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欧楷一年,目前遇到瓶颈期该怎么办?

北冥有鱼lm


临的还可以吧!



建议换帖,我是从你的写字风格看的,不对的地方,莫介意啊!



感觉你写字过于方正,笔划也硬,所以在圆转的方面做的不好,比如捺或许直硬少圆润灵动,横的顿笔也硬不到位!这样的话就致使在处理结构与笔划时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你换帖,如果还练楷书的话可以选择颜真卿的《勤礼碑》或是赵孟頫的《胆巴碑》,这个用意是在于你能更多地体会一下圆转用笔,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欧体,可以在体会到圆转笔以后再回练欧体。



再有转方案就是建议你索性学习草书,草书的使转对于你来说更能提升你用笔圆转感悟流畅感,如果在圆转与流畅尚不尽兴彻底改观,你在书法上不可能有大进步的。


个人浅见,希望能对网友有所帮助!


一笑貫长天


作者学习欧阳询楷书一年了,写成这样我认为是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

按说成人练习楷书一年,即使笔画力度上可能比较足,一般字体的结构都是没有问题的,而看作者写的字,结构和原帖还有很大的差距,笔画上写的也不是很到位,进步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根据作者的情况,我建议:

1、把笔画关先过了,字都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写不好,字肯定也是写不好的。

楷书一共就八个基本的笔画,横、竖、撇、捺、点、折、钩、提,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者看着网上的视频一个一个的解决,逐个突破。

这个和学习其它东西一样,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哪一个笔画写的不好,单独拉出来反复进行练习,直到把它写好为止。

练好了笔画,就算完成了学习楷书的第一步。

2、练习结构

虽然作者也进行了重复训练,一个字写了15遍,可是这15遍都写的基本一摸一样,都出现了相同的错误,这种所以错误的重复是徒劳无功的。

最好的重复的练习方法是,边重复边进行自我的纠错,从写完第一遍开始就要检查哪里出了问题,把它标出来,第二遍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取得进步。

看到了错误要立马去改正,要敢于去修改,哪怕修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别的错误。

如果是在自己看不到错误,可以把字帖复印方法,直接在复印纸上写几遍,在进行细致的观察。


就比如作者写的这个“岭”字,很明显上面的山字头写的太大了,而且右下角的“令”字写的也太大,而且令字一撇的方向也不对。

这个字明显是一个正三角形结构,山字头和令写小一点,把页写大一点,“令”向左倾斜,“页”向右倾斜,二者左右互相扶持,形成三角结构,支撑着头上的“山”。

这就像一个雪人,“山”相当于雪人的头,而下面的“令”和“页”相当于雪人的身子,形成稳定结构。

而这些细节,作者都没有看到,写的太笼统,只表现了一个大概,这样当然是很难进步的。



所以作者虽然学习了一年,但是进步并不是很大,还过早地进入了瓶颈期,停滞不前。

要再想进步,只能通过更细致的观察和临摹了。


不二斋


一看习作,就知道你是自学的,不容易,能坚持下来。你自己也清楚,目前的状况,要想再进步很难。书法不可能三五年就能达到心手自如,写出像模像样的风格来。尤其欧字,法度严谨,精气神内敛,一二年练下来能把点画写规整,字体写稳就不错了。从你习作看,你对基本笔法有一定的理解,也能在书写过程中,贯穿始终。但暴露了你缺乏对书法的认识,没有抓准欧字特点,反映了你学书的方法不够灵活。你明明临的是欧字,却写出魏体的点画。这几乎与“欧体”没有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要读帖,正真领会欧字的特点。你可以将欧字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字,单字放大到五、六公分左右,张贴在你房间的显眼处,像背英语单词一样,反复阅读,仔细观察,强化记忆。一是熟记点画笔法要领,二是熟记点画位置关系,三是熟记字体空间布局关系。

第二,把经过一番熟记的字体,以同样大小的字格进行临习,刚开始的时候,注意临像。熟练之后,不要临一笔看一笔,采取背临、意临。临好一个字之后再对照字体进行比对,找出问题所在,再重复临,直到自己满意。以这种方法,逐个突破,步步为营。

第三,加强对欧字特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我曾介绍过欧字的起笔不完全是方笔,而是方圆并存,一定要仔细观察。作为初学入门,我曾说过学欧字,不妨从欧阳通的书法入手,欧阳通的笔法是以方势为多,但这不是代表欧字的真正面貌。为了笔法训练,可以从方笔为主开始练习,如你所写一样,但要明白其中道理。行笔的中段,不是刻板的而简单地点画线条,更要注意笔法的变化,欧字的横为“勒”,意思就是笔力内含,富有韧性。这一特征,还需数年之功才能练成。欧字的收笔非常有特点,我曾说过,写好欧字点画的收笔,就能体现出“欧体”的精神了。注意欧字的收笔有力但又非常饱满,尤其竖弯钩的写法。但也不能死板,欧字的险绝,不是机械的,而是充分体现出动势的“活”。一些欧体书家把每笔的收笔几乎靠一个机械的动作完成,不可学。





