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一、多次轉換門庭的紈絝子弟

在說今天的主角劉琨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則“東晉網紅”桓溫的故事:

桓溫,出自龍亢桓氏,是東晉大司馬,權臣。他認為自己的雄姿風度,可以媲美司馬懿、劉琨。但是時人卻總將他比作東晉初年的第一個權臣,出自琅琊王氏的大將軍王敦。桓溫很不服氣。一次,桓溫北伐盤踞關中的前秦政權,在戰爭中俘虜了一位老婢女。這位老婢女見到桓溫就哭了,桓溫很好奇,問她為何哭泣。這位老婢女含著淚說:“您太像劉司空了”。劉司空,就是劉琨。原來,這位老婢女,是當年劉琨的家伎。桓溫大喜,心想終於有人誇我像劉琨了。於是,桓溫整理衣冠,換了一身華麗的衣服,再次詢問自己哪裡像劉琨。結果老婢女說:

“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

翻譯過來就是,您哪都挺像劉琨,但是樣樣都比不上。桓溫大為掃興,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鬱悶了好幾天。這個故事記載在正史《晉書 王敦桓溫傳》中。

桓溫一生,控制荊州,壓制揚州東晉朝廷。以一州之力,西攻巴蜀,三次北伐,廢立皇帝,差一點就篡位自立。就是這樣一位梟雄,卻視劉琨為精神偶像。劉琨,究竟何許人也?

劉琨,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季漢皇帝劉備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但皇族後裔們,經過百年發展,境遇早已大不相同。劉備的祖父劉雄不過縣令,父親劉弘逝世較早,所以劉備少孤貧。而劉琨則不然,劉琨祖父劉邁是曹魏相國參軍(司馬昭當時是晉王、相國)、散騎常侍。父親劉蕃,史載“行為清高而淡薄儉約”,位至西晉光祿大夫。劉琨的幼年時期,正是西晉大一統的時代,京都重臣紙醉金迷,劉琨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免沾染了浮華紈絝之風。

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劉琨與祖逖一起擔任司州主簿。二人感情甚篤,同床而臥,同被而眠。半夜聽見野外雞鳴之聲,祖逖將劉琨叫醒,二人起床舞劍,這就是“聞雞起舞”的故事。此時的西晉已經是痴傻皇帝晉惠帝在位時期,大權掌握在皇后賈南風手中。故事裡的兩位英氣青年,深感國家即將大亂,於是談及國事,互相商議道:“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爾。”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聞雞起舞

一語成讖。這兩位“聞雞起舞”的青年,雖有志報國,卻又各懷野心。畢竟三國亂世,距離劉琨、祖逖的年代並不久遠。從劉琨、祖逖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二人有“曹操、袁紹”之志。之後的二人,就順著自己的讖語,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與祖逖不同的是,劉琨早年的名聲並不是很好。

當時皇后賈南風掌權。賈南風,是西晉開國功臣賈充之女。平陽賈氏起自曹魏功臣賈逵,賈充作為功勳二代在魏晉嬗代之際公然投靠司馬昭,成為司馬昭第一心腹,為司馬昭除去魏帝曹髦。西晉開國後,賈充受封魯郡公,是朝堂第一重臣。賈充的兒子早夭,於是以外孫入嗣為繼承人。這個外孫,就是賈謐。賈謐好學,是個好奢華雅文的文藝青年。賈后十分喜愛這個侄兒,賈謐一時間權傾朝野。賈謐狂到什麼程度呢?一天,賈謐同皇太子司馬遹下棋,期間爭論棋道。賈謐態度極為傲慢,一旁的青年王爺,成都王司馬穎看不下去了,厲聲呵斥道:“太子是國之儲君,賈謐你居然如此無禮!”賈謐很惱怒,跑到賈后處告狀。賈后為了給自己的侄子出氣,將成都王司馬穎外放,鎮守鄴城。

賈謐權勢如此之大,自然有諂諛之人。有人諂媚稱賈謐文章華美,可比漢代賈誼。賈謐大喜,於是“開門延賓”,大肆招攬賓客。當時,賈謐有個著名的圈子,共二十四人,經常在首富石崇的豪華別墅金谷宴會賦詩,故號“金谷二十四友”。這二十四人中,有東吳入洛的才子陸機、陸雲兄弟,“渤海堅石”歐陽建,開國功臣大司馬石苞之子、首富石崇,美男子潘安,“洛陽紙貴”的左思,陣容之豪華空前絕後。而劉琨,也是這二十四友之一,可以想見,有“浮華紈絝”之風的劉琨,自然氣質上與賈謐是很契合的。至於劉琨有沒有像石崇、潘安一樣,每次遇見賈謐車馬都要望塵而拜就不得而知了。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金谷園

