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定都西安?

用戶58618113532


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古都之一。

從西周開始,先後有大秦、西漢、王莽的新政權、東漢、東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2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古都。

長安能被這麼多王朝選為首都,一定有它的道理。

一是城市規模比較大。

長安在周朝時已經初具規模,在西周時就和豐京一起並稱為"豐鎬兩京"。

豐鎬復原圖:


周武王即位後,由豐遷都鎬京,《詩·大雅·文王有聲》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的記載。

稿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佈局整齊的城市,《考工記》說: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二是地理位置優越。

《詩·大雅·文王有聲》曰:"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闢。"

說明當時通過水利工程,使水都流到稿京附近的川野,不僅使這一地區田疇縱橫,河網交織,宜耕宜農,也宜室宜家築都城了。

到了秦朝,長安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秦在長安附近修了鄭國渠,更是使關中平原沃野千里,是當時最發達的地區。


而且長安處於天下之中,便於控制全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記載了婁敬勸劉邦定都長安的理由:

“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古代決定都城地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勢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經濟、文化等人文因素。

長安居關中之地,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易守難攻,一旦東方出現變亂,便可以坐鎮長安,進可攻,退可守。

秦咸陽遺址:



並且減少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是經營西域、反擊草原民族的重要基地。

三是經濟因素方面。

秦漢時期,關中就修建了鄭國渠、白渠、六輔渠等水利設施,使該地沃野千里,帶來密集的人口,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供養大批脫離生產的軍隊和官吏。

秦國都咸陽,已經給西漢的長安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自周至西漢,在東方分封了大量的諸侯國,選擇定都長安這一易守難攻之地,向東有居高臨下之勢,可以隨時撲滅諸侯國的叛亂。

可是自從唐代以後,歷朝都不再定都西安,這是為什麼呢?

一、軍事原因

長安最大的缺點是西邊無險可守,遊牧部落可以從西邊進入,因此漢唐兩朝都在不斷向西用兵,但始終無法擺脫這一局面。

當年唐太宗剛剛繼位的時候,西北的突厥民族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打到了長安城之下,唐朝幾乎滅亡。


而且把戰略重心放在西邊,導致了東北方向的少數民族政權勢力發展很快,比如契丹。

契丹是半耕半牧的民族,中央王朝軍隊對他們作戰是屢戰屢敗。

而且從長安到東北路途遙遠,後勤保障也是個大問題。所以元、明、清都選擇定都北京,將國防重點轉向東北。

二、經濟原因

關中平原雖然肥沃,但面積較小,而且人口大量聚集關中,造成關中平原不堪重負。

自東漢起,就有因關中糧食缺乏,朝廷被迫 “就食洛陽”的事情發生。

而隨著隋唐開始的江南開發,國家的經濟中心不斷東移,江南逐漸成了財稅重地,長安的位置不再重要。

唐長安復原圖:

三、環境原因

從周代到唐朝近兩千年的過度開發,使長安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長安的地下水系也不斷惡化,唐代末期,長安水井多苦鹵,時常流行瘟疫。

而且長安經漢末董卓之亂、唐末黃巢起義等幾次嚴重的破壞,原有的城市破壞嚴重,十室九空,人口下降,關中平原饑荒不斷,已經不再適合做為國家首都了。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這種歷史變遷在人類發展史上並不少見。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這是因為關中地區的衰敗。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地區還是沃野千里的地區,水源充足,耕地眾多。

