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武汉加油


青春力量!武汉加油

一支6名90后年轻人组成的志愿者小分队,有大二的学生,有停工在家的,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步行30分钟左右到达黄鹤楼街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点。为了缓解密切接触者的紧张情绪,志愿者们起了脍炙人口的外号,热干面、面窝、欢喜坨……有一天,两个值夜班的志愿者,从晚上八点一直忙到早上八点,收治了7名隔离者,并将1名患者送往雷神山医院,消毒、记录、帮助安排房间、安抚隔离者紧张情绪……一夜就这样过去了,他们拿了两盒方便面,踏着疲惫的步伐,走回住处,简短的休息后又开始新的战斗。

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战“疫”中,成千上万的武汉年轻志愿者们汇聚成一道耀眼的光芒,给这个冬天温暖,给这座城市力量。他们有的由社区招募,有的是自发相聚;他们有的免费接送医护人员,有的日夜坚守在隔离点;他们有的是公司合伙人,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快递小哥,而此时此刻,他们是志愿者,是坚守者,是奉献者。

著名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是的,这群洋溢着微笑的年轻人,以青春的力量,以凌云的壮志,扛起这座山。

我们还看到年龄更小的武汉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城市的热爱,对国家的祝福。二年级小学生从窗口吊下感谢信和零食送给志愿者“的哥”——“我看到了武汉志愿者的伟大和力量,我要向你们学习!”八年级初中生刘礼嘉撰文写道:珍惜如今的每一分钟,每一句真情的话——它是“我爱你”,是“谢谢你”,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每天不一样!疫情来袭之前,我们看到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巨变。疫情之中,随着刻不容缓八方支援,争分夺秒紧急救援,我们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好消息,武汉,每一天都在变好。这种变化来自多方的力量,必须提及的是,有一股年轻人的力量,他们稚嫩、青涩的脸上写满了担当、勇敢与大爱。曾几何时,人们对80后的个性“看不顺眼”,可如今,80后渐成社会的中坚力量;曾几何时,人们认为90后“不讲感情”“贪图享乐”,但是今天,他们毫不畏惧地走上了战场。现在,我们也要为00后点赞,危难之时显身手,“00后,长大了”!

“热干面”“欢喜坨”,这是年轻人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这是年轻人共同的身份。这名字与身份,分明是发出一种宣言:这是武汉年轻人,这是武汉精神,这是武汉未来!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