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战争交叠才看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精神分裂”的英国人

文章前提时间轴知识点: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太平天国战争1851--1864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矛盾”的英国人

矛盾点1:欧洲的近代历史上,英法两国可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英法百年世仇最早能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然而在我们的教科书里,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了圆明园,勾肩搭背的样子让我们产生了错觉。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盟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什么时候和好的?

矛盾点2:刚打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人,常理来说应该会去帮太平天国,然而历史上的英国人并没有,反而明显的去帮助清政府,比如华尔的洋枪队,戈登的常胜军,这波操作英国人到底怎么想的?


几场战争交叠才看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精神分裂”的英国人

英法联军

先回答第一个矛盾点

答案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这是第一场能称之为现代化的战争,很多新武器和新技术都在这一场战争中使用了出来,也就是这次战争两个国家亲密了起来。

1856年战争一结束,狼狈友情的两个国家携手来中国打劫,由强盗头子额尔金组成了一千人左右的联军,这里面很多都是刚从克里米亚战场下来的老兵。


几场战争交叠才看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精神分裂”的英国人

克里米亚战争


从英国当时境遇回答第二个矛盾点

第二个矛盾点就要把整个局面放到英国人当时面对的世界,因为当时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事情,具体参照文章开头时间轴。

<strong>英国佬之所以帮助清政府绝非偶然,这一切都是有原因和动机的


几场战争交叠才看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精神分裂”的英国人

  • 英国人控制殖民地的心路历程一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

1857年,英国在国内征兵组建了一千人的军队,有一部分克里米亚老兵随即加入。然而这支部队坐的船路过印度,这里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这里的英国人请求救援,这一千人随即参战,镇压起义。也就是他们的正好路过,才没有造成更大更严重的后果,印度局面转危为安。画外,所以鸦片战争才能打了四年。

之前负责统治印度的东印度公司解散,英国直接派驻官员和军队接管印度,然而远超英国领土印度的管理让英国心力交瘁,军费行政费用带来的财政成本让日不落的英国一度陷入窘境,英国的统治阶层达成一个共识,绝不能再有一个印度。

这次事件引起了英国统治者的深思,如果再去统治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英国难以承受,所以英国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不能让清政府的统治崩溃。

<strong>当然不止这一个事情影响了英国的决策层


几场战争交叠才看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精神分裂”的英国人

美国南北战争


  • 英国人控制殖民地的心路历程一美国南北战争

当时的中国和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称之为摇钱树不为过错。

英国的纺织品原料大部分来自于美国的南部地区,远东地区是英国最大的市场,大家可以联想下电视剧大染坊,虽然都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洋布仍然在中国有着大量的市场。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瓷器,三分之二在美国市场销售,这几大宗商品把三个国家绑成了紧密的消费网络。

南北战争中,英国的态度也说明了这一切,竭尽所能帮助美国南方联邦。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5月英国承认南部联邦交战国地位。这个行为,相当于变相支持南部独立,承认其国家身份,可以向英国借款,购买武器。也就是说,表面中立的英国人,把宝押在了南方。

但是,打脸很快来到。北方各州人民反英情绪高涨,英国生意大受损失。此时此刻,英国再看亚洲战场,如同巧合的战争同步上演,都是南方反叛军攻打北方政府吖,心里告诫自己,这次押宝可不能再押错了,这次错了,中国市场崩了,英国就真的哭了。

英国人决定押宝清朝政府,从暗中支持改为公开支持,中国的统治阶层崩溃了,对他们属实不是什么好事情。

若是英国承认太平天国,给其提供武器,最后结果未曾可知。

<strong>所以,另一个方向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历史就是历史,没法再去改变。

<strong>参考文献:

<strong>《世界近代史》——作者袁征

<strong>《中国近代史》—— <strong>[美] 徐中约

<strong>《天国之秋》——[美] 裴士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