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親子教育專家的育兒觀點: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各位爸爸們注意了,這些行為被教育專家“點名批評”了,如果你“中招”了,今後在家庭教育中可要改改了!

  

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第1種:爸爸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有的爸爸在工作上壓力大,回到家脾氣就很暴躁,稍微有一些不順心,就對孩子發火,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看到試卷後上來就是打罵,讓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恐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不負責的,很容易讓孩子性格懦弱。

  第2種:爸爸對孩子過分眼裡,缺少親情關愛。

  很多家庭都是“慈母嚴父”的組合,這本來沒有錯,但是爸爸也不能太過嚴厲,如果一個家庭中爸爸總是不苟言笑,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愛的溫柔,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而且會和爸爸產生隔閡,影響親子關係。

  

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第3種:爸爸自己不自律,卻喜歡嘮叨孩子。

  還有一種爸爸,自己平時玩遊戲、玩手機、看電視,卻總是嘮叨著讓孩子“看書去”“寫作業去”,或者對孩子玩遊戲、玩手機等行為進行批評,殊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榜樣,想要改變孩子應該先改變自己。

  第4種:爸爸對孩子空口承諾,沒有誠信。

  有的爸爸喜歡對孩子許諾:“等你考完試,帶你出去郊遊”“你要是進步了,爸爸給你買個玩具車”……但是很多承諾沒有被兌現,爸爸們還覺得無所謂,但是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傷害。

  

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第5種:爸爸控制慾過強,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還有的爸爸太過強勢,有“大男子主義”,家裡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說了算,包括孩子的一些選擇也要干涉,比如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學文學理等等,本來應該是孩子自己選擇,卻被爸爸剝奪了選擇權,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負責。

  第6種:爸爸生活不良,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有的爸爸喜歡抽菸、喝酒,經常醉醺醺回家,或者不講衛生,洗臉刷牙都不注意,這樣的爸爸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容易同樣染上惡習,因為孩子會照著爸爸的樣子去模仿,爸爸不自律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第7種:爸爸不體諒媽媽,經常和媽媽吵架。

  有的爸爸專注於事業,媽媽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但是爸爸不僅不感恩妻子的付出,還會覺得女人做這些天經地義,不體諒媽媽的辛苦,還會經常和媽媽吵架,這會讓孩子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

  第8種:爸爸缺席孩子的成長,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

  最後這種父親是嘴不負責任,他們以“工作忙”“事業為重”作為理由,把孩子交給媽媽去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不聞不問,一轉眼,等他忙完了,孩子也長大了,這樣的爸爸可以說配不上父親的身份。

  

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以上這8種爸爸的行為,就是親子教育專家“點名批評”的,對孩子的成長及其不負責任的,如果爸爸們看完之後發現自己“中招”了,請馬上改正自己的行為。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爸爸和媽媽的共同努力,爸爸們也要盡職盡職哦。

  

爸爸們注意了:這8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不負責,教育專家“點名”了

  父母都希望通過家庭教育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多,相信通過我們今天的分享,大家都有所啟發。家庭教育是一個親子成長的過程,每一位父母都需要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