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生喊我去切腫瘤,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呀?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本該春暖花開的日子,新型冠狀病毒

的到來卻讓大家提心吊膽,門兒都不敢出……

當然,也有還想多耍隔離幾天的朋友,在朋友圈高呼:抗擊新冠,我們可以再“關”14天!


有人卻坐不住了:

“ 肚皮頭長了腫瘤,醫生說要切,切晚了就“洗白了”,華西醫生電話通知我住院,咋辦嘛?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但是,朋友圈又說了:華西醫院去不得,惱火的都在那搶救,到時候腫瘤沒治好,新冠先要了你的命!

“ 啊……這麼嚇人啊,那我還切不切做手術喃?”


面對朋友圈的各種質疑,小編實在是坐不住了,今天我們來好好來探討一下:

這段時間,限期手術到底能不能做?在華西醫院做手術到底會不會被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問題1:在手術室會不會碰到新冠患者也來做手術?


“新冠”患者的確也有可能需要行急診手術,但是如果他要來,你還真碰不上!

不要驚訝,因為華西醫院給“新冠”患者專門準備了“負壓手術間”!

負壓手術間在平時很普通,可是關鍵時刻,它就是華西手術室的鎮室之寶!而且,“新冠”患者進入手術室有“VIP”通道,可以直接進出手術間,是不是很棒?

華西醫生喊我去切腫瘤,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呀?

問題2:負壓手術間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重要?


大家都知道“新冠”患者在醫院接受診療的過程中,會產生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飛沫和氣溶膠,汙染周圍的環境和空氣,而這些環境和空氣中的病毒又有可能傳播給其他患者和醫護人員,從而引發醫院內感染。

為了避免新入院的患者被感染,並且保證已入院的患者不交叉感染,不傳染給醫護人員,因此需要這樣的“負壓裝備”。

對於手術室來說,為“新冠”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負壓手術間”也是必要裝備,有了這樣的裝備,患者才能放心在這裡做手術!


那麼,“負壓手術間”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簡單的說,“負壓手術間”其實就是將外部的空氣經過三級過濾裝置過濾、除菌、再調節風向、流量和速度之後釋放進入手術間,同時再將手術間使用過的汙染氣體經過專門的通道,過濾、除菌之後再向外界排出

在這個過程中使排出手術間的氣體量大於進氣的量,這樣就使手術間內形成了一個“負壓”的空氣環境,並且使潔淨手術室保持在不低於5Pa的負壓狀態。


打個比方,當門打開的時候,你站到門口會有一種整個人倒起往裡頭吸的感覺(有點誇張)。

這就意味著手術間裡面的空氣不會被吹到緩衝間

華西醫生喊我去切腫瘤,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呀?

問題3:在負壓手術間做手術為啥能不被感染?


為了保證專業的醫護人員在負壓手術間裡為患者做手術時不被感染,首先要限制負壓手術間內的人數,保證在需要完成手術人數的最低值,並且所有醫護人員必須在負壓手術間外部的“緩衝間”按照《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做好標準預防之後再進入。

一旦“新冠”患者進入手術間內,便要限制人員進出,如果手術過程當中還需要其他物資,“內巡迴護士”則會通過呼叫“外巡迴護士”將物資送到緩衝間,再由內巡迴護士拿到手術間使用。

這樣就形成了單向人流,病毒只進不出!


最後,當手術結束,患者離開手術間後,護士還要來“處理”這些病毒。按照相關規範和要求,做好人員、用物、環境的終末消毒工作。


包括:

正確脫下防護隔離裝備、正確退場;

用物的密封打包、標記、轉運、焚燒、處理;

地面、牆壁、物體表面、儀器以及各個風口的消毒;

設備的更換;

空氣燻蒸、更換空氣過濾裝置、再次擦拭風口等等。


當所有處理工作結束後,還要對手術間的物表再次清潔,再開啟空氣淨化負壓程序30分鐘以上,以防止下一進入的患者和醫務人員被感染


也就是說:

患者離開後就把層流關了,空氣進不去,也出不來,把新冠病毒關在裡面:

用獨家秘方“AB液”燻它!

用酒精、消毒液擦它!

給房間換個“口罩”再打開層流讓潔淨的空氣來替換它!


通過這樣嚴謹、科學的工作,才使得最終達到有效防止汙染氣體和被汙染的物品外漏,防止醫護人員交叉感染,讓“新冠”患者放心在這裡接受治療。


怎麼樣,

看完這篇乾貨,

接到華西醫院手術電話時瑟瑟發抖的你,

此刻有沒有豁然開朗呢?


大家放心,

會不懼病毒,“負壓”前行噠!



供稿 / 劉昕月、劉曉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