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后期浓绿水怎么样处理?

梁润林3


对虾后期浓绿水怎么样处理?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到了养殖中后期总会很易出现水质发绿的现象,不论是养鱼还是养对虾都很难避免,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养殖过程中塘的底部慢慢积累不少有机质,等到了养殖中后期因水温高,这时水体就很易变老。


那么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对虾塘里的水质在养殖后期出现常绿水如何来处理好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的建议是:


  1. 换水:这种是应急式方法或是在水质刚开始转绿时用有效,也就是说当水质开始转绿变老时及时换水,别外在平时多注意一下换水,如果因水过浓而出现水华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在换水时将其放出塘外,否则这些死藻一旦分解对水质和虾的影响很大。
  2. 减少投喂: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操作,当水质不良或过绿时,这时虾的吃食量会减少,就算还没减少也应该将投喂量降下来一点,否则会进一步加速水质变绿甚至是恶化,同时还可能引起虾的健康问题。
  3. 增氧:对于绿水、老水的塘口可以在晴天的中午将增氧机开2-3小时,一个是让上、下层水体中的氧气达到平衡,以利于水体中有机质的分解,另一个可将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曝出来,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4. 改底:这个是终极手段,对于水质老化严重的水体,以上方法无法处理好的话,那就只有改底了,通常用的过硫酸氢钾、芽孢杆菌、EM菌之类的均可以用,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用后两种来改底,在用药的前后三天不能用杀菌和杀虫类的药物,否则作用会大减。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对虾在养殖后期,经常会遇到水浓的现象,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到底该怎样处理呢?

后期养殖水浓很正常,以稳定为主

其实,随着对虾的生长,饲料投入不断增多,藻类会大量繁殖,特别是到了后期多数对虾池塘都会出现藻类浓的现象,如果这时候水质指标都正常,就无需过分担心,我们要保证的就是水质稳定,虾养到合适规格就及早出虾。

如果水质指标异常,可针对性采取措施

水质过浓,有时候水质指标也异常,我们要针对性处理。一般来说换水是最直接的,但是非常容易引起对虾应激,所以要控制换水量以及换水的频率,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微生物的方法来竞争藻类的营养源,特别是光合细菌及硝化细菌等。


经常观察藻类生长状况,适当肥水

在养殖后期,很多人对肥水都很陌生甚至是不理解,其主要还是防止藻类倒藻,一旦倒藻对虾将产生强烈应激,进而引发死亡,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藻相的变化,适当肥水。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珠海禾虫哥,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

珠海禾虫哥


很高兴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个人观点跟经验是:

养殖对虾到后期水是绿色怎么办?我告诉你,只要不是对虾造成发病或大批量死亡的,千万不要随意刻意去改变水质,只要你的水质在PH值标准水质范围内不要过多的去忧愁。养虾的危险期往往都是在前、中期,一旦渡过前面两期,接下来后期就是继续做好前期的日常管护为即将出货做好准备吧!对养殖对虾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区讨论,在此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邕州牧傅老二


你好,关于虾塘水质变绿的原因,主要是虾塘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如果是从浅绿色变成深绿色,就说明水藻已经开始大量死亡。

万事皆有因果,既然是找到问题的结症,解决方法就容易的多。

养殖虾时,为了水藻更好的生长,大部分养殖户都会对虾塘进行追肥,由于夏季高温,藻类在高温高氮低盐的水体中快速繁殖,水质浑浊,透明度下降,再加上水体含氧量比重降低,藻类就会逐渐死亡。最后引起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虾类死亡。

还有一种原因是投放食物过多,导致虾没有取食完毕,从而引起的微生物,藻类大量繁殖。

应对措施,水源方便的地方可以投放一定浓度的盐水或者其他杀藻类药物。最好配合解毒药,防止波及到虾类,然后换水。

水源不是很方便的,可以大量使用腐殖酸纳(也是钠盐),开启增氧机,最后可以在下风口,用泵抽掉死掉的藻类。


猴子搬格斗


在淡水养鱼或冬棚对虾养殖中,特别是进入养殖后期,出现浓绿水的频率比较高;在其他鱼类的养殖中后期和高密度养殖中,浓绿水也比较多见。

浓绿水是怎么形成的呢?浓绿水也出现在夏季鱼虾养殖中后期,特别是入夏后气温逐步上升,鱼虾规格也不断增大,摄食量增加,此阶段也是底部残饵、粪便等有机碎屑快速积累的阶段,进入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营养,一旦超过了养殖水体原有的自我净化能力,则进一步加剧有机和无机营养盐的积累,同时加上夏季高温,水体中藻类构成的品种简单,从而导致水体中的绿藻占据主导藻相,并快速增殖,形成大青水、老绿水、浓绿水,这些水体对养殖来说是极不稳定的。

浓绿水有什么危害呢?