尤其是鄭國渠修建後,這裡已經不受降雨的太多限制,幾乎年年都是豐收。

當年關中地區的糧食畝產,已經高於中原地區傳統農耕區黃河流域。

秦國佔據關中,就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鉅額糧食來源。

這是秦國軍隊能夠順利征服其他幾個國家,並且常年征戰的重要原因。

同樣道理,劉邦也是利用關中地區的大量糧食,維持了楚漢爭霸的軍糧。

在當年來看,關中地區就是一塊大肥肉,是國家最重要的兵員、糧食和其他物資來源。

然而,關中的地區的衰退是很快的。

早在東漢時期,關中地區就已經迅速衰敗了。主要的表現,是自然條件的惡化,水源缺乏,水土流失嚴重,簡而言之不適合糧食種植了。

為什麼會這樣?歷史學家有很多解釋,比如過度開發,氣候變化等等。

但最終的結果就是,隋唐的西安早已不適合作為首都。

大家注意,隋煬帝建設的隋唐大運河,和後來的京杭大運河,長度差了接近一半?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就是因為隋煬帝刻意將洛陽以及西安,成為隋唐大運河的中間樞紐。

而京杭大運河,直接不走洛陽和西安,而是從北京直接到杭州,距離要近的多。

隋煬帝繞路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西安當時已經出現嚴重的糧食困難,必須依靠全國各地調撥糧食才能夠維持。

為此,隋煬帝不惜血本修建隋唐大運河,最終導致民變,國家滅亡。

到了唐代,情況更為嚴重。

由於隋唐大運河存在三門峽危險河道,導致運輸難以持續。

武則天時代開始,唐朝皇帝乾脆就去洛陽辦公,因為西安地區糧食困難。

其實,從唐代開始就放棄關中地區了。

宋代首都定在河南和浙江,西安已經淪落為西部邊陲,人口日益稀少,經濟落後。

到了元代,乾脆直接將大運河改道,不再經過西安,由此西安徹底衰落下去。

到了民國時期,很多學者帶著大唐盛世的憧憬去西安遊玩,回來都深深失望。

這個城市破爛不堪,人民窮困,人口不過一二十萬人而已,古蹟所剩無幾。

當時西安,淪落為二三流城市。

1948年的數據,當時的上海市人口為430萬,天津170萬,北京167萬,武漢170萬,長春在121萬,瀋陽109萬,南京103萬,重慶為100.8萬),廣州約100萬。

時至今日,西安和沿海大城市仍然有一定差距。這個差距不是單純的經濟發展,更多的是人的觀點問題。

薩沙接觸過不少西安同事,感覺他們的觀念同江浙一代有相當大的不同,這是很讓人費解的。


薩沙


有人說,一個大唐,耗盡了西安的王氣。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四個朝代周、秦、漢、唐,都曾經在此建都。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

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經過安史之亂的兵荒,唐末黃巢的動亂,長安再也不復大明宮“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

一個原因是,關中地區環境的惡化。隨著人們對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嚴重,曾經的關中沃野,“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逐漸變得貧瘠,再也無法支撐起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的地位。關中處於內陸地區,交通不便,在過去“固守崤函”的地理優勢反而成了經濟商業發展上的劣勢。

歸咎於人類活動的汙染,漢長安城與唐長安城甚至不在同一個位置。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的經濟中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北移。

華夏中國(中華)的核心以前一直是中原地區,差不多從中華文明誕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原地區都是經濟的中心。

永嘉之亂後的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難,統治者和士大夫衣冠南渡,經過這三次主要的大規模南移,經濟中心最終從中原地區轉移到了江南地區。“煙花三月下揚州”,安史之亂也沒有破碎江南的繁華。

而歷史上中國外部的威脅一直比較多且大,主要威脅來自於長城以外的很多遊牧民族,犬戎人,匈奴,突厥的方向是西北,而遼國、蒙古、建州的方向則相對在東方,這導致了抵抗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政治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的傾向。

大運河修通以後,南方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成為了溝通南方的經濟中心與北方的政治中心的橋樑。

到了目前,國際貿易總量中的2/3以上、我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沿海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財富。西安,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古都,卻只能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望洋興嘆,令人感慨。


石瑛鐘


第一個原因:定都西安的王朝,都很有進取心,文治武功都很強,除了五胡亂華時期的幾個政權,都屬於擴展型的。而定都洛陽的除了東漢實力強一些,其他的實力都比較小。當時中原政權的主要威脅來自西北,所以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第二個原因就是,西漢末年經過王莽的改革,和綠林赤眉軍的起義對長安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繁榮一時的西安已經不如洛陽了。這對剛成立的東漢政府來說,建都洛陽原比西安要好。

