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乾隆盛世中,皇权专制下的众生相

《叫魂》:乾隆盛世中,皇权专制下的众生相

《叫魂》封面


看到已故历史学家高华,对国外汉学家著作的评析,从史料角度和史识角度都做了分析。先不谈优劣,他们的观点和角度,都为我们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他者角度。《叫魂》这本书的作者是孔飞力教授,《叫魂》有个副标题——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在17到18世纪,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迎来了科学革命,牛顿力学体系已经建立,而化学方面的发现越来越多,理性主义开始重新建构一切。此时的中国,还处在康乾时期。

因为没有了战事,人口开始增长,每个中国王朝在其中期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自耕农却得不到土地,变成无产者,遇到天灾人祸变成流民

可是,就像很多人所说的,明中期开始,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就是织造业,到了乾隆时期也消化了一定的劳动力。当时商业的进步,背后是全球的白银流动,美洲白银输入地正是中国,而中国以茶叶和丝绸输出,可以说中国当时是贸易顺差国,

白银的输入产生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可是,显然这个机会没有在乾隆时期产生,多余资本还是用来兼并土地。

在这个背景下,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会有一部分人口被挤出去,从事不正常的职业,例如有些人口,会到偏僻的荒山,开辟农田谋生,称之为“棚民”。还有一种挤出者去当了和尚或者道士,古代中国寺庙也进行土地兼并,用作寺产,但当时成为僧道有律法限制,也就是度牒,所以就出现了走街串巷的游方僧道。当然,后来的白莲教起义中的乞丐数量,也不在少数。

这就是这场恐慌的必要背景,下面看看以这场恐慌中的乾隆和官僚集团。

当有民众举报有人割鞭子,施巫术的时候,作为底层执法的衙役中,出现了想倾吞僧道财务而诬告的,就这点而言,当时执法机关的末梢,已经腐败了。

《叫魂》:乾隆盛世中,皇权专制下的众生相

通过叫小孩姓名的方式,为生病小孩叫魂魄


县令和道台,作为地方的执政官,处理手段各不相同,有的是查明原由,认为不过是一种恐慌后,就放人了。但也有先施以重刑,屈打成招后准备上报的。他们的行动,决定了恐慌的基础,但真正能让我们看到皇权专制体系特点的就是乾隆与地方大员的斗法。

清代本身就是中国皇权专制的高峰,自明代胡惟庸案以后,宰相对皇权的监督已经没有了,皇权和官僚系统的博弈才是主流。

乾隆对总督一级的监督手段,一个是奏章系统,另一个有他自己的情报网,情报网多是地方官吏,例如盐政等。通过这两个系统,乾隆可以从正反两面来调动监督地方大员的行动。

乾隆收到各地妖术的密报,其中“剪辫子”最能引起他的联想,外族统治带来的正统性问题,以及多尔衮时期剃发易服的恐怖行为。

在乾隆的要求之下,总督们通过揣摩他的意思,开始各种操作。有的是主动上报自己辖区内妖术问题,这样可以获得勤勉的认可。有的在接到圣旨之后,没有采取大规模行动,但在给乾隆的奏章中,极度诉说自己秘密侦查的努力。

在专制下,官僚系统对皇帝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操作,既可以看做是官僚技术,也是求生向上的技能,因为一切都可以成为升迁的依据。总督一级的官员,最终考核是由乾隆做出的,自然的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现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地位是否安稳,谨慎小心是最重要的美德。

叫魂案持续了四五个月,跨了半个中国,但是最后成了一个无头须的案子,很大证据证词都是相互矛盾的。可是,对于这个案件下了很大力气的乾隆很不满意的,皇权是绝对容不得质疑的,要错就是官僚们督办不力。

《叫魂》:乾隆盛世中,皇权专制下的众生相

乾隆画像

当八月时节,乾隆去承德行宫,留任的军机处低调的处理了叫魂案,就结构而看,和县令、道台一级处理的差不多。

从一件恐慌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专制皇权和官僚系统,相互牵制着,但是底层的民众不知道,悲剧性的命运开始降临,他们无法知道,也无从参与,这大概就是帝国中普通民众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