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你少跑點!醫生說你這個腿傷要臥床休息……”“沒得事,我有竹竿。”拖著傷腿,拄著竹竿,李銀泉2月19日一大早就往村口跑了,對同事的關心,他這樣輕描淡寫地應答。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李銀泉是四川省大竹縣安吉鄉安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位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帶傷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被當地群眾尊稱為“竹拐李”。


1月19日,在安吉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處理完群眾矛盾糾紛後,因過度勞累引發高血壓導致摔倒,經診斷為膝蓋韌帶重度拉傷,醫生建議至少臥床休息半個月。本打算利用春節好好休養的他,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計劃。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接到疫情防控任務時,李銀泉才剛剛休養一週不到,受傷的腿根本無法支撐他立馬開始工作。可眼下宣傳、摸排、管控等工作,又時間緊、任務重、範圍廣。倔強的李銀泉咬緊牙關,拄著一根三尺竹竿義無反顧地返回崗位,並第一時間組織村支“兩委”成員商討,決定了“村幹部包組、村民小組長包院壩”的模式,開展地毯式上門宣傳摸排行動。

考慮到李銀泉膝蓋有傷、行動困難,同志們都建議他只需做些面上統籌工作,但遭到李銀泉的拒絕。對全村整體防控工作,他每天都要詳細詢問;對各交通要道勸導卡點,他每天都要督促檢查;對前來諮詢的村民,他每天總是耐心解釋。


達州大竹這個村出了一名“竹拐李”

“不搞聚餐不串門、不看熱鬧不扎堆……”拄著竹竿,提著小喇叭,李銀泉走村入戶循環播放著疫情防控知識。

“叔,沒事別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在勸導卡點上,李銀泉對準備上街的老大爺深切地勸說道。

“李書記,我們從廣播中得知從武漢返鄉的要登記,是不是喲?”一村民在電話中主動向李銀泉問詢。“對,要登記並檢查,你們現在哪兒也別走,我馬上過來。” 得知情況的李銀泉馬上叫上村醫一同前往。仔細問詢、登記,並認真檢查,確定其身體健康後,李銀泉叮囑他安心待在家中隔離,同時要求村醫每天對其進行體溫及健康檢測,並安排人員幫助其家代購生活物資。

“哪裡有需要,那裡就總能看見李書記拄著竹竿緩慢行動的身影。”群眾如是說。

“因為腿傷,無法全身心地投入抗擊疫情,這是我最大的遺憾。”李銀泉拄著竹竿,蹣跚著繼續他的“逆行之路”。(韓 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