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腾讯成为b站第一股东?

天才小凡


春节假期“加时”期间,B站披露过一份公告,显示腾讯已取代其CEO陈睿成为Bilbilli第一大股东,不过陈睿和创始人徐逸依然掌握着绝大部分投票权。B站市值也在年报发布前来到史上最高的90亿美金左右,距离百亿美金公司仅一步之遥。

根据B站这次披露的最新股权结构,腾讯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共计持有B站18%Z类普通股,此前一直为第一大股东的陈睿所持股比则下降至15.1%。陈睿与徐逸所持大部分为10倍投票权的Y类普通股,因此陈睿控制着B站近半数的45%投票权。从控制权上讲,睿站终极还是徐特首的睿站。

B战作为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俨然依旧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视频平台。与快手、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不同的是,b站是以“年轻、二次元、热爱“作为市场定位,且受众多为年轻人。

在国内市场上来说,腾讯绝对算的是国内“一哥”,腾讯强大的资本对于一直亏损运营的b站来说,将会成为有利的资本支持。但是对于市场而言,垄断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用户而言,即便如今的b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使用体验还是可以的,在b站中依旧有一大群热爱着自己小破站的年轻人。

关于“腾讯成为b站第一股东” ,这件事情有好有坏,主要还是要看日后的运营以及腾讯是否放权。腾讯吃相确实不好,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腾讯的资本确实强大,手里的资源也不少。后续如果腾讯不参与b站的运营等,在用户体验上应该影响不大。而且在2020年的b站或许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发展(更加烧钱),新番买量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老番买量将会增加,也会投资更多动画公司。但如果腾讯执意要参与b站的各项运营,”b站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腾讯视频“这也不好说。不过,能得到腾讯的大规模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b站在现今市场上的价值。希望2020年的b站也要保持初心。




经济在线


只能说,垄断在市场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一直亏损运营的B站来说,有一个资本强大的金主爸爸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个金主不是阿里。

对于用户而言,b站曾被大部分人视为国内视频网站的未来。"年轻、二次元、热爱"的文化是当时B站的定位,弹幕、用户整体素质高、没有广告、不用充钱(早期)、视频资源多是他们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随着资本的加入、网站文化领域外的员工大量涌入以及低领化等情况,B站似乎没有当年内味了。即便如此,b站现在的使用体验还是可以的。

这件事情有好有坏,急着跳脚也无济于事。毕竟还不知道腾讯是否要在运营等方面插上一脚。b站不仅仅只有一个视频网站,它在美国上市也在努力的打开别的领域的市场大门。除去版权购买,给UP的创作奖励、它旗下的游戏战队、融资投资或者开发的游戏、它的品牌运营和广告、它所要举办的活动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去运作。光靠手办的钱是不行的。

腾讯吃相确实不好看单从QQ能出三个会员就看得出来,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最大的股东成了腾讯而不是阿里,要知道阿里先前也是对b站有意思的。不得不承认的是腾讯的资本确实强大,手里的资源也不少。后续腾讯不操作b站的运营那这件事应该算得上是好事,如果操作了那就重新审视再做批判也不迟。有一说一,新用户的涌入等问题会让老用户头疼确实是件坏事。

根据B站这次披露的最新股权结构,腾讯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共计持有B站18%Z类普通股,此前一直为第一大股东的陈睿所持股比则下降至15.1%。陈睿与徐逸所持大部分为10倍投票权的Y类普通股,因此陈睿控制着B站近半数的45%投票权。从控制权上讲,睿站终极还是徐特首的睿站。


读懂经济学


最新的消息是:

腾讯在去年对B站进行增持,增持后占B站股份约13.4%,目前是B站的第二大股东,,B站董事长陈睿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1%。

所谓腾讯增持B站到18%是不准确的,18%的比例是Z类股,而不是总股本。上市之时,B站按照双层股权结构设计,Z类股的投票权为一股一票,Y类股为一股十票,陈睿保持了绝对的控制权。

腾讯在3Q大战之后,秉持开放文化,很少会收购控制一家互联网公司,更多是时候是以增持作为第二股东存在,在董事会保持相对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给与一定的资源输入,帮助持股公司持续发展。

目前来看,B站不可能选择“一边倒”的政策,毕竟阿里同样入股了哔哩哔哩,持股比例达到8%,腾讯想要坐庄,阿里肯定也不会答应。

最终大概率就像是滴滴一样,有阿里和腾讯共同参与,两大巨头相互制衡,反而保持了管理层经营的独立性,并且还可以通过双边讨好索要资源,进一步提高收益率,最终让巨头的投资变成战略+财务投资,各取所需。

比如,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共同宣布在内容电商以及B站自有IP的商业化运营方面达成战略合作。而B站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集中在版权、投资、游戏联运三个腾讯优势业务方面。

