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集中隔離點的醫生“客人”:出去後要繼續戰“疫”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內科醫生祁豔(化名)因在此次疫情一線工作中成為“密切接觸者”,和幾位同事一起入住北京市海淀區集中醫學觀察中心,開啟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2月21日,她告訴記者,自己非典時就曾上一線,因為有過經驗,這次疫情前期就和同事做好了防護措施,“沒怕過”。

祁豔笑稱,春節期間一天未休息,這幾天就當是“放假”了,雖是隔離,反倒覺得輕鬆。“只希望跟我一起來的同事可以一起平安出去。”她說,出去之後,還要回崗位繼續戰“疫”。

房間有wifi,窗外有竹林

“我住的是一間標間,有兩張床、櫃子、電視 、空調、wifi、洗手間。特別好的是,窗外正對著一片綠色的竹林,感覺就像在野外露營。”祁豔這樣描述她入住的房間。

海淀区集中隔离点的医生“客人”:出去后要继续战“疫”

在海淀區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祁豔(化名)入住的“標間”內景。受訪者供圖

2月18日夜裡,她由120轉運車送達鳳凰嶺下的這處集中隔離點。她回憶,進入隔離區後,有三組工作人員接待她,先在接待臺簽字交接,然後發放了集中觀察告知書,提醒她入住的注意事項。

這處由酒店改造而來的隔離點內,除原有的62名酒店工作人員外,還入駐了40餘人的工作專班,包括衛健委、疾控、公安等多個部門,下設辦公室、醫學觀察組、醫學專家指導組、安保組、後勤組等。為緩解接受觀察者的緊張情緒,工作人員將他們統一稱為“客人”。

祁豔說,入住後,每天早上9點和晚上8點,都有醫護人員來電收集體溫,詢問有沒有發熱、乏力等症狀。同時,工作人員會提醒自己注意通風、洗手。一日三餐送到門口,生活垃圾也每天定時有專人收取。“客人”有問題和需求,都可以打電話到前臺諮詢。

海淀区集中隔离点的医生“客人”:出去后要继续战“疫”

祁豔的隔離房間窗外,正對著一片綠色的竹林。受訪者供圖

看書養花、“雲K歌”打發時間

隔離觀察的日子,被祁豔笑稱為“放假了”。

她感慨,平時長期忙碌,即便下了班也會惦記病人,“休年假也老怕電話”。今年,她從春節前到被隔離前一直就沒休息,這幾天真的“放假了”,雖然是在隔離,反而覺得“挺輕鬆的”。

祁豔想借此機會“充充電”,準備職稱考試的內容。她說,一起入住的幾個同事都是帶著書來的,自己也終於能踏踏實實坐下來看看書了。

一同多出來的還有“娛樂時間”,大家會跟著電視裡唱歌,錄了音發在群裡,互相點評著玩。來時看到有的花都蔫兒了,有人還養起了窗邊的花。“同事說這兩天她精心養護,沒準走的時候就很精神了。我說我們是醫務人員,希望也能做一個好‘園丁’。”祁豔笑著說。

隔離後,和親友只能通過電話、視頻聯絡,為了讓他們放心,祁豔每天拍下三餐發給妹妹。“後來她還羨慕說伙食不錯。”祁豔說,“剛住進來的時候,好多人打電話來關心我,到後來我都覺得是我在安慰他們。”

海淀区集中隔离点的医生“客人”:出去后要继续战“疫”

祁豔拍下自己在這裡的午餐,有三菜一湯和水果。受訪者供圖

“17年前老大夫也是這麼教我的”

17年前非典的時候,祁豔就曾參與一線救治工作。她說,因為有過經驗了,這次疫情以來,自己沒恐慌害怕過。

“那天我收到幾個同事私信說,平時你對我們都挺好的,這次疫情來的時候你每天檢查我們戴口罩、手套,戴得好不好、頭髮有沒有露出來,還覺得你對我們太嚴厲,到這裡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你對我們那麼嚴才是對我們好。” 祁豔說,自己經歷非典時就像同事們現在這麼大,當年老大夫也是這麼教自己的。

“我進來的那天沒有別的想法,只希望跟我一起來的同事可以一起平安出去。”她說,待隔離期滿出去之後,自己肯定還要回崗位,繼續戰“疫”。

新京報記者 周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