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頸椎病,還在煩惱嗎?骨科專家教你這招就夠了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嚥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其症狀有的可以自行減輕或緩解,亦可反覆發作,個別病例症狀頑固,影響生活及工作。

門診中有很多患者盲目自我判斷頸椎病,對此,小桔提醒:頸椎病要仔細辨別,別盲目自我判斷頸椎病。

頸部活動時產生彈響不一定是頸椎病

辨別頸椎病,還在煩惱嗎?骨科專家教你這招就夠了

有以下幾種情況頸部活動時會產生彈響:

一種情況可能是在頸部做旋轉活動時,椎體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關節囊滑過椎體骨骼各部位時發出的聲音;

另一種情況可能是當頸部做旋轉活動時,一側的小關節張開,導致溶解在周圍組織液中的氣體進入到小關節腔形成負壓,當頸部做反向旋轉時,原來張開的小關節腔又閉合,將進入的氣體又擠壓出關節腔,這時也會產生一個彈響。

當然,還有一些病理情況下也會出現彈響,如頸韌帶鈣化等。一般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不用緊張,若年齡在40歲左右有此現象,則應找醫生檢查。

脖子痛就是頸椎病?別胡亂給自己扣上頸椎病的帽子

辨別頸椎病,還在煩惱嗎?骨科專家教你這招就夠了

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一大批所謂的“頸椎病”患者,其中很多人就以某一個症狀給自己下了診斷,比如只要是脖頸疼,就說自己是患了頸椎病;還有一些症狀如頭暈、頸部僵硬、上肢發麻等。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頸椎病的表現,但決不能片面地將某一個症狀與頸椎病等同起來。

這些自稱所謂“頸椎病”者,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一大部分人不是患了頸椎病,有的症狀是由肩周炎引起的,還有的症狀是由頸肋綜合徵、肱二頭肌腱炎、網球肘或腕管綜合徵等引起的;另有一些人的症狀是由內科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壓、美尼爾綜合徵等。因此,我們從臨床診斷上就可以排除一批假冒的頸椎病。

診斷頸椎病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辨別頸椎病,還在煩惱嗎?骨科專家教你這招就夠了

① 頸椎必須有退行性改變;

② 有相應的臨床表現;

③ 臨床表現必須和影像學上所見相符合。

辨別頸椎病,還在煩惱嗎?骨科專家教你這招就夠了

臨床上,頸椎病的檢查主要有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體格檢查主要是頸椎前屈檢查,如果患者檢查中出現明顯的頸部頭痛或者誘發頭暈,不能忽視頸椎病的可能。輔助檢查主要是藉助X片、CT、MRI來明確患者骨骼結構、脊髓、神經根等的情況,有時候只需藉助部分檢查,有時候則需要全部都做一遍來明確病情。

很多患者在給出做頸椎MRI的時候覺得價格太高,問能不能不做,或用其他檢查代替。事實上,不同的檢查作用也不一樣,尤其是MRI(可以看到脊髓神經等情況)更是頸椎病等脊柱疾病檢查金標準,不可替代。

提醒您:出現類似頸椎病症狀建議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和治療。對頸椎病的治療不僅要著眼於頸、肩、背、臂等身體局部,還要有機地聯繫經絡、臟腑、氣血等,進行整體的辨證施治。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中醫撥針辨證施治:撥針八法“提、掃、搖、挑、撬、壓、磨、撥”,具有疏通氣血、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症、恢復生物動力學的動態平衡、以"松至通,通則不痛"的作用。加之中醫方藥辨證論治,固後維穩,補肝腎、壯筋骨、通經絡、提高免疫、減少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