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戰爭交疊才看清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精神分裂”的英國人

文章前提時間軸知識點: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1858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

太平天國戰爭1851--1864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矛盾”的英國人

矛盾點1:歐洲的近代歷史上,英法兩國可謂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英法百年世仇最早能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然而在我們的教科書裡,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了圓明園,勾肩搭背的樣子讓我們產生了錯覺。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盟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什麼時候和好的?

矛盾點2:剛打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國人,常理來說應該會去幫太平天國,然而歷史上的英國人並沒有,反而明顯的去幫助清政府,比如華爾的洋槍隊,戈登的常勝軍,這波操作英國人到底怎麼想的?


幾場戰爭交疊才看清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精神分裂”的英國人

英法聯軍

先回答第一個矛盾點

答案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這是第一場能稱之為現代化的戰爭,很多新武器和新技術都在這一場戰爭中使用了出來,也就是這次戰爭兩個國家親密了起來。

1856年戰爭一結束,狼狽友情的兩個國家攜手來中國打劫,由強盜頭子額爾金組成了一千人左右的聯軍,這裡面很多都是剛從克里米亞戰場下來的老兵。


幾場戰爭交疊才看清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精神分裂”的英國人

克里米亞戰爭


從英國當時境遇回答第二個矛盾點

第二個矛盾點就要把整個局面放到英國人當時面對的世界,因為當時世界範圍內發生了很多事情,具體參照文章開頭時間軸。

<strong>英國佬之所以幫助清政府絕非偶然,這一切都是有原因和動機的


幾場戰爭交疊才看清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精神分裂”的英國人

  • 英國人控制殖民地的心路歷程一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

1857年,英國在國內徵兵組建了一千人的軍隊,有一部分克裡米亞老兵隨即加入。然而這支部隊坐的船路過印度,這裡爆發了印度民族大起義,這裡的英國人請求救援,這一千人隨即參戰,鎮壓起義。也就是他們的正好路過,才沒有造成更大更嚴重的後果,印度局面轉危為安。畫外,所以鴉片戰爭才能打了四年。

之前負責統治印度的東印度公司解散,英國直接派駐官員和軍隊接管印度,然而遠超英國領土印度的管理讓英國心力交瘁,軍費行政費用帶來的財政成本讓日不落的英國一度陷入窘境,英國的統治階層達成一個共識,絕不能再有一個印度。

這次事件引起了英國統治者的深思,如果再去統治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國家,英國難以承受,所以英國此時此刻無論如何不能讓清政府的統治崩潰。

<strong>當然不止這一個事情影響了英國的決策層


幾場戰爭交疊才看清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精神分裂”的英國人

美國南北戰爭


  • 英國人控制殖民地的心路歷程一美國南北戰爭

當時的中國和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市場和原料基地,稱之為搖錢樹不為過錯。

英國的紡織品原料大部分來自於美國的南部地區,遠東地區是英國最大的市場,大家可以聯想下電視劇大染坊,雖然都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洋布仍然在中國有著大量的市場。英國從中國購買的茶葉瓷器,三分之二在美國市場銷售,這幾大宗商品把三個國家綁成了緊密的消費網絡。

南北戰爭中,英國的態度也說明了這一切,竭盡所能幫助美國南方聯邦。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5月英國承認南部聯邦交戰國地位。這個行為,相當於變相支持南部獨立,承認其國家身份,可以向英國借款,購買武器。也就是說,表面中立的英國人,把寶押在了南方。

但是,打臉很快來到。北方各州人民反英情緒高漲,英國生意大受損失。此時此刻,英國再看亞洲戰場,如同巧合的戰爭同步上演,都是南方反叛軍攻打北方政府吖,心裡告誡自己,這次押寶可不能再押錯了,這次錯了,中國市場崩了,英國就真的哭了。

英國人決定押寶清朝政府,從暗中支持改為公開支持,中國的統治階層崩潰了,對他們屬實不是什麼好事情。

若是英國承認太平天國,給其提供武器,最後結果未曾可知。

<strong>所以,另一個方向也不是不可能,只不過歷史就是歷史,沒法再去改變。

<strong>參考文獻:

<strong>《世界近代史》——作者袁徵

<strong>《中國近代史》—— <strong>[美] 徐中約

<strong>《天國之秋》——[美] 裴士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