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讀《資治通鑑》之五:沉重的枷鎖

<strong>【原文】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

<strong> ——《資治通鑑·周紀·威烈王》


申讀《資治通鑑》之五:沉重的枷鎖

Mr.申批註《資治通鑑》“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

子擊,就是魏文侯的兒子魏擊,插句題外話,每次讀到這兒我都想笑,總是驚歎古人取名的智慧和勇氣,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或會錯歷史,那時候有沒有‘餵雞’這個詞我證明不了,但我從中獲得了另一種莫名的幽默。一日,魏擊在路上遇到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這可是高規格的對待,換做是我,如果某個高官見到我,立馬下跪,再連叫幾聲爸爸,我可能當場就尿了褲子。可是,田子方沒有我這麼慫,『子方不為禮』,他只是在一旁冷眼看著,連聲謝謝都沒有,這種刁民的態度立馬引起了魏擊的鬥雞精神,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句話。『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是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這句嘚瑟話想必是魏擊最後的尊嚴。

法國十八世紀啟蒙代表人物盧梭曾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這樣說道:“人們已經習慣於依附、舒適、安樂的生活,再也沒有能力打碎身上的枷鎖,為了維護自己的安寧,他們寧願帶上更沉重的枷鎖。”

這裡的枷鎖有兩層意思需要我們留意,一是我們無法打碎的枷鎖,這個枷鎖最初的表現是我們的生活,一日三餐,每月工資,老婆孩子,一方土地等等等等,為了這個枷鎖,我們努力的學會控制自我,學會為人處世的規矩,學會什麼是洞察世事,人情練達。這個最初的枷鎖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變成王小波口中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會在習慣中突然失去一個真實的自我,然後在臉上長上厚厚的面具,所有的心裡話,若不是絕對信任,一輩子都不敢說,因為,一旦我們說出自我,換來的結果就是破壞已經習慣於依附、舒適、安樂的生活。你敢得罪齷蹉的領導辭掉工作嗎?你敢為自己的興趣不參加高考嗎?你敢因為自己是同性戀快樂的宣佈自己出櫃嗎?你不敢,這,就是無法打碎的枷鎖,不過,我認為這把枷鎖還能讓人理性,至少,你還有靈魂還活著,接下來,這把枷鎖就不見得了,那就是沉重的枷鎖

什麼是沉重的枷鎖呢?這就回到了今天的這句話,『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創造了集體無意識,他告訴我們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使人們看到或聽到人類原始意識的原始意象或遙遠回聲,並形成頓悟,產生美感。我姑且相信並且憧憬著榮格的這種原始藝術,可是,當魏擊告訴我們富者和窮者的比較時,我就不那麼認為這是魏擊心中的無意識,而是魏擊所代表的集體無意識。這句話雖由兩個問句組成,但是很明顯,任何一個讀者都會站在富貴者更能驕人的一方,原因很簡單,從文字的構成上就可表明,富者貴,貧者賤,誰有資本誰說話,一無所有別插話,於是,我們學會了絕對的沉默,這種絕對的沉默不是語言的缺失,而是奴性的喚醒。千萬別以為這種思想只會發生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奴性不是隨著人類發展階段的改變就可進化的,因為,他是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集體的奴性,集體的,美的,對角線。

相對於無法打碎的枷鎖,沉重的枷鎖是富貴和權力最好的意識武器,它可以讓有趣的思想變成無趣的服從,讓多元的創造變成唯一的信仰,於是,我們看到了非富即貴即是我們永恆的追求,因為它就是話語權。曾有人問我什麼是父權,我告訴他,父權就是繼承權,如果其父一無所有(這裡指物質而不是思想),他的子就很難聽他的話,反而會說他父親無能,什麼都沒有留下。但如果一個父堆金如山,恐怕跪著當他兒子的人多如牛毛,這,就是富貴者驕人!這,就是沉重的枷鎖!這,就是奴性!

也許,話說到這兒,你還有很多疑惑,至少,你想聽聽田子方在面對魏擊這個問題時又是怎麼回答的。

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

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者才能對人驕傲,富貴的人怎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會失去他的國家,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他的采地。失去國家的人,沒有聽說誰能給他一個國家,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誰能給他一份采地。遊士都是貧賤的,如果建議不被接受,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裡不都是貧賤的嗎!

聽完田子方的這番答語後,你是不是感覺到富貴的人身上的枷鎖比貧賤的人身上的枷鎖更加沉重,你是不是會心一笑,感覺心中涼快了好多,此時,你又是不是特想看看魏擊那副嘴臉聽完後又是什麼損色兒,別急,馬上告訴你,『子擊乃謝之』,魏擊認慫了,此時,你可以歡呼,可以鼓掌,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夫士貧賤者 ... ... 安往而不得貧賤哉!』,體會出來沒有,這就是奴性,雖然他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有脾氣的貧賤之士,但他想的不是改變自己的奴性,而是認可了這個身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只是,這家的飯不好吃,我可以在另一家當狗,僅此而已。

所以,『子擊乃謝之』,在我的心中並不是認慫,而是在感恩,亦是在嘲笑,感恩於貧賤者依然戴著那副沉重的枷鎖,嘲笑於你們都沒有發現,還認為他說的句句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