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對兒子兒媳孫子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的老人算合格長輩嗎?

凝兒的慢時光


我想請問:你們年輕人還需要老人怎樣的關心?人都是互相的,也許你們年輕人對老人先不尊,老人心寒才做跟你們一樣的事


螞蟻家是海敏


我婆婆就是這樣的,我和我老公結婚當初買房子,她就當著我的面說是我們自己的房子讓我們自己賺錢買,她的房子她自己住還天天說我是看中她的房子嫁給她兒子,後來給我們氣的直接出去打了兩年工賺了首付自己買的,因為買房之前我們問她了有沒有錢,有錢借先給我們(怕首付不夠,後來是夠了,但是要多付利息),她說沒有。後來房子買完了,就又說給我們拿四萬塊錢,當時我很生氣,為啥問你的時候你不說有錢呢,害得我們多付了利息,不過也沒表現出來,後來結婚過彩禮,又說什麼他們這邊沒彩禮的風俗,我就不樂意了,我說你們這邊有啥風俗,出錢的風俗一律沒有是吧,買房子,裝修都是我們自己賺的,彩禮我必須要,要不你把首付錢退給我,你和你兒子自己借去。最後給了三萬彩禮,剩下的三金之類的和彩禮一共給了6萬塊錢,辦酒席的錢也是我婆婆出了3萬,其餘我們自己補的,前前後後就這13萬吧。結了婚這些就過去了,但是最受不了的就是她天天問我們有多少錢,現在她自己住的房子辦房產證也要交錢讓我們出(前提是沒結婚之前她就找我談過這個房子和我沒關係) 我就直接說我們出錢可以啊,這房子算共同財產。現在我婆婆說了你們自己的家能吃就吃,吃不上她也不管,現在是不會為了我們出錢的,昨天(元宵節)老公還開玩笑說讓她攢點錢給孫子買奶粉,想想都是玩笑話,他就不得了,你愛要不要孩子,我憑啥給你養啊,我老公也是不會看臉色的人,就說那你不要看孩子,我的孩子憑啥讓你哄讓你看啊。我婆婆就說你們能要就要不能要就拉倒,我老公就和我說你聽見沒,你還要孩子不,要就自己帶,我就說那就不要了,誰想要自己生去。我婆婆就不說話了,到我們家拿東西從來不打招呼,拿著就走,動不動來就吵架,屁大點的事情就吵架,吵得要煩死,後來我就和我老公說,我不用你媽給我們錢,她的錢自己留著養老,但是我們其餘的事情麻煩她也不要管,以後自己過自己的,我們以後日子過的好了該給的會給。我婆婆說話很難聽他還不自知,第一年上門的時候我就問怎麼不出去串門拜年啊,我婆婆說只有農村人才出去拜年,他們城市人都在家,我當時心裡一萬匹草泥馬飄過,第一次聽這種說法。她總抱怨年輕的時候同事都不幫助她,說年輕時欺負她的人都該死,這些話自己在家說說就行了,還打電話給自認為和自己關係好的人說(也是她的同事),一開始我也覺得不幫助手她的人有問題,和她接觸時間長了突然覺得真的是她的問題,她總覺得別人就得幫助她,不幫她就是別人的問題,比如她的鄰居是老師,有時候她沒下班她兒子就去鄰居家做作業,她就說人家老師只教自己的兒子,都不教她兒子,我和她說這事挺正常的啊,她就說教我兒子能咋地,我就說憑啥教你兒子收你錢了嗎?還是收你禮了,她又說都是鄰居,我說你這是道德綁架,人家給別人補課還要收補課費呢,憑啥免費給你兒子補啊。然後就說人家這不好那不好的。最後我覺得要是我也不願意和這種人做同事啊,太自以為是了。年輕時候帶著我老公動不動就用皮帶抽,我老公說下班回來心情不好就要捱罵,現在我老公說你別惹我啊,我心情不好,我婆婆就貼上去你心情不好能咋地,來打我啊,然後就是狗雜種之類難聽的話開罵,我就頓時覺得我老公很可憐啊,我婆婆還老和我老公說你命不好誰讓你生在我家,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猜猜我是誰不