賈后被趙王司馬倫(司馬懿之子,武帝司馬炎的叔叔)誅殺後,原本黨附賈謐的劉琨卻越混越好。原來,劉琨的妹妹嫁給了趙王司馬倫的世子司馬荂。趙王司馬倫後來篡位,劉琨出任太子詹事。不久,齊王司馬冏(武帝司馬炎弟弟齊王司馬昭之子)、成都王司馬穎(武帝司馬炎子)、河間王司馬顒(司馬孚之孫,太原王司馬瑰之子)三王討伐司馬倫,“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正式開始,劉琨被任命為冠軍將軍、假節,出兵抵抗三王。結果在與成都王司馬穎的黃橋大戰中慘敗而歸。趙王被廢后,齊王司馬冏輔政。考慮到劉琨出身名門,將其任命為尚書左丞。劉琨再次躲過被清算的命運。齊王冏被長沙王司馬乂推翻後,劉琨又投入范陽王司馬虓門下,任司馬。

可以說,直至太安元年(302年),劉琨仍舊沒有擺脫“黨附賈謐的紈絝子弟”、“趙王司馬倫的篡位走狗”、“多次轉換門庭的政治投機者”這些標籤。如果此時劉琨不幸死在了“八王之亂”中,那麼劉琨就不會有日後的名聲,更不會有桓溫這樣一個超級大粉絲了。

其實,“八王之亂”中,這些文人雅士、功勳二代們,能夠獨善其身、不隨波逐流的極少,就連劉琨的好友祖逖也深深捲入其中。與劉琨不同的是,祖逖沒有黨附賈謐這種權貴,而是老老實實的靠自身的名氣獲得徵召出仕。在八王之亂中,先後效力於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豫章王司馬熾、東海王司馬越。而永興四年(304年),成了劉琨、祖逖這兩位好兄弟的人生分叉口。

原本,八王之亂是可以在這一年結束的。東海王司馬越(司馬馗之孫,高密王司馬泰子)出賣了長沙王司馬乂(武帝司馬炎子)後,當年那個怒斥賈謐的成都王司馬穎攻入洛陽,掌握大權,成為皇太弟。如果他能夠果敢的留在洛陽輔政,那麼八王之亂就此結束。結果,司馬穎有大略無雄才,捨不得那個當年自己被貶流放、如今的龍興之地鄴城,居然率眾返回鄴城後遙控朝政。這就給了本就有野心的東海王司馬越可乘之機。永興四年,東海王挾持晉惠帝御駕親征,北上攻擊成都王司馬穎。沒想到在蕩陰一戰,司馬越被打的大敗。王師四處潰逃,而在這潰逃的人群中,就有隨軍出征的祖逖。此戰之後,祖逖彷彿看透了人生一般,先後拒絕了范陽王司馬虓、高密王司馬略、平昌公司馬模(後封南陽王)的邀請。後來,在七年後,中原亂成一鍋粥之際,祖逖亦然率領親族鄉黨南下,開創了自己的傳奇故事。

而劉琨,卻始終深處鬥爭核心地帶洛陽,越陷越深。蕩陰之戰後,成都王司馬穎自認天下無敵,開始染指安北將軍、幽州刺史、博陵公王浚的地盤。結果,王浚匯合司馬越的親弟弟、幷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後封新蔡王)討伐司馬穎。逃回封國的東海王司馬越趁機再次起事,三者聯合將成都王司馬穎打敗。本來支援成都王的河間王司馬顒趁機將惠帝掠至自己的地盤關中長安。至此,八王之亂最終成了東海王司馬越和河間王司馬顒的鬥爭。當時,東海王司馬越要求豫州刺史劉喬將地盤讓給范陽王司馬虓。劉喬以自己只聽長安天子的詔書為藉口,攻擊前來豫州的范陽王司馬虓。劉琨身為范陽王的軍司馬,率軍作戰失敗,連自己的父母都被劉喬俘獲。無奈之下,劉琨向幽州刺史王浚借了八百騎兵,才擊敗劉喬,奪回父母。不久,東海王司馬越戰勝河間王司馬顒,成為了八王之亂最終的勝利者。因迎惠帝回洛陽有功,劉琨被封為廣武侯。多次改換門庭的劉琨,終於在投入東海王門下後,走出了建功立業的第一步。