浓绿水是以绿藻为主的水体,藻类生物量高,在强光照、高水温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强度大,同样相应地在夜晚或阴天时,其呼吸代谢量也大。导致水体的多种指标在一天24小时内大幅度波动,引起对虾应激等危害。同时藻类的大量、快速增殖,对水体的营养盐需求较高,当水体肥力不稳定或营养不平衡时,藻类常大起大落,生命周期短,倒藻频繁,从而导致死藻毒素不断周期性地释放到水体,影响对虾生长。一般情况其危害有以下几点:

一,水体pH值波动幅度大:一般这种情况下PH值都偏高,常常达到9.2以上,白天的高pH环境对鱼虾鳃丝的渗透压调节进行压迫,容易造成鳃肿,并进而造成生理性缺氧。

二, 水体溶氧分层:上层饱和下层不足,尤其晚上藻类呼吸量大,严重时可引起鱼虾缺氧和死亡。

三,水体理化指标日波动大:易引起对虾蛻壳异常、抵抗力下降等问题,续发急性偷死。

四,倒藻频繁:因为藻类生物量极大,营养物有限,加上夏天强阳光的作用下,很容易倒藻,同时造成的副作用是有机物质累积过多,弧菌增多。

五,对虾肠炎白便增加,倒藻后死藻、藻毒素持续释放水体,对虾误食产生肠炎、白便等消化问题。

那怎么处理浓绿水呢?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措施:一,第一适当物理遮阳和络合沉降:我们首先应该可以采用物理遮光的方法,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例如外塘可用腐殖酸钠常规用量遮光,冬棚可采用生物解毒泼洒剂有机络合絮凝,提高透明度;

二 ,培育优质菌相: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水体富营养特别是总氮,然后促进藻相的多样化,同时抑制有害病菌。培育的丰富的菌相,可以显著降低水体富营养程度,从而有效减少藻相的浓度,竞争一部藻类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象乳酸粪肠球菌等菌,可以促进藻类的多样化,增加硅藻相的形成,使得藻相向多藻共存的生态环境发展,从而有利于形成黄褐色、黄绿色、翠绿色、褐色藻相。

⑶ 平衡水体营养:根据水体营养情况,补充互补营养元素,象这种浓绿水,除了总氮高,还有水体营养不平衡造成,如碳氮比,碳磷比,这样平衡水体营养后,可以适合多藻种繁殖,还有就是保持水体持续肥力的补充,可保证藻类生长稳定,稳定水质,并形成稳定的水体藻相菌相生态平衡;

既然叫浓绿水,说明绿藻占优势,我们就必须特意以培育硅藻来补充水体藻相,如上所述,除了补充磷肥外,碳肥的补充往往是我们所忽视的一个方向,根据我们的经验,用乳酸菌发酵剂来液态发酵的“发酵米糠液肥”和“麦麸(秸秆)发酵液”往往很容易形成藻类多样化的藻相水,因为发酵液态水肥中含碳、氮、磷、硅、钙都很丰富,且比例均衡,加上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活菌,很容易形成硅藻水,所以,在这里,发酵水肥,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大致就是这些方式,楼主可以咨询更多有经验的养殖人,得到更多高效的方式。




胖阿达


您好,都说养鱼先养水,养虾也一样。一塘水的好坏,是养虾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你的虾塘水色好不好?

 

  优良水色

  1、黄绿色: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人们常说“硅藻水不稳定,绿藻水不丰富”,而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

  2、浓绿色水(浓而不浊):这种水色的水质看上去较浓,多见于养殖后期,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但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动物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

  3、茶色、茶褐色: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活”,施肥适量中,水中的藻类是硅藻,如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都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此外还有圆筛藻,舟形等。生活在此水色中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洁,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是养殖的最佳水色。

  4、淡绿色、翠绿色:这种水色的水质看上去嫩爽,透明度在20-35厘米之间,肥度适中,水中的藻类是绿藻,常见的绿藻有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养殖动物在此环境中生长快,体色透明。

  异常水质问题处理

氨氮偏高如何处理?

  (1)氨氮超过1.0属于偏高,对虾类有毒害作用,需要进行处理。氨氮偏高的现象在采用地下水养虾的早期、水源差的池塘、藻相不正常的池塘比较容易出现。造成氨氮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外源入塘的氮太多、藻类活力差、有益菌生长不好。

  (2)氨氮偏高处理方案如下:

  解毒抗应激:第一天上午先用有机酸400毫升/亩•米,两小时后用葡萄糖5斤/亩•米;增氧改底:第一天晚上用过氧化钙2.5公斤/亩•米,开足增氧机;补菌培藻:第二天上午用好旺农em菌1.5升/亩•米。

“黑水”如何处理?

  (1)“黑水”是池塘水出现类似酱油色或者煤炭色的现象,颜色看起来非常不舒服。这种水色一般在养殖中后期容易出现,高位池比土塘更容易出现。原因主要是“倒藻”或藻相异常。平时多注意调水、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适的肥度、提高水体pH值,能预防黑水。

  (2)藻相异常引起的黑水,处理方案如下:调节pH值:第一天使用生石灰5斤/亩•米,兑水等冷却后再全塘泼洒;培养有益藻:第二天下活化过的好旺农EM菌2公斤/亩•米。

浓绿水如何处理?

  (1)浓绿水在养殖后期比较常见,说明水体老化,耗氧多,此种水色下容易造成“倒藻”。

  (2)造成浓绿水的原因主要是有机物浓度高、藻类密度高但活力较差。如果平时注重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投喂,能预防水质过浓。

  (3)浓绿水处理方案如下:

  充足增氧:增氧机加到1亩1台,晚上使用过氧化钙1公斤/亩•米;

  双效净水:使用沸石粉5公斤/亩•米+EM菌2.5升/亩•米,二者混合均匀后全塘泼洒,隔天再使用一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