第三個就是交通;隋唐時期是西漢之後第二個定居長安的大一統國家,隋唐雖然定都長安,但是一直在修建東都洛陽,特別是隋煬帝大運河修通之後,來自其他地區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動洛陽,但是西安就不行了,沒有運河,而且隋唐時期西安地區農業生產也不行了,看下史書,經常可以看到,西安附近的百姓要出去乞討,隋書唐書中都有記載,連皇帝大人都要帶入去洛陽吃飯,何況普通人。所以唐朝很多時期,帝王是居住在洛陽的。

第四就是中原政權的主要危險來自北方 西周,秦漢,三國兩晉時期,外族入侵都是從西北方向,但是唐朝之後的主要威脅來自東北方,先是契丹族崛起,壓制北宋,最後北宋是被來自北方的金朝所滅,南宋和金朝又被來自北方的蒙古所滅。

總體上來說,中國古代都城的規律是從西往東,從南往北。定都西安的都比較強勢,定都洛陽的保守,定都南京的偏安一方,定都北京的武力強盛。


黑柴


作為一個資深歷史迷,小編覺得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歷史節點劃分的很好,小編從以下三個方面給你分析,為何唐朝之後在沒有封建王朝定都長安(西安)。

第一,地理位置上講。洛陽地域居全國之中,地輿位置險峻,洛陽可以恃險預防,有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全國的佳譽,建都此處可以讓天子坐鎮中間,遙控全國,又能很好的預防。

第二,歷朝戰爭破壞。緣故起因便是,西漢末年,王莽的更始,和綠林赤眉軍的征戰、安史之亂的破壞,對長安造成了主要的摧毀,繁榮已過的西安已經不如洛陽了。

第三,便是交通。隋唐時代是西漢之後第二個定都長安的大一統國度,隋唐固然建都長安,可是一向在建造東都洛陽,最出格的是隋煬帝,大運河修通之後,來自其他地域的糧食,綿綿賡續的運往洛陽,可是西安就不行了,沒有運河,並且隋唐時代西安地域農業出產也下降,從史書中可以看到,西安附近的居民有的要出去乞討,隋書唐書中都有記實。以是唐朝許多時代,帝王是棲身在洛陽的。

西安一帶,農產物生產入不敷出,成為制約西安成長最大的障礙,而運河的開通,讓洛陽開封的交通地位得到提升,所以洛陽開封一帶,代替了西安的位置。

第四,便是此後中原政權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

西周,秦漢,三國兩晉時代,異族入侵都是從西北過來,可是唐朝之後的首要威脅來自東北方,先是契丹族崛起,打壓北宋,末了北宋是被來自北方的金朝所滅,南宋和金朝又被來自北方的蒙古所滅。