有了两个大股东鼎力加持,2019年B站三季度,哔哩哔哩总净营收18.59亿元人民币,比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平均月活用户达到1.279亿,移动月活用户达到1.142亿,分别同比增长38%和43%,非游戏每月活用户营收7.2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0%。


那么Alibaba和腾讯为啥那么热衷哔哩哔哩,哔哩哔哩的用户量,活跃度和用户属性,实在让阿里和腾讯垂涎。


哔哩哔哩用户1.3亿元,80%是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既是网购达人,也是游戏的核心用户,与Alibaba和腾讯的核心用户,或者说追逐的用户群体,高度吻合,也难怪阿里和腾讯竞相对哔哩哔哩抛媚眼。


coolcorp


B站已经发布申明辟谣了,腾讯只是占Z类股18%,占总股本的13.4%,ceo陈睿占总股本的15.1%,目前仍然是B站的第一大股东。

什么是Z类股,Y类股

B站跟大多数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股权结构方面采用的双层股权结构。Z类股具备正常比例的投票权,Y类股具备10倍比例的投票权,在分红和价值方面都是同等的。Y类股可以随时转化成Z类股,但是Z类股不可以转化成Y类股。之前爆出来腾讯占比18%,是占Z类股的比例,但是总股本是Z类股加上Y类股,所以腾讯实际占总股本的比例是13.4%,仍然是第二大股东。

我们所熟知的阿里、京东等,都是采用的双层股权结构,只不过他们定义为AB股。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创始团队拥有最大的控制权。因为资本往往是对业务不专精的,如果资本为了利益而得到公司控制权,往往会有不可控制的结果,所以出于对公司前途的考虑,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团队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来进行约束。

腾讯投资B站的目的

不管腾讯是第一还是第二大股东,实际作用仍然是给公司输血,因为B站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去年亏损了4亿多人民币。

为什么腾讯自己有视频业务,而且发展的非常好的情况下,还要投资B站,成为自己的潜在对手呢?这要从视频网站的发展历史说起。

视频网站叫的上名字的鼻祖是美国的youtube,中国最早的一批视频网站,乐视、土豆。其实乐视比youtube还早几个月,但是名气跟youtube不能比。

当时所以的视频网站都是UGC模式,就是用户产生内容,这种模式youtube走的很好,但是土豆、优酷、乐视都走的不顺利,同时期的视频网站有很多,后来因为亏损严重,纷纷倒闭了。

国内视频网站当时除了UGC,还有一些电影、电视剧吸引用户,不过都是用户自己上传的,属于盗版。后来版权规范以后,视频网站纷纷抢版权。最后视频网站就全从UGC转向了专业电影和电视剧的版权播放。这就包括了现在的3大视频平台,腾讯、优酷、乐视。

但是国内始终没有产生一个UGC的视频平台,这个时候B站从二次元作为起点,发展出了UGC模式,并且产生了大量的优质KOL,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网红,包括我们现在熟知的敬汉卿、文曰小强、飞碟说等。

可以说目前西瓜视频基本就是B站的套路,B站在粉丝方面粘性特别强,知名的UP主也都能长青,而不是昙花一现,这跟短视频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这种长视频在内容方面更加专业、完整、有价值,短视频更加偏向娱乐。

腾讯在这方面明显短板了,但是社交绝对是腾讯的的核心,所以腾讯也需要补齐这个短板,战略投资了B站,不过由于盈利能力一直较差,所以资金方面需要不断地支持,腾讯这个金主爸爸,对于这点小钱还是非常舍得了。


小渔的创业信条


根据B站这次披露的最新股权结构,腾讯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共计持有B站18%Z类普通股,此前一直为第一大股东的陈睿所持股比则下降至15.1%。陈睿与徐逸所持大部分为10倍投票权的Y类普通股,因此陈睿控制着B站近半数的45%投票权。从控制权上讲,睿站终极还是徐特首的睿站。

这是个互相选择的结果,腾讯与B站既可以是高度竞争关系,也可以是高度互补的合作关系。腾讯拥有国内互联网流通的大部分头部数字内容版权,也有最强大的数字内容渠道能力,B站不管是做内容、做直播、做游戏或做电竞都绕不开腾讯。

腾讯的战略投资组合中,B站非常类似于快手,同样从边缘内容领域崛起,同样通过占上大众文化高地取得快速发展。且腾讯视频既定的三年战略规划:Netflix模式+短视频中,也看不到太多与B站竞争的地方。

一个能够在腾讯体系中加速畅行的B站,对决一个在腾讯体系内处处受阻的头条系,为了获得这一竞争优势,陈睿即便让出第一大股东倒也不亏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