曹操看来,军国大计早已安排妥当,屯田保障了粮食,唯才是举保障了人才的梯队建设、汉室无人可用,孙刘反目成仇、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曹操想不到他所自豪的制度在曹丕看来是多大的麻烦。曹操充分考虑了那些不忠于自己的人已经被解决得七七八八,却没有充分考虑过忠于他的人不一定会忠于曹丕……

在开启曹丕时代之前,按照惯例应该给曹操一句评语,笔者原本想刷刷刷写上一大堆评价,但在1954年,唯一一位与曹操同样在政治、军事、诗歌、书法上造诣极深的毛泽东已经为曹操写下了一段无法超越的诗词,遂决定老老实实摘录如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