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本質上區別在哪裡?

s8POS


從飛機代目裝備情況來看,美國先進飛機服役時間平均要比蘇聯早了5~8,比如:F–15就要比蘇–27早了6年以上的時間,而圖片上的F–14艦載戰鬥機裝備時間也要比蘇–30早了至少10年。

從二戰結束之後空軍進入到噴氣機時代,“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的戰鬥機作戰能力上沒有形成代差,從米格–15和F86開始,蘇聯戰鬥機的研製工作都是亦步亦趨緊跟美國,也就是說:美國出現了什麼新機型,蘇聯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在一段時間後研製出新機型對抗的機型。
米格–21是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多的噴氣式戰鬥機,其主型號、改進型、衍生型、仿製型...加起來超過了10000架,世界各地有50多個國家地區使用,有戰鬥機界的AK–47的讚譽。


米格–21懟F–104/105、米格–23懟F–4始終如此!但這個期間由於作戰思想的不同,蘇聯的戰鬥機設計開始簡單化設計(同時技術水平也跟不上美國了)蘇聯參考了二戰經驗認為:世界大戰期間一架新飛機從出廠→參戰→被擊落…最多80–100個小時到頭了,所以不必使用高級的技術和製造材料,即便是在和平時期飛機機體的壽命能達到3000小時就可以,也用不著精工細作。
美國戰鬥機的設計理念與蘇聯截然相反,普遍設計都是體積大的重型戰鬥機,美軍認為:大飛機的好處很多,在:航程、武器掛載量、設備安裝量...等方面遠遠優於機身狹小的蘇聯飛機,並且在製造方面儘量使用一些新技術、好材料,將飛機變成一種耐用品而非大規模消耗品。圖片上可以對比出F–4戰鬥機與F–16和幻影2000的機體大小,同時F–4由於設計冗餘度高,改進升級空間大,到目前仍然有不是國家在使用,而它的對頭米格–23視乎不見了蹤影。

整場冷戰期間蘇聯的飛機講求的是“量”,所以冷戰時期蘇聯的各型作戰飛機數量極多,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對美國的較大優勢地位!相反對於“質”來說,蘇聯人認為,不形成代差落後一點無所謂!當然這也是蘇聯航空工業確實落後歐美因素的影響,蘇聯戰鬥機的壽命對比於歐美戰鬥機普遍不高。

“冷戰期間”美蘇戰鬥機的巔峰之作F–15系列和蘇–27系列,這兩個型號的戰機都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服役,到現在已經40年時間之久了!它們的改進型、衍生型,仍然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

到了1980年代初期也就是冷戰末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已經意識到“第三次世界大戰”永遠打不起來了,武器裝備製造方面再追求“量”是不能長久的,也是國力承受不了的…所以,放棄了“量”而轉為往“質”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蘇–27系列戰鬥機在製造工藝上的一些進步,多少的改變了以往蘇聯戰鬥機的:結構簡單、製造工藝落後印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力嚴重的下降了 ,飛機研製工作水平也是“斷崖式下降”,在戰鬥機研製方面已經大大的落後於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的蘇–57並不讓俄軍方滿意,它的服役時間比F–22A比晚了近20年,並且現在蘇–57的技術水平也遠遠的落後於F–22A!


至於說軍種通用,既可以陸上基地使用,也可以上艦的批量化“五代機”,俄羅斯目前無力研製,只得是對蘇–27這樣基礎型號進行改、改、改...。

戰鬥機是研製週期長、資金投入巨大的工程項目,目前的俄羅斯已經力不從心了,出現五代機落後美國也是必然的…總體來說一代機、二代機、三代機蘇/俄的技術水平並未與美國相比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距,基本用旗鼓相當來對比,落後的只是當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