如石书艺


以前练过两年,停了十几年刚拾起来一个月不到,个人也喜欢欧帖,主要临九成宫,目前感觉到笔法,就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兰山督学馆


一年把欧楷临到现在这个水平,应该说进度不错,情况也正常。

许多初学者都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感觉进展不大,

提高的速度越来越慢,达不到自己想得到的结果,这时,情绪

开始躁动,想法频出。会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怀疑自己是否

能把自己的书法水平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就是认为自己进

入了瓶颈期,信心开始动摇。其实,这里有一个最大的误区是

把书法的学习看的过于简单,把成功的预期定的太短,所以,

当一个遇到困难准备不足的心态,碰到学习障碍时,各种疑问,

犹豫,畏难的心理就会产生,这时,重要的是应该对学习书法

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要捋顺,对学习书法的路径和难度系数有个

明确合理的认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下。

一:书法学习要想进入高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

几十年的刻苦训练,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临池不辍。

二:写好书法除了苦功之外,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有

问题也不能取得成功。这除了拜师求教,还要自己有悟性,

动脑筋,有许多技法只能靠自己感悟琢磨,别人是教不来的。

三:重要的是要能踏下心来,甘于寂寞,远离喧嚣,一个安静

淡泊的心态对于写好书法相当重要。

如上这几点供你参考一下,我觉得有时好好思考这些问题真

的比教你一些书法技巧要重要的很多很多。


素里布衣杨半


初学书法,遇到瓶颈期再正常不过。每一个书法小白都会遇到。

怎么办?这是个问题。我觉得可作如下解

-1-

什么是书法的瓶颈?

简单的说就是学了一阵,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书法的瓶颈有好多种。书法小白因为水平不一,所谓的瓶颈就不一。有的刚开始就来了,有的一年,有的两年。无所谓长短,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卡在半山坡的感觉。表现形式不一样。有的是在点画上,有的在结构上,有的在章法上。

-2-

为什么会有书法的瓶颈?

学书法有瓶颈很正常,这正是个人书法学习进步的转折点。每个瓶颈我们可以分成断点。遇到瓶颈、解决瓶颈、再遇到、再解决。书法的进步隐藏瓶颈反复的循环之中。

-3-
如何克服?

克服瓶颈的途径有很多种。

网上自己找答案。现在网路搜素引擎功能强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问题,大多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

请教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可以向明师请教。你遇到的问题对你自己来说是个瓶颈,对于他人来说或许仅是个问题而已。

好了,以上就是对于书法瓶颈的个人见解。你还有其它不同的建议么?欢迎留言、评论。

品味历史,解读书法,我是堯堯1978.感谢关注。

-END-


堯堯1978


我也是初学欧楷者,大约不到4个月。看了你写的字,感觉你是“只管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没有放下笔,好好总结一下。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适当放下笔,认真读贴也是很重要的。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字的结构,用笔等,做到心中有字,会有很大提高。一点粗浅的建议,见笑!


西伯利亚狼138852982


《值得欣慰的书法“瓶颈期”--度过欧楷书瓶颈期的4种方法》

书法练习有瓶颈期,这句话经常让人不相信!但作为过来人,多少都会有些同感!只是不同的人,这种“瓶颈期”对你的感受各不一样罢了!以前笔者曾经对于这种“瓶颈期”(也许叫“困惑期”更准确)的处理方法给出过一些陆陆续续的建议,今天借题主的问题再次对书法修炼的困惑期的处理方法进行一次汇总。

一、清醒认识“瓶颈期”,能够产生一种对己对人的书法不满意的想法,说明你已经有了给书法挑刺的能力;

刚刚接触书法的朋友,可能对那些只要写两笔的都投去羡慕的目光。的确如此,书法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术,你一开始之时自然没有太多技能与书法结构经验。到了技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点经验。在古时候,老师们教学生书法总是少不了一句“悟性”。

这句“悟性”的背后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老师并未将书法的书写技能技术化、技巧化,只而只能让学生“熟能生巧”;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位老师不愿意将自己总结的书写技术传授给学生,书圣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位“小家子气”的大书法家。


二、应对书法颈期的最好方法之一--“摹帖”;

人们一开始书写的时候,伟统的书法教学方法首先就会指导我们先做一下做“摹帖”的功夫。其中的道理自然是简单而且“自然”。动物也好,人类也好,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从模仿开始,不只是书法是这样,科技发明更是如此!我们中国的制造工作近些年通过模仿成为制造强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对书法什么不满意,就摹仿什么!不过在摹帖尤其应该选择墨迹笔帖,而不是直接的古帖。

摹帖的叫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其实质只有一种,那就是通过拓写的方式来初步地练习书法的“形”:笔法运作方式区或是结构的布局方法。

当然要是在理解了书写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来摹仿,收效就会更大......“摹帖”这种方法较之“大名鼎鼎”的临帖,名头不那么响,而且有那么一点“低端”!

