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系战机和美系战机本质上区别在哪里?

s8POS


从飞机代目装备情况来看,美国先进飞机服役时间平均要比苏联早了5~8,比如:F–15就要比苏–27早了6年以上的时间,而图片上的F–14舰载战斗机装备时间也要比苏–30早了至少10年。

从二战结束之后空军进入到喷气机时代,“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战斗机作战能力上没有形成代差,从米格–15和F86开始,苏联战斗机的研制工作都是亦步亦趋紧跟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出现了什么新机型,苏联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一段时间后研制出新机型对抗的机型。
米格–21是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主型号、改进型、衍生型、仿制型...加起来超过了10000架,世界各地有50多个国家地区使用,有战斗机界的AK–47的赞誉。


米格–21怼F–104/105、米格–23怼F–4始终如此!但这个期间由于作战思想的不同,苏联的战斗机设计开始简单化设计(同时技术水平也跟不上美国了)苏联参考了二战经验认为:世界大战期间一架新飞机从出厂→参战→被击落…最多80–100个小时到头了,所以不必使用高级的技术和制造材料,即便是在和平时期飞机机体的寿命能达到3000小时就可以,也用不着精工细作。
美国战斗机的设计理念与苏联截然相反,普遍设计都是体积大的重型战斗机,美军认为:大飞机的好处很多,在:航程、武器挂载量、设备安装量...等方面远远优于机身狭小的苏联飞机,并且在制造方面尽量使用一些新技术、好材料,将飞机变成一种耐用品而非大规模消耗品。图片上可以对比出F–4战斗机与F–16和幻影2000的机体大小,同时F–4由于设计冗余度高,改进升级空间大,到目前仍然有不是国家在使用,而它的对头米格–23视乎不见了踪影。

整场冷战期间苏联的飞机讲求的是“量”,所以冷战时期苏联的各型作战飞机数量极多,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对美国的较大优势地位!相反对于“质”来说,苏联人认为,不形成代差落后一点无所谓!当然这也是苏联航空工业确实落后欧美因素的影响,苏联战斗机的寿命对比于欧美战斗机普遍不高。

“冷战期间”美苏战斗机的巅峰之作F–15系列和苏–27系列,这两个型号的战机都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服役,到现在已经40年时间之久了!它们的改进型、衍生型,仍然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

到了1980年代初期也就是冷战末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已经意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打不起来了,武器装备制造方面再追求“量”是不能长久的,也是国力承受不了的…所以,放弃了“量”而转为往“质”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苏–27系列战斗机在制造工艺上的一些进步,多少的改变了以往苏联战斗机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落后印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力严重的下降了 ,飞机研制工作水平也是“断崖式下降”,在战斗机研制方面已经大大的落后于美国,第五代战斗机的苏–57并不让俄军方满意,它的服役时间比F–22A比晚了近20年,并且现在苏–57的技术水平也远远的落后于F–22A!


至于说军种通用,既可以陆上基地使用,也可以上舰的批量化“五代机”,俄罗斯目前无力研制,只得是对苏–27这样基础型号进行改、改、改...。

战斗机是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巨大的工程项目,目前的俄罗斯已经力不从心了,出现五代机落后美国也是必然的…总体来说一代机、二代机、三代机苏/俄的技术水平并未与美国相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距,基本用旗鼓相当来对比,落后的只是当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