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41):武則天奪權,有兩種人她是一定要抓的

第二篇 盛世歡筵:權杖的遊戲(34)


武則天手段高明,更多體現在第二點——拉人頭上。

武則天拉人跟別人不一樣,她要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皇上手裡拉人。

雖說她是皇后,又是皇上派來辦事的,底下人多少要給個面子。但你叫大家聽招呼可以,叫大家聽自己、而不是聽皇上的招呼,這彎拐得有點急。

她辦事都在李治眼皮子底下,自作主張一次兩次可以、一天兩天可以,搞多了性質就變了,到時候她就不是幫著李治奪權的功臣,而成了搶班奪權的敵人。

從這個角度,武則天的工作性質跟曹操有點象: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打著紅旗反紅旗’。

打領導旗號辦自己的事,這活並不好乾。曹操幹了一輩子,東征西討立下無數功勞,到死也沒混上老大,照樣把個無‘尺土一民’的劉協給供著。

武則天困難沒曹操那麼大,但碰到情況是一樣的:人心向背不在自己這邊。曹操要大家背個漢朝叛臣的罪名跟自己走,武則天要底下冒著得罪皇上的風險跟自己走,都不容易。

歷史中很多猛人,辦成了原本不可能辦成的事。武則天就是其中之一——她最終虎口奪食,不說擠掉皇上吧,起碼混個平分秋色。而跟老大斗,平分秋色就是勝利。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和美軍打成平手,從此中國人民才真正站了起來。

武則天辦這事的過程中,有多少挖空心思的談話、心領神會的暗示,又有多少勾心鬥角的拉鋸、驚心動魄的暗戰,現在已經不得而知。史書中能看到的,只是今天李治到了這裡,明天武則天出現在那裡;朝廷今天任命這個宰相,明天又把那個宰相撤職,似乎一切都有章法,又似乎一切都暗藏玄機。

但再複雜的事,要害就那麼幾處。武則天奪權,有兩類人她是一定要抓的。

一類是身邊人:端茶倒水的、買菜做飯的、看病拿藥的,駕車的、掌燈的、管鑰匙的、管傳達的,等等。這些人都屬於皇宮勤務保障人員,具體又分作幾個系統:‘殿中省’、‘內侍省’、‘宮官’,等等。這些人地位雖然不高,但管著皇上的衣食住行。誰控制他們,誰簡直就控制了皇上的一舉一動和人身安全。

大唐往事(241):武則天奪權,有兩種人她是一定要抓的

太極宮-內侍省

勤務人員雖然重要,但搞清他們的事有個困難:宮禁深深,皇宮大內對外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禁區。別說現在,就是當日的史官也摸不清楚裡頭的門道。

摸不清也不要緊,因為結果是清楚的——武則天早已在這個小世界中,佈下了天羅地網。

之前和王皇后、蕭淑妃爭寵,她在宮中廣佈眼線,‘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則已經建立起嚴密的情報網絡;之後又不顧李治眷念虐殺二人,斷去手足投入酒甕,則又樹立起可怕的威懾。恩威並施之下,誰敢違逆其號令?

不但宮中其他人要聽她的,就是李治,多少也有所避忌,當你一舉一動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的時候,再作什麼決定,總是要先惦量惦量的。

武則天要抓的第二類人,是宰相。

宰相是百官之首,抓住他們,就抓住了幹部隊伍、朝政大局。對宰相的瞭解,比上面那些宮內人員要好一點,畢竟信息公開,查一下《宰相表》就知道。

但知道,並不代表清楚。尤其中央鬥爭複雜的時候,宰相跟走馬燈似的換,你知道誰是誰的人?唐朝換宰相最多的就是武則天,官方統計七十三人,其實經她手的還不止這個數,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換宰相的一個記錄。

當然我們現在關心的,是在與李治奪權這個節骨眼上,武則天對宰相班子的拉攏和控制。

顯慶五年(660年),武則天正式參與國家事務,到麟德元年(664年)終於成了氣候,開始左右朝政。這五年間,唐朝計有宰相十人:

許敬宗、李義府、許圉(yǔ)師、上官儀、盧承慶、劉祥道、竇德玄、樂彥瑋、孫處約、任雅相。

這裡面,任雅相是武將,第二年就被派往遼東戰場,次年病死於軍中;盧承慶第一年就被免職,劉祥道、竇德玄、樂彥瑋、孫處約最後一年才進宰相班子。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有許敬宗、李義府、許圉師、上官儀四人。

對中樞權力的爭奪,就圍繞這四人展開。


本篇修訂版,可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分鐘神思漫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