光熙元年(306年),在劉琨兄長劉輿的建議下,東海王司馬越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振威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至此,劉琨與祖逖二人一南一北,再也沒有見面。而劉琨在踏出洛陽的那一刻開始,正在實現自己人生口碑的大逆轉。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劉琨像

二、異常艱辛的上任之旅

然而,劉琨雖然出鎮一方,卻並不是美差。劉琨此次上任之旅的難度,直逼東漢末年另一位漢室宗親、荊州牧劉表“單騎入荊州”。

東漢末年,大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北匈奴西遷,逐漸消失在了中國的史書中。東漢政府怕南匈奴在漠北坐大,於是將南匈奴部眾南遷至河套草原。黃巾起義爆發後,南匈奴軍隊先後被東漢朝廷抽調鎮壓起義,後又參與平定李傕、郭汜之亂,從此這支軍隊滯留中原山西幷州,連河套草原都沒有再回去。當年才女蔡文姬就是被這支匈奴軍隊擄走的,此時的單于駐地其實在幷州境內,而非茫茫大漠草原。後來南匈奴又參與了中原大戰,先後與袁紹、袁術、曹操合作。曹操掌權後,忌憚南匈奴的實力,於是將南匈奴分為五部,全部遷居到幷州西部地區,並由幷州刺史嚴格監管。這也是為什麼,魏晉時代的幷州刺史都兼任“護匈奴中郎將”的原因。

八王之亂之時,幽州刺史王浚麾下的鮮卑、烏桓騎兵所向披靡,與王浚爭奪幽州的成都王司馬穎一時沒法抵擋,於是啟用匈奴人劉淵,讓其回到幷州匈奴五部召集匈奴人馬,妄圖以匈奴騎兵對抗王浚。劉淵回到幷州後,整合匈奴部眾後就開始攻略幷州。劉淵是匈奴左部帥劉豹之子,從小在洛陽長大,熟讀經史,是個漢化匈奴人。他志向遠大,否決了部下自號大單于“復呼韓邪之業”的提議。他認為,自己是劉姓,時候當年漢代和親公主的後代,那麼就應該“承高皇帝之業”,繼承大漢的事業。於是他放棄了匈奴先祖,改立漢室“三祖五宗”神位祭祀,建國號漢。這就是匈奴漢國。

三祖,分別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五宗,分別是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漢世宗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宣皇帝劉詢、漢顯宗明皇帝劉莊、漢肅宗章皇帝劉炟。

劉淵的漢國勢不可擋,剛一建國,就打敗了前幷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接連攻下太原、泫氏、屯留、長子、中都,幷州大半落入匈奴漢國之手。幷州,雖然是邊境,實際上南連河內郡,東接司州、冀州,是戰略要地。而且自東漢末年以來,胡族不斷內遷,幷州一直處於胡漢雜居的狀態,形式十分複雜。幷州如果亂了,那麼洛陽朝廷也不會穩固。因此東海王司馬越才會派劉琨出鎮,希望穩定幷州。結果,東贏公司馬騰還沒等劉琨前來交接,就率部匆匆撤離了。因為幷州發生了大饑荒,在匈奴漢軍和饑荒的雙重打擊下,司馬騰落荒而逃。司馬騰臨走之前,還抓了大批胡人作為奴隸販賣到太行山以東,更加激化了幷州的民族矛盾。一句話總結,幷州亂成了一鍋粥。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匈奴漢國

劉琨上任,本無一兵一卒,自募了一千餘人,北上輾轉來到了晉陽。一路上,劉琨目睹了幷州百姓流離失所、十不存二、白骨遍野的慘狀。他在路上上書朝廷說,幷州到處都是胡虜,自己的這支隊伍只要一走動,就會遭到流民、胡族的搶劫。到了壺關,劉琨的隊伍終於得到了一點補給,但也只有野菜聊以充飢。自小生活在浮華洛陽的劉琨,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間的疾苦,寫下了扶風歌:

《扶風歌》節選:麋鹿遊我前,猿猴戲我側。資糧既乏盡,薇蕨安可食?

