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劉強東京東的神舟電腦,老闆吳海軍是狂人:賣電腦,我最賺錢

文|龍溪

來源|商業傳奇


一個家電、IT廠家,敢把劉強東的京東告上法庭,還公之於眾,要麼是一個強人,要麼被逼到了一定的程度。

最近,神舟電腦創始人吳海軍突然發微博,聲稱京東欠神舟電腦3.383億元貨款,並已起訴對方。這事很快上了熱搜,雙方也發聲明,眼看要撕起來。

事件不復雜,不多說了,來說說吳海軍。這也是企業界的一個狂人。

起訴劉強東京東的神舟電腦,老闆吳海軍是狂人:賣電腦,我最賺錢

1、賣得便宜,卻聲稱“中國做電腦的,我最賺錢”

說實話,在中國,說到電腦,可能會想到聯想、華碩等,還有一堆外國品牌,回溯到十多二十年前,可能還會想起長城、方正等,在龍溪的認知裡,神舟的知名度算不上高,至少不是頂級的。

神舟電腦由吳海軍2001年創辦,他從1995年就開始創業,創立神舟品牌後,從一開始,打的就是低價。

當年,一臺奔四品牌電腦一般都要八九千元,自己到科技市場攢機也要6000元,但神舟電腦只賣不到5000元。有人把吳海軍稱為“價格屠夫”。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電腦就是組裝,CPU等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裡,利潤一直很薄。

起訴劉強東京東的神舟電腦,老闆吳海軍是狂人:賣電腦,我最賺錢

如果對中國的商業稍稍熟悉一點就知道,凡是被稱為“價格屠夫”“價格殺手”的,都是狠角色,一般也是行業的攪局者,會迎來一波又一波的質疑,當年國美的黃光裕就是如此。

但吳海軍說,他沒有殺價,“只是還原了價格的本來面目”,還說,在中國賣電腦的,他最賺錢。

他說得有沒有道理?看一組數據。

2008年到2010年,神舟電腦的毛利率分別為13.98%、15.22%和15.81%,而同期,全球PC老大聯想,毛利率只有15%左右。

是不是最賺錢不知道,但賣得比別人便宜,還能保持和同行差不多的毛利率,確實有一套。

憑藉低價,神舟的銷量一度僅次於聯想,在中國電腦市場居第二位。


2、曾說要收購索尼,打敗蘋果、三星

像很多行業一樣,價格一低,就有人懷疑。

最常見的指責是偷工減料。說老實話,電腦這樣的產品,是很難偷工減料的,除了少數輔件外,CPU不是英特爾就是AMD,配置、參數寫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另一種指責是品味。價格低,就容易被認為產品也低端。神舟電腦就被稱為“吊絲專用品牌”。

不過,吳海軍說專門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優秀及自信的人才買神舟》的文章,列舉幾點來證明神舟電腦的“高大上”,稱“只有那些優秀的,自信的,懂產品的,時尚追新的人才會買神舟的,傻X是絕對不會買神舟產品的。”

這體現了吳海軍的自信。

起訴劉強東京東的神舟電腦,老闆吳海軍是狂人:賣電腦,我最賺錢

他甚至公開說,在中國只有兩個電腦品牌就夠了,一個叫聯想,另一個叫神舟。2007年在另一次演講時,他更進一步,說世界上只需要兩個電腦品牌,一個叫IBM,另一個叫神舟。還說蘋果電腦應該併入IBM,索尼併入神舟。

事後證明他的話不太靠譜,後來IBM個人電腦業務賣給了聯想,索尼的電腦確實萎縮了,但沒有併入神舟。根據剛剛公佈的數據 ,聯想在中國PC市場的份額達到了43.5%的歷史新高。而神舟這些年聲音逐漸弱小。

後來,小米以性價比橫掃中國手機市場,吳海軍曾說過雷軍偷師他。2013年,神舟曾做手機,推出了多款399元的手機,吳海軍就懟開了小米的紅米,在微博裡公開說:“沒想到紅米這麼差,居然還有這麼多傻X去搶,有些人真蠢。”

更讓人吃驚的是,當時他說將在三五年內將蘋果、三星都逼出中國市場。

現實是,蘋果、三星在中國確實被逼退了一些,但讓他們敗退的是華為、小米、OPPO等。


3、強人吳海軍

文初我們就說過,在中國,廠家敢起訴商家或平臺的,要麼被逼到一定的程度,要麼本身是強人。從上面的言論就可以看出吳海軍一個強人的輪廓。

其實,吳海軍來自“儂儂吳語”的江蘇,1966年出生在江蘇南通一個叫如東的縣。本科上的是師範院校,學數學,到縣教育局工作1年後考研,這次上的東南大學動力工程系,跨度如此之大,不知為何。

碩士畢業後,吳海軍南下深圳,在中航僅工作了幾個月,1995年開始創業,創辦了深圳市新天下集團有限公司,後來又創辦神舟。據說,其實目前其很大一塊收入來源於深圳市新天下集團有限公司,不完全倚重神舟,可能是他此次敢叫板劉強東的京東一個重要原因。

起訴劉強東京東的神舟電腦,老闆吳海軍是狂人:賣電腦,我最賺錢

從上面提到的很多言行可以看出,吳海軍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甚至可以說是狂人。

據說,有一次,一個官員吹噓自己用的IBM筆記本是花28000元買的,他當面怒斥對方是“漢奸”。

他的言辭也相當“麻辣”,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微博中動不動就“傻X”,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公開直斥沒有捐款的員工“冷血”“人渣”,還要求那些表達不滿的員工“滾蛋”。

神舟和他本人,確實不時掀起一些波瀾,但都沒有達到很高的高度。他的公司曾三次擬上市,分別在香港、中小板和創業板,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一次和京東的糾紛,由於京東巨大的關注度,讓神舟和他近年難得地成為關注的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