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節菜心種植時,如何科學培育壯苗?

霧都山客


菜心適宜生長在15~20攝氏度的範圍內,據測驗,種子發芽需要的溫度一般在25~30度,低於15度發芽緩慢,菜心具有怕澇喜溼的特點,因此,種植的土壤要選擇在具有較高的肥力,土壤疏鬆透氣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好,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為好,適宜的土壤PH值在6.5~7。由於菜心採摘的是菜薹,因此在種植當中需要的氮肥,鉀肥較多,磷元素相對較少,因此在施肥上應適當向氮肥,鉀肥傾斜。種植反季節菜心育苗,在菜心生產過程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育苗上,我們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術措施,有利於培育大壯苗呢?

1,選擇品種,反季節種植,氣溫低,要選擇冬性好,耐寒能力較強的菜心品種。選擇籽粒飽滿,新鮮的種子。菜心的品種有很多,可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菜心品種,比如白菜心,青菜心,柳葉晚菜心,紅菜心,49菜心,香港50天,遲心2號等品種。

2,育苗床選擇,選擇土壤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排灌方便的田間或大棚內,製作育苗床,育苗土最好加入育苗專用肥,生物菌肥等。或者不經過育苗,直接進行直播也可以。一般菜心的晚熟品種,育苗期可從當年的10月份一直到,第2年的2月份都可以進行育苗栽培。播種不可過晚,防止出現晚抽薹,商品質量降低。

3,播種之前,進行燙種,早晨溫度低,最好是將種子放入50度的溫水中浸泡,先浸泡,邊攪拌,大約10分鐘之後,溫度降至30度,停止攪拌,繼續浸泡4個小時,然後撈出來,瀝去水分,可用福美雙等種衣劑進行包衣,然後進行播種,也可以不經過包衣,而直接進行催芽,出芽後,再進行播種育苗。一般催芽的溫度可掌握在25~30度,用溼布包好,放在黑暗的環境當中,當種子露白時就可進行播種。

4,育苗,將育苗床製作好之後,將育苗床上噴滿水,苗床水可用高錳酸鉀配製成深紅顏色的水溶液,對苗床進行消毒,水下滲後,讓土壤保持溼潤,種子均勻撒播在上面,然後上面覆蓋一層細薄土,剛蓋嚴種子即可,然後用噴壺灑一遍水,讓種子與泥土充分融合。保持苗床溫度28~30度,一般2天就可出齊苗,保持土壤溼潤,幼苗長出第1片真葉後,可用0.1%尿素+0.1%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進行淋水,菜心幼苗根系較弱,吸收肥水的能力不強,因此追肥可視情況5~7天追施一次,一般經過3~4個星期,幼苗達到4~5片真葉,具有鬚根多,主根正常,無病蟲害,植株粗壯,就可進行移栽。


木雨聽風


選擇適當品種,適時播種:早、中熟品種如果遲播,會迅速現蕾抽苔,菜普細小,產量降低:遲熟種如果早播,葉片生長茂盛,抽苔遲,菜薹質量也不好。在冬季或春季播種育苗,要預防低溫,特別是寒潮低溫,但寒潮低溫有間歇性、時間段,一般選在寒潮將結束時播種,可避免“冷芽”和提早發育;在夏季和秋季育苗,要避免在陰雨連綿,暴風和颱風雨的日子播種。2,適量播種,及時間苗,合理施肥。 一般每畝播種量為0.5公斤左右。在子葉開展時便開始間苗,注意保持3釐米左右營養面積,如播種太多,又未及時間苗,幼苗很易徒長變弱。苗地應以基肥為主、適當追肥。一般用腐熟的有機肥等作基肥,每畝1000公斤左右。在第一片真葉開展時應及時追肥,一般追肥1-2次即可。同時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水分不宜過多。3,及時移苗定植:菜心生長和發育都較快,必須及時移苗,棄除起節苗、老苗和弱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