不算,也不配。我老公結婚他父母沒出錢,他自己預支的工資,一個平房娶了兩個兒媳婦,現在這個平房我住著,還得往外拿一萬塊錢,就因為他父母當初答應給他哥把大門口修一下,沒給人修,就弄這個房上來了。平常要養老錢,沒事裝病要錢,總之就是無孔不入的弄錢就不提了。今年生我閨女,一分錢沒給我閨女花過,撕了個十幾年的黑蚊帳給我閨女帶尿布,做了兩個小棉襖沒有一塊新布,內襯上帶著黃色的印記,估計是粑粑,做的小褥子用粗布紅棉花就算了,沒有一個乾淨的,上面都是一攤攤髒的,倒是有套買的小衣服,上衣髒的已經看不出顏色了,還非讓帶去醫院,我說醫沒地放晾尿布,她臉一耷拉還不樂意說就是不願帶唄,我沒理她。人家也有臉往我這送,我都想當場給她扔大街上去,讓大夥看看她準備的這糟蹋人的東西。後來又做了個小棉褲,還沒穿呢,上半部分就咧開了,拿了個帽子,八十年代的款式就算了,還是髒的。在醫院給她錢,一頓飯沒買過,一分錢沒花我閨女身,天天在那就是吃,睡,瞎逼逼。他爸更是牛逼,天天牛肉燉鯽魚,買保健品五千起。我就覺得他倆也有臉看我閨女,他媽我閨女尿了也不給我閨女換,就別提洗了,孩子睡著她給戳醒了,不哭抱起來,哭了放下滾了,現在我連讓她抱都不讓她抱,她不配。以後我也不會教我閨女喊爺爺奶奶,她沒有爺爺奶奶,那是陌生人


buLili


題主莫非兒子、兒媳或丈母孃吧。我舉個例子,大家評理。我認識一位朋友老李,年近六旬,上有年近九十老母,下有獨子、兒媳和五歲孫子。老李早年下崗,老婆多病在家,所以,家中經濟狀況,全靠老李在外打工維持。不到五十歲時,就有老闆認為他六十開外,而拒絕錄用。儘管如此,他還是把兒子供到大學畢業,又託人情在兒子考鐵飯碗時,沒被擠掉。接著兒子又領回了同為大學同學的獨生女友,訂婚、買房(交了約二十萬首付)、裝修、結婚…一串下來,又是近二十萬。因是獨子獨女,老李兩口對待兒子兒媳,均同兒女一樣相待,儘量不讓他們在同令人中,有失落感。婚後兩三年,又添錢給買了輛車。看似其樂融融,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幸福日子,卻在老李臉上看不出半點喜氣。在一次酒桌上老李才道出了苦衷。原來自打結婚後兒媳總共就回了老李老家一兩回,不要說看望或孝敬奶奶,即便是老人去世,兒媳和孫子也因外出旅遊,到今近三年時間了,一直都未回老家給老人送葬或是上回墳。如今老李老婆每天來回接送孫子上下幼兒園,買菜做飯,收拾屋子,稍出聲言,便被各種理由回敬。老李現在全身有病,眼看著打工也幹不成了,夫妻兩人五千多點的退休金,除了日常生活貼補,所剩無幾,本想說老兩口省點苦點,好歸還多年欠帳,卻時不時就聽到兒子說起,沒人關心,想幹啥沒錢等等。所以也是老李長期戒菸戒酒,不看熱鬧不打牌,緊鎖眉頭高興不起來的原因。不知道大家還會不會說老李不關心兒孫吶!


陳爐瓷瓦諞


我家公公婆婆就是這樣的人,從來不疼孫子,閨女去他家,兩口子就激烈的爭吵,多餘孩子在他家吃飯了,孩子現在讀研究生了,從小到大沒接過一次孩子放學,錢可以給別人花,自己孫子花不著一分錢,小時候,孩子有病,我忙活孩子,要她爺爺去找車去醫院,她爺爺那罵的:我該你們的,給你找車!現在,我閨女中國醫科大畢業,我家那口子要求孩子孝順她爺爺,請她爺爺吃飯,吃完還要求送他,(她爺爺身體很好,天天在外面溜達,逗是老太太)我想不通!春天沒播種,秋天要收穫!因為這事,已經冷戰好幾天了,我沒見過這麼奇葩的老人


落雪聽梅96777


合不合格這不稀奇,我就見過這樣的,這樣的人極度自私,眼裡就有自己,我妹妹家鄰居老崔的婆婆就是這樣一個人,大兒子結婚,生下兩個女兒她沒給看一天,兩口子下地裡幹活把孩子託付給鄰居,她就天天跑到鄰居家裡罵,沒辦法只能把孩子放在地頭。女兒被人販子拐跑賣掉,進了河南大山裡出不來他也不著急,漠不關心,老兒子被車撞死,她該咋玩咋玩,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老頭被他氣死,後來又找了幾個老伴沒過幾天都被人家給休回來。那罵起人來一蹦多高,罵一天不帶重複的。


八根那


別人說怎麼樣無所謂,我自己親歷,父母就沒有照顧我的兒女,我們結婚以後就分家,父母什麼都管過,但我該孝敬父母的我沒有少半點,還比兄弟姐妹多一點,也沒計較過,只要自己順利,其它的都不是事,別用最壞的論事,相信好人有好報吧。


分享天傖


問題中那樣的老人極少。

假如有的話,那問題也不一定是怪老人。或許是他們家在以前就一直都是處於矛盾狀態下。雙方都礙於面子,做為晚輩不去和老人商量,而老人也不方便主動上前。

我鄰居家就有類似的情況:先前是不聞不問的各過各的,但是生了孩子後這對小夫妻覺得有太多的不方便了,於是就讓兒子去求父母幫助帶孩子,其實老人是很願意去幫這個忙的,可是隻有兒子的態度,老人還是有些顧慮。

過了幾天,兒媳婦直接抱著孩子去找公婆了,啥也不說就把孩子送過來了。只對孩子說“去找你奶奶去,媽媽幹活去了。”婆婆伸手接過了孩子,嘴裡不說,可是心裡卻樂了!