走走停停,近在眼前的幷州州治晉陽,劉琨一行人走了半年才走到。然而,晉陽的景象更加令人絕望。府衙寺廟全部焚燬,城內幾無百姓,荊棘遍佈,豺狼野獸就在城內行走。然而,洛陽的浮華才子,在這一刻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他振作冷靜,重建府衙,流民百姓也逐漸回到了晉陽安定下來,晉陽又聞雞犬之聲。

當時的幷州,可以說是劉琨和劉淵二人爭雄,有趣的是,這兩位一位是漢室後裔,一位是自稱漢室後裔。劉淵的匈奴漢國在急速壯大,但是擴張速度過快,導致新收納的各民族軍隊很不穩定。劉琨充分發揮自己“善於懷撫”的特點,利用自己洛陽名士的身份和魅力,派人暗中招降漢軍中的各個部落,轉投劉琨的有一萬多人。劉淵的都城原本來離石,距離晉陽僅三百里。結果為了躲避劉琨的鋒芒,劉淵將都城遷到了蒲子。

劉琨在幷州暫時站穩了腳跟。

三、困守北方的孤膽英雄

雖然站穩了腳跟,但是劉琨的處境卻極具惡化,幷州形式也愈發複雜。

在劉琨出鎮幷州後,東海王司馬越將晉惠帝毒死,立了晉懷帝司馬熾。惠帝司馬衷是痴傻皇帝,可是懷帝司馬熾不是。懷帝有親政的意圖,和東海王司馬越出現矛盾。永嘉五年(311年),東海王司馬越率領精兵四萬,號稱討伐匈漢國大將石勒,實際上是放棄洛陽,屯兵項縣。洛陽群臣看到京都再無精兵守衛,紛紛跟隨東海王出走。晉懷帝成為了孤家寡人,面對孤零零的大殿,憤而下詔討伐司馬越。同年,司馬越病死,隨軍太尉王衍率領這支軍隊護送著東海王的靈柩,緩緩向東海國撤退,結果在半路被石勒聚殲,八王之亂後晉朝朝廷僅存的一支精銳野戰軍至此覆滅。隨後,石勒率軍攻略河北,在東南方向對劉琨形成了巨大威脅。石勒是羯族人,本為奴隸,是亂世崛起的一代帝王。

匈奴漢國劉淵病逝後,其子劉聰殺死太子劉和,自立為帝。同樣在永嘉五年,劉聰率軍攻佔洛陽,俘虜晉懷帝,不久又攻下長安。晉陽南部已經全部為漢國所有。

在東北方,則是司空、驃騎大將軍、幽州刺史、博陵公王浚。王浚是王沈之子。當初魏帝曹髦告訴王沈,自己將要討伐司馬昭。結果王沈出宮就將曹髦出賣,向司馬昭通風報信。王沈憑此功勞被司馬昭納為心腹,遂成西晉開國功臣,受封博陵公。王沈並不喜歡王浚,因為王浚是私生子,其母是賤婢出身。但是王沈直到病逝也沒有生出兒子,只能讓王浚襲爵。亂世之中,王浚有“劉秀之志”,公然擁兵幽州,並且和段部鮮卑結盟。當年劉琨和王浚的交情還是不錯的。劉琨向王浚借了八百騎兵才打敗劉喬奪回父母,但如今的王浚和劉琨卻互視對方威脅。雙方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周邊胡族的盟友,打了一仗,結果,劉琨的族弟劉希被殺,代郡、上谷、廣寧三個郡的人口被王浚擄走。

環顧四周,劉琨處處受制於敵,唯有北方的拓跋鮮卑,是劉琨的盟友。當初,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曾經幫助過前任幷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因此劉琨表奏他為晉朝代郡公。拓跋猗盧仰慕劉琨的盛名,同時也為了自己不被段部鮮卑和匈奴漢國吞併,於是與劉琨結為兄弟,互為倚仗。說起拓跋鮮卑一族,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建立了一統北方的北魏政權。但北魏最早的國號代國,其來源就是劉琨表奏的“代郡公”。後世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將拓跋猗盧追封為穆皇帝。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幷州形式

如果說與拓跋鮮卑結盟,依舊體現著劉琨身上“善於懷撫”的特點,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完美的展現了史書上對劉琨的全面評價,“善於懷撫,而短於御控”。劉琨畢竟是出身在洛陽的公子哥,逆境使得他奮發圖強,可形式一旦好轉,他就再次紙醉金迷。在晉陽,劉琨奢侈豪華,貪戀聲色,雖然短暫糾正自勉,不久又開始放縱自己。一天之內,雖然有數千人慕名歸附,但是也有不少人失望離去。