三、了解书法学习的6大自然环节,你可能才能理性认识书法的“瓶颈期”;

书法练习一般都少不了基本的大环节6个。自然这样的环节是书法初学者需要了解的。大笔者看来,书法练习的6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临帖”,但是最有关键的“读帖”功夫。其实读帖能力基本代表了所有书法知识的理论体系:怎么选帖?怎么分析笔法?怎么分析结构?怎么进行章法布局?这些都是书法的重点技法。

读帖功夫实际也是书法欣赏的全部能力。一个人有了欣赏书法的能力,这些知识技能对于书法学习者学习书法事半功倍。

四、提高读帖技巧与读帖方法,提高临帖实效;

中国传统文化既讲究思想养练也讲究现实实用,书法文化也自然如此。书法虽为是一种传统艺术,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同样是一种丰富人们生活的社交活动。更何况书法这种艺术,一开始还算不上书法,最多只是算是实用书写。书写技术不达到“美”的境界,书写作品并算不上书法艺术品。

其实各种书法美都是由书法书写技巧来构造的,笔法的练习形成了笔画构形之美,比如初段的起笔、中段的行笔、末段的收笔的长短、粗细、方圆曲直;

启功书法与现代工笔楷书的笔法、结构、章法、形态就基本完全不同。

中国书法结构创新在近两百年也只有启功发明了黄金率这种布局新方法,因此开辟了中国书法百年创新。

书法笔法无定法,其实书法结构也是可谓产并无定法。书法结构的根本也就是笔画上的布局方式的不同(有的研究者将形态的不同也归于结构的多样性)。

我们书法初学者需要明白的是,读帖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书法作品笔法、结构、章法、形态的层次来分门别类地读取书法作品的不同之处。

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呼应法则分析实例!


创新炎黄


看过您的字,如果是练的是欧楷,那么你现在还不算是瓶颈,基础没打好。

所有的笔画转折收笔全是方笔,不够圆润,许多笔画上的处理也不够到位,间架结构,角度都不行,更不用说欧楷的险了,反正我看不到太多的欧楷的影子。

所以我建议,从头再来,先把笔画练好,再把结构练好,重新回炉一下,您所谓的瓶颈不是瓶颈,而是练的不够仔细,不到位。


缘来斌哥


从题主所附作品看,不是遇到了什么瓶颈,而是学习方法出来问题,读帖和对临方法不正确 。把字写僵了还不算,点画形态和位置不准,结构不准。而且一直在重复自己的错误,读帖和临摹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分析和对照检查。

看"峻岭"这两个字写的,几乎都有一个样子。这不是在临摹练习,而是在抄帖,这种抄帖非常可怕,因为没有经验自己都无法发现的错误。因为自己一直会认为自己在临摹练习,临摹练习的流程也走了,上按部就班在进行,殊不知,在巩固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在纠正自己的不足。大问题容易发现,细枝末节或者已经固化的习惯最难发现和纠正。

从作品内容看是临摹的欧阳询楷书作品兰亭序。这件作品真伪不说,其艺术性没有欧阳询的其他字帖的临摹价值高。也不是欧阳询最经典的作品。还有就是这件作品不适合初学临摹,实际上没有师法取法的价值,虽然卢中南用硬笔也临摹过,远没有欧阳询的其他刻帖优秀,特别是《九成宫》。



学习书法要临摹,临摹练习要会临摹,不能因为知道临摹这两个字就认为自己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了,首先要通过阅读字帖上的文字说明或者书法技法理论知识,比如执笔,运笔,用笔技法结构,读帖的要领等等,然后才可以临摹,这是最低可以知道按照理论指导进行基本的分析或阅读,做到初步的胸有成竹。读帖有多种形式,如书空,只看不练进行分析阅读,边练边对照原帖范字进行分析。我们在临摹练习是一定要写完全一个字后立即对照原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临摹的字形与与原帖范字不一样的地方,以利于下面临摹是纠正过来。

读帖是要分析结构,也要分析点画的形态。显然题主所附作品的作者没有做到这一点,临摹作品的字的点画形态把握不准,且仅得大概,所以,见不到点画的细节的微妙变化 之处,所有将点画写死了,仿佛就行三角板和直尺那样单调的点画。欧阳询的楷书可不是这样的其变化非常丰富。临摹前一定要认真仔细读帖在读帖有所得以后在动笔临摹。不过题主写的还是非常认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