金朝和元朝都建都北京,明朝為了抵制來自北方的威脅,也遷都北京皇帝守國門,代替明朝的清朝同樣來自北方,以是天然已經持續三代成為都城的北首都,成了清朝的首選。

先是洛陽開封的地形交通前提代替了西安,然後北京又代替了洛陽,從此就在也沒有政權建都西安了。

總體上來說,中國古代建都的規律是從西往東,從南往北。建都西安的都國力強勢,建都洛陽的守舊,建都南京的偏安一方,建都北京的武力比較強大。


中國吉林網


唐以後的朝代的確沒有在西安定都,關於其中原因,我認為:帝王不願遠離老巢是主要原因。

趙匡胤他之所以把都城設在開封,除了離他的封地、老巢近點外,他本人也沒有看好把開封設為宋朝的國都,原因是開封雖水源豐富,但地形低凹,無險可守,存在水患。元把都城設在北京,除了北京地形、風水較好外,主要與北京距離蒙古草原相對較近有很大關係。明朝更是帝王將相不願遠離開家鄉的見證,聽說朱元璋有意將都城設在西安,特派太子朱標在西安大興土木,新建都城,只因峻工後朱標回南京重病身亡,被朱元璋視為不吉利,加之手下一幫安徽官僚反對遠離家鄉,朱元璋便放棄了往西安遷教的念想,這一決定讓西安去失了再次成為都城的機會,後來朱棣把明朝京都遷到北京,主要是北京乃朱棣的老巢和復興之地。清朝建都北京,一是北京距離東北比較近,二是北京有建都的基礎,是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至於說西安自唐以後,從各方面已經失去了作為京都的條件和可能,純粹是無稽之談,完全是現在的人站在現在的角度看古代的問題,替古人擔憂!什麼缺水說,還有關中平原經濟難以支撐說,只不過是有些人自欺欺人罷了!現在西安常住人口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候,誰聽說西安現在因缺水已到了無力供應生產和生活用水的地步?還有經濟難以支撐說,更是無立足之地,難道古代西安的經濟比現在還發達?


知未是也


最主要還是時代變了。

古代所有的國家都是集權國家,軍隊很重要,一個不留神,掌握軍隊的人就可能會改朝換代,所以對軍隊要有控制權,而且要加倍防範職業軍人,所以中國沒幾個善終的名將。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真正死守社稷的君王並不多,大多選擇逃亡。天子守國門卻不是一句空話。當然不是去邊疆,而是去靠近威脅的地方找一個適合建都的地方,建立都城。這樣可以防範靠近威脅強大的邊關士兵叛亂,也可以便於全國的物質和人員調派。

看看中國的都城變化就很清楚了。

夏商時代東夷人是主要威脅,所有都城就在河南河北一帶,防範山東一帶的東夷人。周就是趁商和東夷打仗偷襲滅掉商的

周代,犬戎成為威脅,關中就是最好的建都地,秦漢唐時期西北的匈奴突厥甚至是吐蕃相繼崛起,都成為國家的主要威脅,長安咸陽就是最好的建都地點。東漢之所以選擇洛陽,是因為東漢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低谷期。東漢也主要精力在於南方的開拓。

宋開始東北的契丹女真蒙古人開始崛起,都城就從開始東移,開封最後建在北京。


勇行萬里路



1、從政治國防來看,國都應居於天下政治中心,以便管理全國,政治中心有必須具備良好的國防,之前朝代之外敵主要在西北,故定都關中以便指揮。


2、長安地處西北,土地相對貧瘠,降雨量少,當地的農作物產量很有限,無法支撐都城大量的人口。唐代之前,長安水路暢通,還能通過河道運輸,輸入外地的糧食,但是冬季河道冰凍後,長安就可能陷入糧荒;唐朝以後關中地區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凋零,經濟重心的地位不在了。而且由於唐朝過度開發,關中的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產很受影響,不可能供應一個國家首都地區的需要,再加上大量少數民族內遷到關中離長安很近,不利於建都於此。


3、都城是個不事農業生產、人口密度巨大的大型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燃料等生活物資。宋、明都想過要遷都長安,但是一算經濟帳(主要是運糧),都只能作罷。隋文帝就曾經因為長安糧荒,帶著長安全城到洛陽“就食”,也就是去洛陽找吃的。


4、隋朝就已經意識到長安不適合作為都城,隋煬帝興建了洛陽準備作為新都。到了唐朝,雖然依然定都長安,但是很多皇帝(武則天等),都長期駐蹕洛陽,長安更多時候是一種象徵存在。




生活360x


我們都知道,西漢和唐朝都是建都於西安(長安)的,劉邦開始是建都於洛陽的,後來聽了兩個人的勸說之下,就決定遷都至長安,這兩個人就婁敬(劉敬)和張良,那麼他們是怎麼說服劉邦呢?

