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用藥,媽媽如何避免錯誤的用藥方式?

無聊芒果


誤區一:用果汁或者牛奶喂藥

果汁和牛奶很有可能影響某些藥物的吸收和代謝。

誤區二:捏著孩子鼻子灌藥

捏鼻子喂,孩子就只能通過口腔呼吸,很容易引起嗆咳,嚴重的會出現肺部感染,甚至導致窒息。

誤區三:忘記喂藥時,讓孩子一次服用2倍量。

未經詢問醫生,擅自改變藥物單次使用劑量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這樣喂藥,科學又安全

1、前期鋪墊工作該做好。

為了不讓孩子覺得吃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孩子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時,就可以適當給他們喝一些帶苦味的果汁和湯水,比如苦瓜汁等等,興許孩子以後不會那麼怕苦。

給孩子做好心理鋪墊,不要用吃藥來嚇唬孩子,最好能讓孩子認為吃藥是一件像做英雄一樣勇敢的事情。

2、選好口味和劑型。

選擇適合寶寶口味的果味泡騰片興許可以幫助家長解決一大半的問題;另外,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選擇膠囊型藥品,因為它特別容易粘在口腔裡或者食管上,會讓孩子感到很不舒服。


3、武力喂藥需技巧。

如果孩子真的特別抗拒張嘴吃藥,爸爸媽媽可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孩子兩頰上頜關節處,使上下頜分開。

如果吃藥後孩子立刻嘔吐,可以適當補回相應的量。但如果孩子在吃藥後半個小時才嘔吐,就不用補量了。


兒科醫生鮑秀蘭


給寶寶用藥錯誤的方式常見有哪些

1、捏著寶寶鼻子喂藥,很容易造成寶寶,很容易導致寶寶發生嗆咳,導致器官異物或者出現化學性肺炎。

2、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寶寶發高燒的是否喂藥,容易發生嘔吐症狀。

3、因為寶寶症狀沒有緩解而隨意增加藥物劑量,是非常危險的。

4、相似成分重疊藥物,一起給寶寶使用,很容易出現毒副作用。

如何寶寶更輕鬆喂藥

1、可以選擇寶寶專用的喂藥器,類似奶嘴,很容易也很輕鬆可以喂藥。

2、其次一定選擇口感好的,水果味的糖漿和藥水,寶寶接受度更高,那效果也更好,減少胃腸道反應。

3、在寶寶開心點,狀態好一點時候喂藥的成功率更大一些,否則寶寶每次害怕喂藥哭吵,就很難完成。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