有個叫徐潤的人,通曉音律,深得劉琨的賞識。結果,這個徐潤仗著劉琨賞識,在晉陽開始飛揚跋扈。將軍令狐盛看不慣,向劉琨提出抗議。結果徐潤知道後,構陷令狐盛,說令狐盛蠱惑人心,要擁戴劉琨稱帝。劉琨聽了這位音樂家的一面之詞,就殺了將軍令狐盛。這可是在戰爭年代,劉琨此舉大失人心。劉琨的母親知道後說:“你沒有深謀遠慮,又不能駕馭豪傑,還專門除掉那些強過你的人,這樣你才能安心,看來以後我也逃不過你帶來的災禍”。

劉母的話,點出了劉琨的另一個特點,嫉賢妒能。何人能成大事呢?劉邦。劉邦文不如蕭何、張良,武不如韓信,不能將兵,卻可御將。而劉琨卻只能領導不如自己的人,而無法讓真正的強者為己所用。如此的劉琨,是不可能成功的。

果然,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投奔了漢國皇帝劉聰。劉聰大喜,在令狐泥的帶領下,漢軍突襲幷州。而劉琨平日裡信任的手下們,卻不堪一擊。上黨太守龐醇投降,雁門烏丸部落乘機反叛,太原太守高喬投降,劉琨的父母全部遇害。而靠著拓跋猗盧的援助,劉琨奪回了晉陽。但拓跋猗盧留下部將箕澹、段繁守晉陽,劉琨的軍隊元氣大傷,只得移居陽邑,進行二次創業。這一年,是永嘉六年(312年)。又過了一年,秦王司馬鄴(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王司馬晏之子)在舊臣擁戴下,奪回長安,登基稱帝,是為晉愍帝,這也是西晉最後一位皇帝。劉琨被加封為大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

而此時,北方的形式再次發生了變化。之前,劉琨曾想勸說梟雄石勒為晉室效力,但是石勒卻諷刺的給劉琨回信:“事功殊途,非腐儒所知”。在石勒眼裡,劉琨就是個迂腐的文人,建功立業的事,劉琨是不懂得。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石勒與幽州刺史王浚連年交戰,在石勒的離間下,段氏鮮卑拋棄了王浚。但王浚依舊是北方最強勢力之一,自洛陽被漢軍攻陷後,一直在策劃自立為帝。石勒一面假意向王浚稱臣,一面率軍突襲王浚。而石勒大軍路過劉琨的轄區時,劉琨明知道石勒的意圖,卻樂於看到石勒和王浚火併,放棄了抄襲石勒後路的絕佳機會。結果,王浚探得石勒大軍向幽州進發的消息,卻愚蠢的以為石勒是來投降的。石勒斬首行動成功,殺死王浚,一戰而定幽州。

從此,無論是漢國劉聰,還是石勒,劉琨都惹不起也躲不起了。

王浚死後,晉愍帝任命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諸軍事。名義上,劉琨的地盤越來越大,可實際上,劉琨的轄區卻越來越小。建興三年(315年),拓跋鮮卑發生政變,已經是代王的拓跋猗盧被殺死,劉琨在拓跋部作人質的兒子劉遵率領拓跋氏親晉眾將箕澹等人,領軍隊3萬餘人投奔劉琨。劉琨實力奇蹟般的再次壯大。

也許劉琨身上的名士光環太過強大,也許他真的“善於懷撫”。劉琨就像一位出色的演說家,極具煽動性,在逆境中也能讓他人為其甘願奉獻。但是,劉琨自身的缺點,尤其是軍事短板過於明顯,導致一次次復興的機會都被浪費了。

建興四年(316年),已經拿下冀州、幽州和幷州大部的石勒進攻劉琨。自恃兵強馬壯的劉琨不聽部將勸阻,主動出擊,結果被石勒反手一個簡單的埋伏打的全軍覆沒。劉琨無奈,投奔曾經的敵人,段氏鮮卑的首領,晉朝剛剛冊封的幽州刺史、遼西鮮卑左賢王、假撫軍大將軍段匹磾。同年,漢軍再次攻破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至此,黃河以北除了劉琨以外,再無晉朝軍隊。而劉琨,也只能寄人籬下,苟延殘喘。

四、劉琨之死: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劉琨為何成為精神偶像

西晉滅亡後,劉琨派長史溫嶠遠赴江左,勸琅琊王司馬睿稱帝。司馬睿登基後,加封劉琨為侍中、太尉,其餘官銜不變,並賜名刀一把。劉琨時常想用這把刀,親自砍下劉聰、石勒的頭顱。段匹磾敬重劉琨對晉室的忠心,委任劉琨為大都督討伐石勒,但石勒收買了段匹磾的堂弟段末懷,導致出征無功而返。

