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村社防疫有何妙招?浙商大智囊團織密疫情防控網

當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由於春節外出務工人員大規模返鄉,村社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戰場。那麼,村社疫情防控阻擊戰怎麼打?企業復工要如何防疫?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的教師張丙宣和他的研究團隊為了阻擊疫情,結合防控疫情進行研究,其成果《當前我省村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問題與對策》被《浙江社科要報》採納,並受到浙江省委領導批示。
“不要小看農村和社區的卡口,在疫情爆發時這可是防控的最前端。守住這,就斷了病毒傳播的‘腿’。”張丙宣說,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呈現出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輸入型向社區感染型的新態勢,他對杭州、紹興、衢州、溫州等地7個鎮街15個村社進行調研,分析了浙江省村社疫情防控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企業復工、村社防疫有何妙招?浙商大智囊團織密疫情防控網

杭州餘杭東湖街道轄區共有小區80個,村級道路卡口19個,設卡口120個,累計出動人員36275人次,其中黨員10696人次,網格員6496人次,群眾19083人次。
“餘杭區東湖街道工農社區創新‘1名黨員+1名大嫂、1名房東+8戶新居民’的管理模式,跨界整合社工、物業、志願者、超市,為隔離戶採購食品和生活用品。”張丙宣說,這既是發揮了村社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整合村社黨員、戶主、志願服務隊伍、房東等力量,實現高效排查,值得借鑑。”
“工農大嫂”是東湖街道的一支志願者服務隊,看似一個個平凡如“路人”,確是街道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張丙宣說,這就是街道、社區創新管理模式,實現疫情防控的全民參與,群防群治。

企業復工、村社防疫有何妙招?浙商大智囊團織密疫情防控網

這幾天,浙江省內不少工業園區復工復產企業和項目逐漸增多,疫情防控工作隨之面臨新的挑戰。
“不少企業都在城鎮工業園區,要做到安全有序復工,創新村社疫情防控機制很重要,不僅要保障重點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還得加強重點地區和人員的防控。”張丙宣說,這個時候絕對不能鬆懈,精準防控的同時,各大企業、村社都應加強防疫培訓、心理疏導和志願服務工作,全力做好災後重建。
在張丙宣的研究報告中,他特別強調加快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應用。“依託公安部門的基礎信息庫,開發集體溫測試、身份識別於一體的設備,實行精準高效的非接觸性排查。”
“體溫正常,請進。”在湖州某紡織公司大門口,一套紅外熱成像測試系統為企業復工生產建起了“安全防線”。每個員工進入廠區前,都要站在指定區域進行紅外掃描,一秒鐘即可實現快速體溫測量。
張丙宣說,像這樣的檢測方式非常安全,不僅避免了人員直接接觸,還可以提升了工作效率。目前,該企業每天早中晚三次,為全企業900多位復工員工進行紅外線探頭測溫。
“當然,除了最基本的體溫測量,還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無人機巡邏,利用APP、微信群等統計、發佈信息,提供諮詢、反映問題和提供線索。”張丙宣說,例如雲端對話、線上食堂、空中醫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