其實婁敬與張良之所以認為長安比洛陽更合適建都的理由就是兩點,第一,關中三面皆是險地,而東有函谷關,可以抵禦關東諸侯,這個也就是戰國時期,即使六國合縱起來一起攻打秦國,也被函谷關所拒。

第二,洛陽雖然也四面有險,但是洛陽所在的平原比較小,而關中平原再加巴蜀兩地,土地肥沃,是天府之國,就靠著關中之地,就足以抗拒關東的諸侯國。那我們再來看看唐朝之後的幾個朝代,又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唐之後,就是五代十國了,主要定都於洛陽、開封,為什麼不先長安呢?這裡面有幾個原因,第一,關中的過度開發,導致關中根本就無力供應。第二,隨著大運河的出現,經濟也向東移,向南移,比如長江與江南地區越來越富庶,關中地區過於偏西,糧食不好運進去。

第三,五代主要是在中原地區,來自於北東南西四面的威脅,如果定都於長安,就有點鞭長莫及。

北宋的情況與五代的情況相差不大,另外,如果看北宋時期的地圖,也能發現,長安的位置也是過於偏西北了。

到了南宋,那更是沒得選擇,只有半壁江山了,長安都不在南宋的疆域裡。

到了元朝的時候,因為疆域的原因,那麼長安也更是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朱元璋發於南京,那麼就建都於南京了,而他一度想遷都到長安,還讓朱標到長安考察了一下,可惜朱標一回來就病死了,朱元璋可能認為長安是個不祥之地,後面也就沒有再考慮了。

而朱棣之所以選擇北京,原因也很明顯,主要是因為他之前是燕王,他更願意呆在北京那邊,而到了清朝,那更是省事了,直接從瀋陽遷都到北京。


歷史簡單說


長安,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都城,見證了中國眾多王朝的興衰勝敗,可以說,一部長安城市史,就是一部王朝興衰史。唐朝之後,長安失去了首都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中心東移,經濟中心南偏,以及長安地理環境惡化,這三個因素導致。

政治中心東移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以前一直以陪都身份出現的洛陽,乃至洛陽周邊的開封,它們的地理位置凸現出來。

這個變化,我覺得跟唐朝的少數民族政策有關。唐朝以海納百川的姿態,與周邊民族關係非常融洽,各少數民族,尤其北方和東北少數民族發展迅速,他們與漢民族的交往,客觀上將中國的政治中心東移。

唐朝末年,發生了長時間、大規模的社會動亂,長安遭受了嚴重打擊。尤其是黃巢起義後,長安人口減少了百分之八十,城市幾乎被摧毀。

唐朝以後的五代十國,洛陽已經取代長安,成為全國政治中心。之後,隨著隨著鮮卑、遼、金及蒙古的興起,政治中心東移已成定局。

此後,為了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北京的戰略地位越來越突出,長安則徹底沒落。

當年,明朝曾經有計劃建都長安,就是基於政治環境因素考慮,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千年古都。

經濟中心南偏

唐朝時期,長安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五代十國之後,受到戰亂衝擊很小的江南地區,經濟發展迅猛,逐步取代了長安的經濟中心地位。

這個變化,到宋朝建立後表現得更明顯。隨著南宋遷都臨安,江浙一帶成為全國最富庶地區。同時,以福建為代表的海上貿易逐漸活躍起來。而與此同時,西部的絲綢之路卻日漸凋零。

江浙一代的手工業,及福建地區的海上貿易,佔了後來列代王朝賦稅的半壁江山。長安經濟中心的“禪位”,預示著長安舊日的繁華不再。

長安地理環境的惡化

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安,是個自然條件不佳的地區。其實,在隋唐以前,長安的自然環境非常好,秦嶺地區自古雨量豐沛,森林植被覆蓋面大。

古代曾經有“八水繞長安”的說法,但後來,西北地區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降雨量銳減,而且氣溫逐步降低,由溫溼地帶,變成了乾冷地區。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過去縱橫的河流逐步消失了,森林覆蓋面也銳減,長安變成了一個乾旱地區。

生存環境的惡化,也是長安失去首都地位的很重要原因。

綜上雖說,長安由一個千年古都,逐步被時代淘汰,是自然環境逼迫、政治環境變遷及經濟環境演變,三大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