劉琨的兒子們,卻各個都喜歡參與部落內部鬥爭,這也最終斷送了劉琨一家。當年拓跋猗盧死後,劉遵就拐帶三萬拓跋人馬歸附劉琨。太興元年(318年),段氏鮮卑內鬥,段末懷襲擊段匹磾,俘獲了劉琨的另一個兒子,劉群。段末懷厚待了劉群,並讓劉群寫信給劉琨,邀請他共擊段匹磾。段匹磾雖然表示依舊信任劉琨,並把信給劉琨看。但最終在下屬的堅持下,段匹磾將劉琨軟禁起來。

被軟禁的劉琨十分苦悶,於是寫下了名篇《重贈盧堪》: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誰雲聖達節,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

未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這首詩,一千年來,被反覆傳唱,尤其最後一句,“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穿越古今,令無數讀者動容。這是一首抒發自己壯志未酬、並且激勵後來人繼承自己事業的詩,可是獲贈者盧堪卻沒有讀懂。盧堪,是劉琨的外甥。他對劉琨說:“這詩裡有帝王大志,不是人臣說的話啊。”

劉琨的部將想救劉琨出來,因洩密而失敗。東晉的第一位權臣大將軍王敦素來忌憚劉琨的威望,害怕段氏將劉琨送回江左後,自己無法駕馭。於是派人密告段匹磾,讓其處死劉琨。劉琨聽說江左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的字)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不久,段匹磾矯詔將劉琨殺害,時年四十八歲。

這一年,是太興元年(318年),距離劉琨出鎮幷州,整整過去十二年。這位晉朝在北方最後的忠臣死後,東晉政府卻為了拉攏段匹磾,不敢為劉琨發喪。直到兩年後,劉琨曾經的部下們,原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已經是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和,晉元帝司馬睿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縱觀劉琨的後半生,自他出鎮幷州起,實則敗多勝少。事業上,尤其是與他的好友祖逖相比,則更是遜色。當初聽聞晉元帝任用祖逖北伐後,劉琨就跟親友說:“我枕戈待旦,就是怕祖逖趕在我前面建功立業啊”。然而,在他身陷囹圄的日子裡,昔日好友卻在“中流擊楫”,一步步北伐收復故土。那麼,為什麼事業上並不算成功的劉琨,會成為東晉的精神偶像,甚至會有桓溫這樣的超級粉絲呢?

讓我們先看看,當年的金谷二十四友中的著名人物,都是什麼結局。石崇、潘安、杜斌,被篡位的趙王倫殺死。陸機、陸雲,在八王之亂中被自己的主子成都王司馬穎殺死。諸葛詮、杜育、和鬱,死於攻破洛陽的匈奴漢國鐵蹄之下。這些見證了晉朝太康文學輝煌的人物,死的一點價值都沒有。

而劉琨的人生,其實不是逆襲,也不是勵志,而是悲劇,他要做的事情太難。這本身就不是他這樣一個能力有限的公子哥文人該做的事情。但是,在八王之亂、山川凋零、神州沉淪,晉朝內部勾心鬥角、互相傾軋的背景下,他卻百折不撓,在北方一隅堅守了十二年。在局勢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機會像大部分晉人一樣,南下江左,安度晚年。但是他沒有,而是成為晉朝在北方最後的一點象徵。這種勇氣,值得敬佩。劉琨,是一個逆向而行的人,這樣的人,註定會在史書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晉書中記載,在晉陽被匈奴漢國軍隊圍困之時,劉琨曾在夜晚登城吹起胡笳。匈奴騎兵聽到後,產生了對故土的留念,故撤圍而去。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鑑的時候,因為這個故事過於玄幻,而沒有收錄。但也許這正是劉琨的魅力所在。一個才貌俱佳的公子哥,一個紈絝子弟,一個風花雪月的文人,一位名士,搖身一變,成了一位在幷州堅持十二年、最後獨守北方的大晉忠臣、孤膽英雄,一個晉人對收復北方領土的精神寄託。一生三次北伐的桓溫,也正是仰慕這種風度和精神,才崇拜劉琨吧。

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人生口碑大逆轉:從紈絝子弟到精神偶像的劉琨

胡笳退敵

所以,本身劉琨的能力如何,戰績如何,已經不重要了。東晉需要劉琨這樣的一個精神偶像,而劉琨,也擔得起精神偶像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