後來隨著接觸的增加,慢慢的婆媳倆的關係得到了極大改變。再後來簡直就是好的令人羨慕了!

這絕對是真的!


碧水藍天58920577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家庭最主要、最多的矛盾,還是兒子結婚後產生和積累的。在生活觀念、思維方式,以及孩子教育方面,都會有衝突,甚至是尖銳對立。最好的解決之道是分開居住,最差的結局就是不相往來,長輩對兒子、兒媳、孫子,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我說說我的目前家庭狀態。

兒子結婚時,其幾個舅舅每人額外送了一件絲絨棉被,沒到一年,兒媳婦以自己隨禮等緣由,陸續的都要了過去。老婆雖然有些不情願,在我的勸說下,還是都給了兒媳婦,也省得他們花錢再購買。

兒子結婚後,我和老婆當時工作的地方,離家比較遠,回家也不方便,兒子、兒媳在老家附近有工作。四、五個月中的一天,兒媳婦給老婆打電話,說在醫院,老婆抽不開身,就委託我的妹妹到醫院陪護,我的親家母也去了。原來是兒媳妊娠反應厲害,就在醫院待了兩天,矛盾從此開始了。

有了孫子後,老婆一開始在兒子、兒媳的住處照看孫子,老婆自己從家裡帶著錢,買菜做飯,交水電費,錢花光了,兒媳婦不高興了。我老婆脾氣大點,在他們都在家的時候,找了個理由回來了,從此再沒有回去。

過了沒幾天,兒子、兒媳也回來了,開了個家庭會。大概意思是我和老婆工作,每個月給他們兩千元錢,直接打到兒媳的銀行卡上。老婆就把家裡目前的情況說明了一下,結婚、買車基本上把家裡的錢都用了,還有公婆需要照顧。最後,兒媳同意暫時先每個月一千,三個月一次、五個月一次打卡。

在這些家庭事情上,我沒有過多的想法,家庭情況就這樣,儘可能的多給家庭雪中送碳,或錦上添花再多的錢財,最後還是他們的。來往少、聯繫少,並不等於沒有牽掛,該幫的就出手,該自己做的就做好,哪怕事情過去後,形同陌路。因為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畢竟都還是一家人。





孫記明


我認為這是一個聰明的老人,

一 中國曆來有婆媳關係難處的問題,婆婆和媳婦本來就不是同一輩人,加上又是婆媳關係,觀念和感情都不一樣,萬一問錯了那句就會產生矛盾,

我們同事的婆婆就是這樣,從來不管事,也不做事,吃完飯就坐在她的搖椅上搖啊搖,十指相叉大拇指轉轉,悠哉悠哉,活到93歲,媳婦除了說她懶沒有第二句話說。

同樣有一個婆婆人勤嘴也勤,洗衣燒飯帶孫子,累的像陀螺,但是,因為和媳婦生活觀念不同,婆婆對孫子好,自己捨不得吃,只要孫子要,婆婆就買,媳婦說婆婆太寵孩子了,不能這樣;做菜只要孫子喜歡吃的就做,媳婦又說這樣孩子挑食營養不良;洗衣服,一桶洗,媳婦又說衣服顏色要分開來,衣服襪子要分開來。這生活大半輩子的習慣,養育了一個個孩子,突然辛苦了半天被媳婦說,你說,婆婆心裡是啥滋味?

二 現在家裡基本都是媳婦當家,什麼事都是媳婦說了算,否則家庭矛盾多,讓做兒子的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所以,有的老人既不住兒子家,也不管事,免得麻煩,有句話,一句好話暖三冬,一句壞話涼脊骨,人都是做100件好事記不住,做錯一件事就記在心,做人難啊,所以,乾脆不管,過得好與不好都是兒子媳婦自己過。

三 老人沒能力管事,有的老人為了孩子,一生沒積蓄,加上身體也不是很好,自己不給孩子添麻煩就已經不錯了,哪有能力去管兒子家的事,管的好還好,管的不好,媳婦一句話,離婚,現在的媳婦一不順心就說離婚,真沒轍,兒子再討媳婦就難了,如果有孫子,兒子帶著孫子這生活就難上加難。

綜合上述,我認為做媳婦的還是多體諒老人為好,畢竟他們年紀大了,只要他們身體好,不給你添麻煩比什麼都好,如果身體不好還要你們照顧,假如你們不去照顧老人別人會說兒子不孝,你們去照顧老人,自己還要生活忙不過來,你說,老人是管你們的事好?還是不給你們添麻煩好?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後面的答案,你們說是嗎?

祝每個家庭和睦相處[祈禱][祈禱][祈禱]祝每個老人健康長壽[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